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葬地在天岳“皇坛” 为何又寂寂于人间
原标题:幕阜天岳伏羲氏之陵考辨
摘 要:伏羲与太昊是两个人而非一人。两人出生地不同,世次关系不同,部落图腾不同,姓氏不同,在远古氏族部落中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在先秦史料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在可读史料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称为一体的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河南淮阳的太昊伏羲氏陵墓实属太昊之墓。而根据史料查实和地下文物印证以及湖南楚文化与民风民俗的论证,湖南平江天岳幕阜山应是伏羲氏之陵,其下有“皇坛”,有四十八灯,四十八柱供奉着手捧八卦的伏羲神像,且历朝多遣官致祭。相传幕阜天岳,舜帝所封,即为《禹贡》之东陵,楚国之东祠,与《史书》记载伏羲去世“崩葬南郡”地望完全吻合。
关键词:天岳幕阜山;伏羲氏之陵
天岳幕阜山座落于湖南省平江县东北角,北邻湖北通城县,东与江西修水接壤,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
天下名山称岳者,除天岳幕阜外,皆不成脉。而天岳幕阜恰恰自成一脉。脉起源于平江县境内,地质为燕山早期侵入体,属晚侏罗世燕山第三阶段构造,距今一亿四千七百万年。山体呈西南与东北走向,绵延于湘鄂赣三省。延伸到庐山,横亘洞庭、鄱阳两湖。出露面积1260平方公里,山脉区域面积4800平方公里,延伸37县市,是两湖(洞庭湖、鄱阳湖,下同)之间急剧上升地区。
天岳幕阜山,山有脉,水有源,有气有势。左揽黄龙(山),右抱凤凰(山)。登山凌顶,大有君临天下之势,又有乘云登天之感。主峰一峰尖1596米,亦有1606米之说。
天岳幕阜山地处长江之畔,两湖之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群山起伏,有山有水有平地。既是人类起源之地,又是远古人类采集、渔猎、栖息的理想场所。长江水系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上万年的农耕文明相生相伴。天岳幕阜山周边的五星村、早仑村、汤家嘴村,据考古发现就有三处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其质地细腻而薄,内外黑亮幽美的蛋壳陶是构成龙山文化的特点之一。这正是人类氏族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期,足以证明天岳幕阜山地区是远古人类活动频繁、古文明极其发达的地区。
天岳幕阜山冠以天岳,岳者为大为尊。山岳为高为大为众山宗。我国有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然五岳是以方位之岳,而天岳幕阜山称岳不是方位之岳,而是天岳,即天下第一山,万山之宗。
天岳幕阜山在古时为什么有如此显赫之地位,有如此大的名声,处天下第一山之尊呢?在严格讲究礼制的古代中国,对天地和山岳的宗称是绝不会随意僭越的。那么冠以“天岳”,肯定赋予了它特定的地位和特定的含义。
传说幕阜天岳因伏羲而名。清同治年间平江县志《艺文志》载:著名学者张瓒昭著《楚陵述略》卷二曰: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氏之陵。(笔者尚未找到此书)张瓒昭,原名张宝昭,号斗峰,道光年间举人。曾应清朝五经专科选举中,有一经全国夺魁。在《楚陵述略》中,他对湖南境内的茶陵、昭陵、醴陵、零陵、泉陵、春陵等古陵都有指正。
徐日辉(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认为:“孔子所著的《易·系辞》有关伏羲的记载,完全是人的形象,72个字,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中的记载一样。这说明史籍互为印证,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孔子这位‘不语怪的圣贤’,早在2500年前就请人祖伏羲走出了神话。可见伏羲氏是实实在在存在传说中的人。”
伏羲氏和他的族群通过多代的努力,创造了八卦和伏羲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创始人,是渔牧农业生产的先行者,是氏族起源时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奠基者。他们充满了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发展的象征。今天,深入研究伏羲文化,挖掘传说中的伏羲古遗址,仍然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价值。天岳幕阜山、伏羲葬地的古迹考证正是弘扬、充实和丰富伏羲文化的重大壮举。
01
天岳幕阜
——《禹贡》之“东陵”
《禹贡》之东陵,到底指哪里,史上说法不一。
一说在河南固始县西南的东陵乡。汉唐人多主此说。《水经注》“庐江郡之东陵乡,江夏有西陵,故是言东矣,《尚书》云江水过九江至东陵者也。”清人胡渭驳之曰:“其地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大江南去五、六百里,安得云(江水)至于东陵乡。”这个东陵乡在长江以北数百里之外,又不在《禹贡》荆州之境,实不足信。此说大多不赞成。
还有一说在湖南岳阳,宋儒多主此说。蔡沈《尚书集传》:“东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县也。”六朝宋人庾仲雍《江记》(又称《寻江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谓之巴陵,亦名东陵,《禹贡》过九江,至于东陵”。“北宋曾彦和云,巴陵与夷陵相为东西,夷陵亦曰西陵,则巴陵为东陵可知也,又名天岳山,巴丘山。”笔者认为此说对了一半,东陵在湖南岳阳,但不是巴陵而是天岳山。北宋曾彦和提到了天岳山就是东陵,但他把天岳山与巴丘山混淆了。巴丘很难称山,要称其为陵,而且是东陵实难以相通。而天岳山,即天岳幕阜山,是洞庭湖、鄱阳湖之间急剧上升地区。处夷陵之正东,相距垂直距离百多公里,古荆州之地,又是伏羲氏之葬地,固称东陵是名至实归。
清儒王夫之《禹贡稗疏》卷二称:“东陵者,武昌以东,瑞昌以西,江之东岸诸山也。”王夫之这里所指的武昌即今湖北武昌,瑞昌即江西瑞昌。王夫之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幕阜山正是江之东岸之山。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要弄清楚东陵,必先弄清楚澧、九江和会于汇在哪里。
东至于澧,孔安国《尚书注疏》卷五称:“澧,水名,后世多从之,谓今湖南澧水”。湖南如今亦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山海经》中的澧沅之风,潇湘之渊,都是洞庭湖地区之地名、水名。
“九江”指哪里呢?唐以前有九江郡之寻阳说。至宋,胡旦认为“九江就是指洞庭之水为九江”。朱熹认为胡旦等人“以九江为洞庭,则其援证皆极精博。其《九江彭蠡辨》更详驳了汉唐旧说。”
《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山海经》已经明确,九江在洞庭湖地区。处荆楚腹地,洞庭之水为九江。宋代蔡沈集宋儒说“九江”之大成,在《书经集传》中注九江曰:“汉九江郡之寻阳,乃《禹贡》扬州之境,不得以荆江之水当之。九江在长沙下隽西北”。那么下隽又在哪里呢?
