赤城长城带给您的不仅仅是震撼!

柔和的夕阳照在残缺的长城上。

长城为界,

北侧由于气温较低,

只有一片长不高的野草;

南边则有不少灌木,

高大多了,

也茂密了许多。

此情此景,

一种说不出的历史感与沧桑感涌上心头,

仿佛那一片片石块,

都有千言万语要与我们诉说。

墨玉/摄影

穿过一段盘山路,

抵达长城脚下。

站在长城一处烽火台遗迹上,

远眺长城主体,

仿若一条长龙盘卧在山间,

在天空朵朵白云映衬下,

更显雄伟苍劲。

木鱼声声/摄影

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的

独石口明代长城位于河北赤城县

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

墨玉/摄影

独石口因城南山

有一方大石而得名。

这块大石头立在半山崖上,

千年万载,岿然不动,

经风历雨,色泽如故,

给人一种神秘和神圣之感。

秋之居/摄影

因此,

无论从关内到草原去的行人和车马,

抑或从蒙古赶着勒勒车

和牵着骆驼归乡的穷苦人,

每每经过“独石”时,

都得朝拜一番,

祈求独石保佑,一路顺风。

诺儿爸/摄影

木鱼声声/摄影

由于赤城是古时内蒙古草原

和华北平原易发生矛盾冲突的交错地带,

所以当时人们就地取材,

用碎石、沙土建造长城,

用来防止北元各部的侵扰。

北京老夏/摄影

木鱼声声/摄影

独石口长城距北京280公里,

路很好走,

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小华/摄影

这里的长城,

不是用砖砌成,

而是用石片堆叠着垒起来的。

墨玉/摄影

虽然没有水泥相连接,

却能几百年不倒塌,

这也算是一大奇迹!

诺儿爸/摄影

大山逶迤雄峭,

长城和烽火台仍然屹立于山间,

向人们诉述远古那些征战的故事。

独石口的名气确实很大,

有着“先有独石口,后有张家口”之说。

自由山洋/摄影

独石口

是长城线上最为显赫的

军事要地之一。

木鱼声声/摄影

由于当时是用碎石、沙土建造长城,

因此,当地人有将独石口长城称为

“干垒长城”、“干打垒长城”、“干插边”,

也有将其简称为“边墙”的。

北京老夏/摄影

据了解,

赤城存有不同时期的长城,

有史料可以确定的

就有北魏、北齐和明长城

诺儿爸/摄影

赤城长城的兴盛与没落,

一直跟随其拱卫北京的战略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事实上,

自清代撤销长城防务后,

赤城境内的长城

就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

目前,还能看得见墙体

和保存较完好的长城已不多了。

儒影/摄影

现今,

我们还能看见当年同盟军

北门山上挖掘的战壕,

虽早已长满了萋萋荒草,

却仍记载着“与日寇决一死战”的英雄历史。

日寇的四个炮楼的残迹仍在,

告知人们不要忘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小华/摄影

自由山洋/摄影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同时也是一处巧夺天工的文化景观,

它斑驳的墙体

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当战火硝烟散去,

长城依然在群山之巅腾跃。

木鱼声声/摄影

自由山洋/摄影

北京老夏/摄影

自由山洋/摄影

诺儿爸/摄

今天,独石口无声的边墙,

依然在静静地诉说昨天的故事

古关隘的英气和雄威犹在!

赤城旅游是一个开放平台,无论你是赤城土著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把在赤城生活、旅行的点滴记忆时刻分享给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游记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随笔,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在赤城的美好时光!

本文由赤城旅游编辑整理发文

编辑/光子

图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各平台转载,但不得擅自更改文章内容

--谢谢合作--

Hash:be7fe637c08e9249ead452465d0be86000edfd86

声明:此文由 长城小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