《楚地记》曰:“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今岳州巴陵县,即楚之巴陵,汉之下隽。洞庭正在其西北,则洞庭之为九江审矣。今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皆汇合于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
《水经》云:“九江在长沙下隽县西北”。王国维《水经注校》卷四十:“洞庭则在下隽”(今湖北通城和湖南岳阳一带属古下隽地,治城在今通城),而天岳幕阜山正在古下隽,现在还有一半在湖北通城通山县境内。可见《禹贡》之“九江”正是洞庭之水,确信无疑。
经过澧水,过了洞庭之水,至于东陵就十分明显了,就来到了古下隽。古下隽即湖南巴陵与湖北通城一带是也。天岳幕阜山在古下隽,如今通城境内。“东迤北,会于汇”。《水经注》“所谓汇,即今鄱阳湖也”。史籍记载与地望完全符合。亦与考古发现相吻合。在三峡地区考古中,湖北秭归、沙市、洞庭湖边均发现有古代卜卦用的龟甲,正应对《禹贡》之中的“九江纳锡大龟”。
由此可知,九江即指洞庭湖地区。 澧指湖南澧水,会于汇指鄱阳湖。下隽指巴陵与湖北通城等地。正好证明东陵就是天岳幕阜山。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从荆山到衡山,按古时500步一里计算(一步为1.8米,相当于一人身高),相距大约应在400公里左右。而两山之中,就是天岳幕阜山最高山体,海拔1606米,比衡山高,比荆山更高,山体又大。《禹贡》既是山川河流地理之宗书,写到荆州不可能不写最高最大又最居中的大山天岳幕阜山。所以至于东陵,就是指“天岳幕阜山”最清楚不过了。
天岳幕阜山为什么会称东陵呢?陵属于陵墓。古时民不得称陵,只有帝王家死了以后所葬之地方可称陵。而且不是一般的陵,还是东陵。要在《禹贡》地理宗篇中称之为东陵者更不是一般的帝王而能享有如此殊荣。也只有人文始祖伏羲氏之葬地才可以冠上“东陵”。
其次,天岳幕阜山从方位上看在楚东。正是荆州与扬州交界处。相对于夷陵有东陵之称。《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上,娶西陵之女是为螺祖。”《河图》记载:“自西陵东北陆行百二十里,有方山,其岭四方,素崖如壁,天清朗时,有黄影似人像,山上有神祠场,特生一竹,茂好,其标垂场中,场中有尘埃,则风起动此竹拂去如洒扫者”。这段精辟记载,就是指天岳幕阜山有“青竹扫台”的景观。西陵在宜都,可见天岳幕阜山与西陵都在长江边上,天岳幕阜山居东,夷陵居西,固有东陵西陵之称。山上有神祠指东祠也。
东陵,是东皇太一之陵。《补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楚辞集注·九歌》注说:“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东皇太一)即伏羲也”。伏羲就是东皇太一,东皇的陵苑称为东陵是很自然的。
笔者认为《禹贡》之东陵,既要从空间观念上去找到它的位置,还要从内容上考证其原由。天岳幕阜山正是这两者使然。
1952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获一件楚国铜器,是一鼎盖,盖边沿有铭文一行,“大右秦——东陵”。大右是官名,秦是人名。东陵,既是楚国铜器,而楚国之东陵,正是幕阜山。幕阜山正在楚国之东。故东陵被文物考古证实。
02
天岳皇坛——伏羲氏之葬地
天岳幕阜山,又称天岳山,在天岳山一峰尖山脚下设有皇坛,皇坛位于平江县南江镇阜山村。
一座山敢立皇坛,冠“天岳”,天下恐怕只有天岳幕阜山有此殊荣。“坛”是用土石筑成的台,古代用于祭祀或会盟誓师的地方。“皇坛”就是祭祀先皇的坛位。“天”,《春秋繁露》曰:“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类始祖为“天”;“岳”,《诗诂》称:“山高而尊者岳”。“皇坛”与“天岳”的字面意思告诉我们,这里是人文始祖的寝陵,是祭祀先皇的地方。“皇坛”什么时候立的无法考证。传说中“天岳”是舜帝封赐,到春秋战国时期,有《禹贡》之东陵说①,楚国的东祠说②,至汉朝“皇坛”又设有“玉清宫”③,道教有三清四帝之说,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为林宝天尊,太清为道德天尊。四帝为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祗大帝。玉清应是元始天尊之宫。唐朝为道教第25洞天,“元真太元”之天。至宋朝宋英宗赵曙降旨扩建玉清宫(1064年),并赐“冲真观”(见平江同治县志卷五),重新整修“皇坛”。
宋朝《岳阳风土记》:“幕阜洞天有石壁刻铭其上,言‘禹治水登此山’。又有列仙坛,有石田数亩,非人力所能为,鸟道断绝,不可登览,左黄龙,右凤凰皆在山麓也。”相传“东陵”是大禹登山之后所赐。左黄龙,右凤凰皆是天子阵仪。
《舆地纪胜》曰:幕阜山“山名之列凡五:曰天岳,雷台,雷公,天柱,幕府”。朱谋玮《水经注笺》曰:“幕阜古名桓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豫章艾县即今江西修水,桓山,实为幕阜之黄龙山。
平江清同治县志卷五载:天岳山,又称天柱山,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五百里,跨义宁、通城数州县。岳州称岳阳以在天岳之阳也。④
天岳山,天柱山又称昆仑晋《葛仙翁传》曰:昆仑,一曰玄圃,一曰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台,一曰华盖,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也。《龙鱼河图》曰:昆仑山,天中柱也。《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毛诗》曰:(天岳)菘高维岳,峻极于天。幕阜山,又有历山、猎山之称。《括地记》“雷首山亦名历山”。
笔者多次考察天岳山,于2013年5月在天岳山天岳堂发现一古建筑群,有“魁屋”两字。以上是“皇坛”的历史及幕阜山名称的演变。
清同治县志二十九卷记载:幕阜山有三级皇坛,门首有迎恩桥,接官亭,相传前朝多遣官致祭,入《通志》。皇坛有四十八灯,四十八柱,供奉着手捧八卦的伏羲神像,并设有皇坛土地一直供奉至今。
据当地村民讲:皇坛有三进,两厢都有偏殿,殿右侧有一石亭,亭中有一井,井旁有一石马,龙首马身,谓之龙马,两侧联云:石马驮经通三界,龙王引水润十方。
可惜这皇坛毁于抗日战争,被日本飞机炸毁。如今断垣残壁尚存,残存不到200平米的旧庙和皇坛土地庙还在。当时其建筑规模清晰可见,石柱、石门、石斛比比皆是。
这皇坛的特点与其它地方的伏羲氏陵庙不同,突出了四十八灯、四十八柱所组成的八方台,正好体现六爻八卦八方。
石亭旁边的龙马验证《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传伏羲因见黄河浮出龙马,背负河图,跃至一块大石上,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使伏羲氏顿有所悟,因而演成八卦,为《周易》之来源。
因为有皇坛、伏羲之葬地,幕阜山这块风水宝地处德福之乡,清静吉祥之地。
一是皇坛处天岳幕阜山一峰尖山脚下,原叫石浆乡,全乡都是沙石土壤,唯独皇坛之处是一块黄土。当时百姓有歌谣:“幕阜高山大行龙,层层深处落田中,九窍石浆龙戏水,五老尖尖黄土中”。皇坛没有坟、平地,“落田中”这与古代先王陵寝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以山为陵如出一辙。
二是天岳幕阜山的蛇不咬人,人与蛇和谐相处。平江人叫蛇称小龙,又俗称地虫。家里进了蛇是要请出去的,并要烧纸、放鞭炮相送。天岳幕阜山盛产蛇,而且种类很多,甚至还有大莽蛇,但这些蛇从来没有咬过人。大家至今不解这个谜。唯一的解释就是伏羲是人首蛇身,天岳幕阜山乃伏羲之葬地,所以蛇不伤人。山民也不伤蛇。在山上遇见蛇,要让蛇先行,礼让于蛇。这种人与自然,人与蛇的关系不是做出来的,也不是谁提倡的,而是天岳幕阜山千百年来自然而然形成的,体现了人与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是天岳幕阜山“墓而不樟”。樟树平江到处都有,到处可以栽樟树,唯独幕阜山例外。天岳幕阜山主山有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看不到樟树,林场的职工曾经多次栽过樟树都不成活。唯独松树挺拔苍劲,勃勃生机,成一风景,学名叫黄山松,列入我国黄山松基地。诗仙李白上天岳幕阜山写下了《炼丹井》的七绝,其中言到了短松,即黄山松。诗曰:“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云峰。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天岳幕阜山不长樟树而长松树。笔者认为天岳幕阜山为伏羲葬地,“墓而不樟”。在陵墓之地不栽樟树而栽松树这是很正常的绿化方式。松树表示万古长青,永垂不朽。而千百年来自然形成这种风格而且还没有人能改变这种风格就显得有些神奇了。
四是天岳幕阜山山无秽草,水流药汁,草喷异香。如铁皮石斛,极品,属于九大仙草之一,生石崖之中,吃了滋阴补肾。还有一种金星兰草,一株芳香四溢,一村一株香满堂,属异草,是国家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天岳幕阜山没有蚊子,人在山上受凉也不会感冒。天岳幕阜山从南方的南岭到北方的营口的纬度范围内的所有植物都可在幕阜山生长繁殖。 所以幕阜山称之为德福之乡,清静吉祥之地。
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既然伏羲葬地“皇坛”在天岳幕阜山,几千年来为什么不被世人所知呢?据笔者初步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治上的原因。
至战国时期,将伏羲视为天神,楚国犹盛,将伏羲奉为东皇太一,最高的天神。屈原的《九歌》就是对东皇太一的颂歌,记录着对东皇太一祭祀的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写。《补注》五臣云:“每篇之目皆楚之神名。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天岳幕阜山在楚东,伏羲的皇坛曰东陵,乃是东帝,东皇之寝苑。秦统一中国后,将伏羲奉为天神,只准皇室与帝王祭祀,不准百姓祭祀。《汉书·郊祀志》云“古者天子以春秋祭东皇太一于东南郊”。《史记·封禅书·索隐》说:“汉武帝沿古制,天子祭太一”。古制祭祀之礼仪应是周礼。封建王朝,帝王为了自己受天帝保佑,江山永固,所以不准民间祭祀天帝太一神,只有皇帝自己才能祭祀,所以才导致东皇太一在民间的没落,而且慢慢淡化了伏羲的真实葬地。除《禹贡》有东陵记载,以及舜帝敕封天岳的传说外,伏羲的皇坛在史书中消声匿迹,隐而不宣,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战争和迁徙所致。
天岳幕阜山古处南蛮之地,又是三苗之地。历史上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首先是尧舜时期。《史记·五帝本经》记载:“舜帝南征三苗”。约公元前23世纪,居住在鄱阳湖、洞庭湖之间长江南北的三苗部拒不服管,多次造反,尧命大臣舜用武力征战三苗,并将两湖(两湖指洞庭湖和鄱阳湖)的三苗人强迁到西部偏远的“三危地区”,而将中原的另一个不忠于尧的首领“兜”及其部落流放到江南以控制三苗。所以在上古时期,原著居民迁徙流动性很大。二是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灭楚国,又是用武力将楚国人向西南方向迁移,去开拓新的疆土,带来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第三是到了明朝朱元璋与陈友谅战争,平江属于陈友谅辖地,朱元璋久攻不下,损失惨重,后大兵压境围攻,终破,朱元璋下令血洗平江。所以平江留传原居民“佘、翁、柳、卜,有也不多”的传说。这四姓属于平江在明朝前的原居民,被杀的杀,逃的逃,大半平江人流离失所。由于人口流动性大,迁徙得多,对“皇坛”亦有记忆淡化的作用。居住在平江及幕阜山的山民对“皇坛”是伏羲葬地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有皇坛,有四十八灯,四十八柱,供奉着手持八卦的伏羲的神像。幕阜山有许多伏羲元素,亦没有人认真去考察,直至清朝大学者张瓒昭才发声,但因条件局限,一家之言,没有被重视,伏羲之陵,仍被隐没在历史寂静之中。这是原因之二。
原因之三是道家文化的神秘性和荆楚巫文化的影响,使伏羲神化,拉开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从汉朝开始,幕阜山就与道教结缘,道教的四大天师有两位在天岳幕阜山修炼,设有玉清宫。葛洪就在天岳幕阜山修道炼药,还有一位道教“天师”即许旌阳,亦常在幕阜山修道。唐宋时期,幕阜山道、观、寺、庙有上百个。明朝《隆庆岳州府》卷十八记载:吕洞宾《沁园春》,其词曰:“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焉指洞庭,为酒渴时浩饮。群山作枕,醉后高眠,谈笑自如,往来无碍,半是风狂半是仙。随风在,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传吕洞宾也在天岳山修道。仙人洞、仙人下棋古迹尚存。
尽管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然而道教崇尚潜隐默修,喜遁居幽静,不事张扬,具有神秘性,将伏羲奉为天神,东皇太一,又将幕阜山奉为道家第25洞天,“元真太元之天”,把伏羲神化,神秘化。再加上楚文化中的巫文化的影响,更使伏羲这形象扑朔迷离。 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天岳幕阜山又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处偏避,交通不便,所以“周王之马迹不至,谢松之履齿不登”,是以寂寂人间耳。
03
天岳魁屋——楚国之东祠
笔者上天岳幕阜山考察,在天岳山的天岳堂发现有古建筑群。天岳堂处天岳幕阜山中心位置,按照勘舆学的理论,天岳堂风水尚佳。古建筑的石阶、石墙尚存,正殿地基清晰可见,正殿前留下了三棵参天千年古杏,大的有三人合抱之围。大殿旁有一石屋,石屋中有一大麻石神像,大而粗糙,似远古神像。旁边还有石砌的八方台基。在大殿下方坡内,有一小石屋,石屋中有一石柱,笔者发现唯一的两个字“魁屋”。
“魁”:查《康熙字典》:《礼檀弓》:魁曰首也;《博雅》曰:魁,大也;魁,一曰主也;《史记天观书》: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周语》小阜为魁陵,注:小阜曰魁;《前汉东方朔传》注:师古曰魁。归纳“魁”字的主要内涵,有四种意思,魁,为大,为首,为主。这意思最明白不过了,伏羲应天而王,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文之祖,当然就是为大为首为主。
《史记天观书》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史记·封禅书》索引:“宋均曰:天一,太一,北极星之别名”。由此可知,北斗星第一星曰魁,北斗星就是北极星,又曰:天一,太一。《天文志》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淮南子》“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在先秦战国时期,北斗星是东皇太一的标志,七位星君是保护神。《韩非子·解老》曰:“天得之(道)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维斗就是北斗星。《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北斗为众星纲维,古曰维斗”。《楚辞集注·九歌》注说:“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东皇太一)即伏羲也”。由此可知,皇坛为陵,魁屋为祠。魁星处于天的中心,众星都是围绕魁星即北斗星而转。伏羲因此而称为太一,泰帝,东皇太一神。由此破解魁屋,我们不难得出魁屋就是纪念人文始祖伏羲之屋,我们的祖殿、祖祠之所在。这也进一步证实山下之“皇坛”是伏羲氏之葬地,亦是“祠在楚东”的印证。
《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而幕阜山正好在楚东,《马注》和《补注》记载与魁屋物证,互为印证。伏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亦与湖南考古发现与幕阜山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完全相符。《马注》王逸注:“祭祀东皇,始起于周末,从战国起,其祀甚隆。汉武帝因方士之言,祀其于东南郊。唐宋祀之犹盛。”从这些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祭祀魁星魁屋从周朝就开始了。虞舜、大禹亲临天岳皇坛祭祀(后面有专叙),平江传说中秦始皇曾到过天岳幕阜山,只是从汉代开始,不到天岳幕阜山来祭祀了,这与平江县志之记载,前朝多遣州官代为致祭又进一步证实了“皇坛”与魁屋,与《禹贡》之东陵又是一脉相承,与史籍相符。
以上是魁屋的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小阜曰魁。《周语》记载:“小阜曰魁陵,注小阜曰魁”。无独有偶,“皇坛”就是在平江县南江镇的“阜山村”。小阜曰魁陵,阜山就是魁陵,正是开篇张瓒昭指出的东陵,即《禹贡》之东陵。史籍又一次惊人地互为证实阜山与魁陵、东陵之间的关系。
史籍记载:夏商周时代,人死以后,平地而葬,不起坟不栽树,这叫“不封不树”。例如《墨子》记载:禹葬于会稽,就是埋在一片耕地里。战国时,诸候国的墓可以明确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陵”。从“皇坛”来看,“重重深处落田中”,亦是“不封不树”。《帝王世纪》(绛史引)伏羲去世:“崩葬南郡”。注“湖北江陵也”。《路史》载:伏羲葬南郡。而天岳幕阜山唐以前是江陵郡管辖。现在的天岳幕阜山脉之中的老崖峰,就在湖北的通山界,九宫山、黄龙山在湖北的通城界。地望与《帝王世纪》一千多年前的记载完全吻合,这不使我们不为之折服。
谈到葬俗,因“不封不树”而想起平江的第二次葬礼,平江称为“改坟”迁葬。即在人死后先安置一个地方下葬,入土为安。待尸体腐烂以后再挖出来,将其筋骨捡起来,用瓦潭(平江叫筋潭)装殓好。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故而有“不封不树”的葬俗。中国仰韶文化早期曾流行第二次埋葬。一些少数民族以及北美的印第安人也有过这个葬俗。平江农村仍保留着这种葬法,一直沿袭至今。现在还保留这个古俗的恐怕就只有湖南平江了。笔者的父母、祖父母、叔父、伯父都是沿袭了第二次葬礼的古俗。这些古老的民俗遗风印证了古时“不封不树”的葬俗,也是皇坛“重重深处落田中”的延续与传承。
以上是魁屋的第三层意思。第四层意思:《前汉东方朔传》注:“师古曰魁”。
综合以上四层意思,天岳山上的魁屋与山下的皇坛互为印证了伏羲氏的葬地。皇坛与魁屋又被历史记载所印证。死了几千年的人文始祖伏羲的葬地才昭然于天下。
04
天岳幕阜山有桓山、
雷台、雷公、天柱之称
“桓”,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之意,亦有指路的木柱的意思,是设在宫殿、城垣或陵墓的地方作为标志和装饰之用,后称为“华表”。而幕阜山周围没有宫殿城垣,只有皇坛和祖祠魁屋。谁敢以山岳为“桓”,恐怕只有伏羲才配享有如此崇高之规格,向世人指明前去祭祀和膜拜的道路。
雷台山,雷公山,天柱山也和桓山一样,都是古称。因天岳幕阜山山高,相对高度1606米,绝对高度也有1400米左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似天柱,故有天柱山之称。元朝胡天游有诗云:“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顶即天上。扪罗蹑蹬到山巅,又如平地望青天。”
天岳幕阜山称雷台山、雷公山,相传是雷神居住之所。山高,经常风生云起,月从水中流,云从脚底生,风云际会,雷电交加,云多,雨多,雷电多。奇怪的是山顶即平原。平原又有奇景,有三池喷泉,四季长流,而且汩汩而流,水量大,水清澈,甘甜。三池:沸沙池,在一峰尖;九龙池在流水庵;凤凰池在凤凰山。高山平原,又有长年四季的地下水喷涌,山顶又云多、雨多、雷多,是自然形成的雷泽区。雷泽区有雷神庙。有三尊雷神,人首鹰嘴龙身,一手拿锤,一手拿规。神像似是很久远以前的雕像。天岳幕阜山有雷泽区,有雷神庙,又是雷神之宅。《山海经·海内东经》这样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雷泽在吴西,应是吴国之西。幕阜山正好在战国时吴国的西边。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是指吴国与楚国相邻。而幕阜山又是吴楚交界之处,地望相合。伏羲之母华胥氏覆雷神之脚印而孕十二年成纪而生,(十二年为一成纪年)是雷神之子。子随父葬,落叶归根,是古时之葬俗。雷公山、雷神的传说与自然形成的雷泽区与《山海经》记载相吻合,对于雷公山即幕伏山(平江人口语相传都叫墓伏山)是伏羲之葬地亦能自圆其说,更不是牵强附会。
天岳幕阜山有雷神庙,还有女娲宫,又叫骊山老母庙,供养着女娲神像。
以上说明:《帝王世纪》、《绛史引》有伏羲去世记载:“崩葬南郡”。古时幕阜山正在南郡江陵郡的管辖范围,与史籍相符。
这些古老的名称,静静地向我们华夏子孙诉说着上古历史上的一个秘密,伏羲葬于斯。皇坛是伏羲的寝苑,魁屋是华夏民族的祖祠。笔者认为,幕阜山从“皇坛”到“魁屋”,从桓山到雷公山,从雷公山到天柱山,从天柱山到天岳山,都是围绕伏羲而名,都是围绕伏羲而转。
05
虞舜就时于天岳幕阜山
《前汉东方朔传》注:“师古曰魁”。天岳堂的魁屋就是凭悼先帝,师古祭祀的祖祠。
舜帝师古,就时于幕阜山。
舜帝,名重华,受尧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国号有虞。生于公元前2277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卒于公元前2178年,享年100岁。据《史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吕览·召来》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又说:“舜却苗民”。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舜,洞庭湖中的君山岛至今还有二妃墓。据刘俊男(湖南工业大学历史学教授)《南北尧迹疏证》指出“尧禅让舜于今浏阳一带,舜禅于禹于洞庭之野”。舜就时于负夏,崩于苍悟之野,九嶷山有舜帝陵。这既有历史记载,亦有古迹应证。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就时于负夏”。《史记》这段话中的三个地名历山、雷泽、负夏都是讲幕阜山。
舜耕历山,历山在哪里呢?汉朝刘向《说苑·九》有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历山)”。此历山就是指天岳幕阜山或是天岳幕阜山脉。因为天岳幕阜山脉就是两湖之间急居上升的山脉。除此山脉,两湖之间再无它山。所以刘向南望猎山,历山就是天岳幕阜山或天岳幕阜山脉。《括地记》“雷首山亦称历山”。历山还有历法之山的意思,是伏羲制八卦、虞舜之祖父虞幕研习历法的地方,固有历山之称。
渔雷泽,雷泽在哪里?《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在吴西。”天岳幕阜山就是在吴西,不但有雷泽,还有雷公山,雷台山之称,还有雷神庙。雷泽就是天岳幕阜山的高山平原,有云有雷有水有雷电,有沼泽之区叫雷泽,天岳幕阜山高山的平原是天然的雷泽区。渔雷泽应改为虞雷泽,渔、虞同音。渔雷泽不是在雷泽区猎鱼,而是虞舜之祖父叫虞幕,是虞幕研习天文历法的地方。因幕阜山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中心,虞舜家族世代研习天文,以天岳幕阜山作为观测中心,史学家刘俊男认为幕阜山为纪念舜之祖父虞幕而得名。所以幕阜山古名有“幕府”之称,源于此。《国语·郑语》曰:“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古时以吹律控制定历法,虞幕是专负天文历法之事,虞幕之子,舜之父叟是尧的乐官,当然也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他们祖孙三代根据伏羲八卦而推演天地万物变化之规律,编制历法。所以才有舜耕历山之说。选择幕阜山与伏羲有关,因伏羲创造八卦,灵归此山,相传伏羲在天岳幕阜山山顶南天门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而制八卦,而天岳幕阜山顶是观天察地的最好平台,如能身临其境,自然就会感觉到这是观天察地之最佳境地。我们国家解放以后一直在天岳幕阜山顶设置观天哨所,至20世纪80年代才撤下来。这就是舜耕历山、虞雷泽的真实内容。
再看就时于负夏。《汉志》“夏水为汉(沔)水下游河段,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天岳幕阜山古属江夏辖地,详见《水经注》,故有负夏之称。就时于负夏就是迁至负夏幕阜山。虞舜为什么要迁到幕阜山呢?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农耕文明在三苗地区,即荆楚之地,经济比较发达,是上古文明的发祥之地。而舜帝又多次治理该地区,比较熟悉。明德于三苗,故《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虞有三苗”。二是幕阜山又是人文始祖伏羲之葬地,阴阳八卦之原创地。三是继承其祖父天文历法,以成乐物生者。天子之师亦曰天文历法之师。正因虞舜世代通天文历法,故尧禅位于他。正如鲧所言:“得天之道为帝,得地之道为三公”。
据大可《幕阜山——古帝王之山》一文记载:传东晋时在天岳幕阜山掘得一石碑,碑文载:“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树,雷闪地裂葬于天。帝舜封天岳”。这些史书里没有文字记载,但与基本史实相符。
天岳幕阜山被冠以天岳,肯定是出自帝王所赐。舜帝师古,以自己祖父而名的山,又是人文始祖伏羲之葬地,赐为天岳,名至实归,最为合适。藉以提高自己的声威,也是理所当然的。自舜帝敕封以后,全天下山岳被冠天岳就此一家。唯此,唯大,唯一。
06
天岳幕阜山,大禹至此
清同治平江县志《地理志》载:幕阜山有石壁,刻篆文曰:“夏禹治水到此”。(见金石)北宋范致明编著《岳阳风土记·幕阜山》曰:“山有石壁刻铭,上有禹治水登此山”。晋代葛洪《幕阜山记》曰:“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千八百丈,周五百里,二十四气,福德之乡,洪水之灾,居其上可以度世。”
大禹治水,既有洪水灾害,又有三苗作乱,当时大禹肩负双重使命,既要治水,又要治民,他要制止三苗作乱,也必须像对待水患一样采取疏导的措施,才能逐步使苗民认同。大禹与三苗人一样,都是伏羲的后裔,因为在族群认同上使三苗人有认同感。而“舜帝却苗”却有外族侵入之感,致使三苗人时有反复。因舜帝是东夷族太昊之后裔。大禹治水与治民,只有先治理好了民,才能动员和组织民众同心合力治水。而最有效的办法是自己带头去拜祭先帝。所以他到衡山拜谒用血马祭之,并立有禹王碑,碑文记载着禹王治水功绩,并祈求神灵护佑之意。而至幕阜山,面对自己的祖宗,不能像登衡山那样称颂自己的功绩。然而又要众人都知道自己来过此地祭拜,于是在山石壁上刻铭:“禹治水,登此山”就是最为得体了。
天岳幕阜山还有禹登山的系舟石景点和“烂船坡”的地名都在讲述着大禹治水的故事。
《太平御览·皇王部》“窥其家,手不爪,胚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西汉扬雄《法言》卷七《重黎》云:“巫步多禹”。李轨注曰:“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大禹有足疾上山,而留禹步,是道士在祷神礼仪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其步法依北斗星的位置而停步转折,宛如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平江农村的丧事,都请“道师”做道场,其中保持着“禹步”,一直留传至今。
大禹治水登临幕阜山既有史书记载,又有石壁作证,(清朝后期此石壁地址不详)还有传说相伴,应是确信无疑。
07
天岳幕阜山之平江话是考古的活化石
语言的根本属性就是语言的社会性。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忠实地、全方位地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古音,是古人心有所想,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语言。语言古时不能传远、传久,用笔画形象来表达就成了古文字。古文字又是古语言的化身,从古文字中可以读出许多古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明的工具,也是文化本身的一种折射。
平江话讲出来就是历史,古音古韵,平江话说出来就是文化,还属于上古时期的雅语。比如女性在农耕时代之前,母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女性会采集,又能繁衍后代,所以女性的地位至高无尚。《说文解字》:姐,蜀人谓母曰姐。《广雅》:姐,母也。姐字从“女”从“且”,“且”古时就是指男性的生殖器,字义就是指男女交合繁衍后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所以姐,就是繁衍后代之母。这个字的古音古义就是母系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反应。但其读音完全不同。普通话读“姐”为jie,而平江话读音jia。平江话的读音就是姐是母的读音。平江东乡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叫妈妈还叫“姐”的古称。笔者现在叫姑妈,也叫姑姐,叫伯妈,也是叫伯姐。这种将妈叫姐的叫法只怕传承了上万年。
娘:《辍耕录》载:“苗人谓妻曰夫娘”。笔者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苗人,当时的苗人也是南方民族的泛称。现在在平江谓妻,就叫“夫娘”,笔者现在去农村亲戚朋友家串门,走进去也会问别人,问一声你“夫娘”还好吧,如果说你夫人还好吧,人家还嫌你生分他。平江农村现在基本上都是称老婆为夫娘。但一般人不直接称其为夫娘,而是称某老的夫娘。出嫁的女为夫娘,未出嫁的少女为小娘,平江一直这么称呼。小娘和夫娘都属于尊称和雅称。称呼“夫娘”也保持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所以平江话一讲出来就是历史。这就是语言中的活化石。也正可以应证伏羲、女娲时代的语言语音,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以上是姐和娘的称谓。
还有洗澡、窗户等方言更贴切时代生活。
平江人洗澡,叫“洗纹身”。因为氏族社会,农耕文明之前,没有衣服穿,有的只是兽皮或树皮,系在下身遮羞,男女老少都是赤身**。氏族社会都有图腾崇拜,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图腾,而是就把本民族崇拜的图腾纹在身上,既是图腾崇拜,也是族群分辨的标志。所以,人人都纹身,大家身体上都有图腾纹身,所以洗澡就是洗纹身。
“窗户”平江人叫“喊眼”或“看眼”。现在的窗户是采光通风之用。原始社会有巢氏盖房,留个“窗户”,是叫留个洞,这个洞的作用是观察外面的动静。那时人少,动物多,在住的地方留个洞,就是一个“看眼”,发现有什么动静就通过这个洞呼叫和喊话,告诉左邻右舍。所以平江对窗户的称谓还停留了有巢氏族社会的称谓。
平江人“睡觉”叫“困窖”。这还是洞穴生活时代,比有巢氏还早的语言。因为人作为高级动物,警惕性非常高,不安全的地方是万万不能睡的,睡过去了,猛兽来了就有危险,平江人叫老虎为老虫,蛇为地虫,所以古人睡觉一定要把自己藏起来才能睡。这就叫困窖。窖有藏之意,能躲起来,藏起来的安全地方,才能睡觉。
平江人称太阳为“涅头”。晒太阳为“晒涅头”。平江谚语有:“黄瓜才起蒂,涅头才起山。懒婆娘,困晏床,天天睡到涅头黄。”“涅”,《淮南子》称为“磐石也”。飞禽伏卵未经始化之谓之涅。新生,涅磐。涅为开初始化。平江人认为涅为头,为大,为始,为生,为父,万物之父。天地日月,涅为大,为首,为头。保留了远古社会对太阳的崇拜。
“点火”,平江人叫“石火”,“石火做饭,石火抽烟”。“到隔壁去石个火”,“石火”这个词应是来自远古燧人氏击石取火之源。
平江古语古词比比皆是,而且还很雅。比如“石头”,平江人叫“码贡”。说文解字,含玉之石为码,击石之声曰贡。足见其词之文雅。平江人称老虎为“老虫”,明朝江盈科的《雪涛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楚人谓虎为老虫”。平江人说这个人是个“众恶之”,是一句评价很不好的评语。《论语》: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就是大家都讨厌和喜欢的人一定要全面考察。
平江土话保留许多远古、上古语言和文字。就说天岳幕阜山,平江农村人大都叫“墓伏山”。墓伏山,意思就是墓葬伏羲的山,至今口头上依然叫“墓伏山”。但平江人忌讳墓字,所以把坟墓的墓字改为“幕”字了。这个墓伏山叫了几千年,口口相传。现在去问平江人,天岳幕阜山怎么说,口头上都叫“墓伏山”。古语言、古文字是社会性的折射,亦是考证历史的活化石。平江土话就是历史的活化石。
平江的文字如此,平江话更是原汁原味的荆楚古音古韵。楚辞《九歌》:“吉日兮,辰良,穆将兮,上皇”。《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托些”。《大招》:“岱、秦、郑、卫,鸣竽张只;伏羲《驾辨》,楚《劳商》只”。其中兮、些、只这三个韵尾,据刘尧汉《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指出尚存于今哀牢山上段彝族男女的巫词和歌尾韵脚中。笔者根据刘尧汉提出的这三个韵脚用平江话一读完全是原音原韵,而且与古音完全一致。
“兮”,闻一多指出:“兮”字通常读“希”,但不能读“希”,而要用它的远古音“啊”读它。
“只”,普通话读zhi,而平江话读zha。
啊,些,只,用平江话完全在韵脚上。所以平江话既保留许多远古上古语言与文字,又保留了不少荆楚原音原韵。
平江亦是礼仪之邦,不但保留了上古的语言、文字、语音,而且还原汁原味地承袭了周朝以来的礼仪、程式和套路。比如收亲、嫁女、老(死)了人忧喜两事,都是按周朝定制的礼仪行事。比如做道场,成服、挂祭、招魂、歌堂、京堂、孝堂,都是荆楚遗风。如平江的招魂歌,与楚辞中的招魂如出一辙,都是平江农村的农民礼生口口相传,承袭下来的,以下歌词即为明证。
平江《招魂》歌词:
魂灵渺渺,歌似招之,周行示我,庶己来归。
东方之歌,东渡扶桑,望大海兮汪洋,休作神仙天际想,十洲三岛总茫茫,愁人苦羁旅,为求名利发星霜。魂兮归来,千年大梦醒黄粱。
西极流沙,昆仑葱岭路途奢,春风常不度,玉门关外夕阳斜,如今休作公侯梦,定远谁夸。魂兮归来,莫迷烟柳路三叉。
南属蛮方,文身绺发俗殊常,五岭崇山人面起,须黔迨递路羊肠,三湘七泽招魂遍,泪洒汪洋。魂兮归来,云马风车认故乡。
北漠风寒,长城万里路漫漫,蓟门晓树芦沟月,激起思乡泪不干,谁凿燕山石,过客心酸。魂兮归来,尘缘解脱一身安。
中央德黄,忝油麦香是吾乡,春水桃花矶可钓,秋阴桐影月无凉,悦亲叔之情话,鸡忝乐无忧。魂兮归来,应许梦里诉衷肠。
08
天岳伏羲陵辨
传伏羲有陵在河南淮阳,即太昊伏羲氏的陵幕位于河南省淮阳县风景名胜区,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世人都认为河南淮阳是伏羲之陵,也大都不知道伏羲有东陵之说。
其实太昊和伏羲是两个人。河南淮阳县的陵墓是太昊的陵墓,而非伏羲之陵。
伏羲是古代第一个拥有可靠真实身份的神祗。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等。处于新石器时期中晚期,为上古三皇之首,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与黄帝同被尊为人文始祖。在中国神话里,他与女娲一样也是人首蛇身。
另有一说伏羲即盘古,传说中创世之前,世界是个浑沌体,被形象地表述为“葫芦”,葫芦从中剖开,即天地剖开,阴阳分离,《诗经》便有“暤系瓜瓞,民之初生”的记载。葫芦又演升到洪水方舟,盘古开天地。“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其后演变出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论证指出,说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在陶器发明之前,先民尝试着用各种瓜皮取水,逐渐认识到葫芦最适合做取水用具,形成制瓢技术,这就是匏析成瓢。伏羲氏可能是匏析氏,就是把葫芦系在腰间增强浮力以便涉水渡河,“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步,南人谓之腰舟”。
伏羲的传说有不同版本,口耳相传,但确有其人,他和他的氏族创造历法,八卦,教民渔猎,驯养家畜,烹饪食物,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等。
太昊是东夷族的代表人物。古东夷部落,是当时可以与华夏抗衡的民族。太昊又称大昊、大皋、太皋等,《淮南子·时则训》云: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于日出之次,专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皋、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东夷部族是一个生活在东部沿海以龙和鸟为图腾的部落,据历史学家奕丰实教授考证:“太昊部族最初活动于鲁东和苏北,后来与西来东进的伏羲氏族东西合璧,融为一体,东夷的首领太昊少昊也纳入到华夏的古帝系列中,为华夏文化的共祖。”所以,伏羲与太昊并不是一个人。
太昊是东夷族的部落首领,比伏羲时代稍晚。娶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生有四子,长子名重,次子为该,三子名修,四子名熙。这四子都得到太昊重用,长子重代替句芒木正之职,主东方木星,龙星的观测。因为人们习惯称木正为句芒,便把重称作句芒。次子该为金正,又称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观测,又以三子修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观测北方星辰。
太昊在位时,进行农田改革,在平原挖渠开沟,放水浇田,史称“畎田”,改用石碑测试风雨,又称石晷,还发明了草编织物蓑衣,以及十二地支。
河南淮阳教育学院屠武周教授《伏羲非太昊考》指出:“伏羲与太昊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
两人出生地不同:伏羲生于西北,太昊生于东方。《帝王世纪》载:“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成纪即现在的甘肃天水也。《左传》昭公17年载:“陈太昊之虚也”。《左传》僖公21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陈在今河南淮阳,任在山东济宁,宿、须句在今山东东平,颛臾在今山东费县,有说淄博,有说昌乐。是今山东和河南东部一带。
图腾不同:伏羲是蛇图腾,太昊氏以龙纪,以龙为图腾,蛇与龙是有差异的。
世次关系不同:从《韩非子·说难》到《易·系辞》、《礼记》等记载,上古之世先有巢氏、燧人氏,再有伏羲氏、神农,黄帝、尧、舜世系明确。在先秦文献中,太昊与伏羲无任何瓜葛。太昊只是东夷族的首领。
姓氏不同:太昊氏风姓,而伏羲,《国语》韦昭注:“共工氏在羲农之间”。司马贞《补记》三皇本记载:“宓羲之后已经数世,诸候有共工氏。”《国语》贾逵注:“共工氏姜姓。”可见两者姓名不同。
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伏羲与太昊不是一人,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荀子当生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了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及伏羲,两人共见一书,并非一人。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对伏羲的文化内涵和核心内容作了清晰的阐述,而没有一句言到太昊。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为伏羲立传,但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
综上所述,伏羲与太昊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既然是两个人,为什么硬要说成一个人呢?据百科词条查询,在可读的史籍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称为一体的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刘与其父刘向俱为西汉学者。在《世经》中刘歆从西汉末年的政治需要出发,突破传统的以黄帝为历代帝王之首的体系,以伏羲与太昊并称,炎帝与神农并称,列于黄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体系。按当时阴阳家邹衍五行说,五帝配五方,五行相胜之序来解说王朝更替。此谓“五德始终说”。而刘歆所处西汉末年,皇室政权危机,外戚王莽势力大,因而有“异姓受命”和“同姓更受命”的争议,“禅让”说一时盛行,刘歆与王莽关系密切,被任为王莽的“国师”,是禅让的主要支持者。为了给王莽代汉提供合法依据,刘歆提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终始说。《世纪》世系排列如下,太昊伏羲氏为木德,炎帝神农氏为火德,黄帝轩辕氏为土德,少昊金天氏为金德,颛顼高阳氏为水德,帝喾高辛氏为木德,帝尧陶唐氏为火德,帝舜有虞氏为土德,佰禹夏后氏为金德,成汤为水德,周武王为木德,汉朝为火德。刘歆在排定这个世系次序时,先否定汉为土德的说法,确定汉为火德,那么代之者应为土德,王莽自称为虞舜裔,帝舜土德,故王莽为土德,代汉而立成为必然。刘歆是根据《易传》找到根据的,“帝出乎震,震为东方之卦,五行属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为木,太昊为东方之帝”。“东方日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刘歆接着说:包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伏羲。
东汉班固的《汉书》和荀悦的《汉纪高祖记》对刘歆创立五行相生新五德终始说的过程均有记述,荀悦说:及至刘向父子,乃推五行之法,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于汉,宜为火德。其序之也,以为《易》称帝出乎震,故太昊始乎震,为木德,号曰伏羲氏。后至班固将刘歆之说采之,让伏羲与太昊同列,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由上所见是西汉末年刘歆从政治需要出发,用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终始法取代了阴阳家邹衍的五行相克的五德始终法,为王莽代汉而立找出理论依据而为。这就是将伏羲、太昊两人说成一人的原因。
既然伏羲与太昊是两人,那么就要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河南淮阳县太昊伏羲陵墓到底是谁的陵墓。一个是华夏人文始祖,一个是东夷部落首领,两个部落在中原相互交融是成立的,两个这样伟大的首脑人物,不可能同一冢,共一墓。要么是太昊的,要么是伏羲的。
《帝王世纪》(绛史引)记载:伏羲去世,“崩葬南郡”。即今湖北江陵,而平江幕阜山古时正在江陵管辖范围之内。
《路史》:“伏羲葬南郡”。由此可知伏羲之葬地应在南郡天岳幕阜山,即《禹贡》之东陵。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昊之虚也”。太昊终年六十七岁,葬宛丘,有太昊陵。不言而喻,河南淮阳的陵墓确实是太昊之陵墓。
以上是笔者对伏羲陵的考证,期望得到专家的关注与指正。
注释: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地理山川文章,划分天下为九州。
东祠:朱熹《楚辞集注·九歌》注:太一,神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玉清宫:道教活动场所。
天岳之阳:天岳之南。原岳州郡址在汨罗长乐镇。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学学家,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许旌阳(239-374),又名许逊,晋朝道士,字敬之,汝南(河南汝南)人。道学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令。后弃官东归,周游江湖。著有《太上灵宝净飞仙度人经法》、《剥剑子》、《石函记》等。
刘尧汉:云南人,中国社会科学与人类学研究员,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专长于民族学与民族史。
来源:平江人文与旅游 ,作者:陈砚发
Hash:ba97987f287c080c09388bbad8d2cbc74fddb1aa
声明:此文由 新岳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