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昌街巷文化:南昌起义的“首府”——系马桩

“八一”起义时,中共前敌委员会就驻扎在系马桩街内,前敌委书记周恩来等领导人就是在这里部署起义,从而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光辉历史。而新四军军部也是在系马桩街区组建,并从这里开赴抗日前线,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

中共前委选定“系马桩”为办公地点

朱德既不是南昌暴动的前委委员,也不在拟定的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名单之内。但朱德与前委领导来往密切,他在南昌花园角二号的寓所成了他们落脚的好地方。周恩来、任弼时等人都去过,朱德总是热情招待,亲手做菜,还买了炼奶饼干给客人吃,这可是当时比较时髦的食品。而周恩来在南昌系马桩的临时住处,也是朱德让自己的贴身卫士给找的。

1927年7月28日,周恩来住进朱德联系好的系马桩附近的江西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此地堪称八一起义的“首府”,离天主堂不远,周恩来和中共前委就在这里办公,对外代号:“炮兵营”。

临近起义的这一天,周恩来到叶挺的指挥部里讨论争取蔡廷锴的问题,贺龙主张将蔡廷锴抓起来,后来,蔡廷锴同意参加起义,才没有抓他。不过后来蔡廷锴在途中又叛变了,还杀害了一些在十师的共产党员。

晚上,周恩来正在系马桩的前敌委员会里,听取参谋人员关于起义战斗准备情况的报告。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这是贺龙从前沿阵地打来的电话。原来,晚上十点多钟,第二十军正在街上执勤的士兵,发现他们部队一个姓赵的副营长,鬼鬼崇崇地钻进了敌第五路军总指挥部。贺龙得知这个十分重要的意外情况,立即打电话向周恩来报告。

另一方面,中央代表张国焘专程从武汉赶来南昌阻挠起义,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怒不可遏,平生少有地拍了桌子,毅然决定发动起义,并随即签发绝密作战命令:“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8月1日凌晨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灭之!”起义军以脖子上系红领带、左胳膊扎白毛巾为统一标志,口令是“河山统一”。

贺龙接到命令,迅速向各部队下达。起义军各级领导随即奔赴各个战斗岗位指挥战斗。贺龙不时掏出身上的怀表,一分一秒地计算着起义的时间。当指针指到两点时,他立即下达作战命令。

“砰!砰!砰!”三声清脆的信号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顿时,枪声鸣响,炮声震天,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勇猛地扑向敌人。在系马桩街附近的天主堂、贡院、新营房、老营房、小营房、百花洲、高升巷等地,起义军同时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历史悠久的系马桩街区

自宋以来,先后在南昌兴建有豫章书院、阳春书院、正学书院、经训书院等数所省内著名书院,当时众多名贤大儒均来此讲经授道,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南宋时期的建立的南昌贡院,其原址就在今天的系马桩街附近。

在古代科举考试的漫长时期,南昌贡院是江西举行全省“乡试”(又称“省试”)的唯一考场。“乡试”每隔3年举行一次,江西全省各地参加“乡试”的秀才们都要赶赴省城南昌。“老贡院”旁边有个地名叫“系马桩”,那就是从外地来赶考的秀才们系马的地方。“老贡院”的北面原有大片桃树林,是秀才们游览休闲的处所。现在,一棵桃树也不见踪影,只留下地名“大桃花巷”“小桃花巷”作为历史的记忆。

提起澹台灭明,许多南昌人也许不陌生,他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其墓葬遗址在老南昌二中校园内据传。据传,澹台灭明当年就是通过街南端的进贤门(位于今系马桩街与永叔路交界处),沿着系马桩街进入南昌城的。

据清乾隆五十九年《南昌县志》记载,澹台灭明墓坐落南昌,宋时有名漕使高过经过南昌的时候题了一块碑:“鲁澹台子羽之墓。”明时碑的损坏已经非常严重了,当时知府范涞将其重修,清时学使王思训立石碑,题为“先贤澹台子羽之墓”,后经多次重修。

澹台灭明对南昌有着很大的影响,战国时,江西全境属楚,楚国为了与中原诸国融为一体,得到他们的承认,在治国、外交各方面以礼仪制度和思想作为行为准则。澹台灭明离开孔子后就南下到达楚国,“从弟子三百人,设去就,名施乎诸侯”,足见澹台灭明当时弟子之众,声名之大,后来这些深入南楚腹地,对楚地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也就因为这样,澹台灭明在后辈的成就当中名声一次次提升。而澹台灭明途径南昌城的系马桩也成为了人们怀念先贤的地方。

“荆波宛在”曾是系马桩街的一段

“荆波宛在”,即今天的系马桩一段:自孺子路至羊子巷。1984年,荆波宛在因并入系马桩而“名不见今传”。“荆波宛在1号”,曾经是名闻遐迩的深宅大院,青砖围墙,麻石门框,真正的“庭院深深、高门大户”,江西中医界的大腕江公铁就曾居住在这里很多年。

在很多人看来,“荆波宛在”不像是街道之名,所以社会上对其含义长期以来争论不断,一直没有准确定论。一说:荆波或许是“荆州之波”,因此似乎和关羽有联系;二说:是“金不换宅”的谐音讹传,因此还敷衍出一段民间故事。有浪荡公子,吃喝嫖赌,无聊逍遥,祖上产业挥霍殆尽。忽一日醒悟,痛改前非,广开财源,勤俭持家,终于置田造屋,传为佳话。古人云,“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以,人们称其屋为“金不换宅”。

历史的尘埃淹没了社会变化的痕迹。清末《南昌县志(六修)·典祀志》明确记载,南昌城内外祭祀关羽的庙宇十有二所:一在县署门内、一在县署西凤凰坡,名关马祠、一在盐道署右、一在洪恩桥西(乾隆年间建)、一在磨子巷火神庙西(乾隆年间建)、一在翘步街、一在系马桩(康熙年间巡抚佟国勷重修,名伏魔宫,额曰“荆波宛在”)、一在广济寺、一在进贤门月城、一在惠民门外、一在米市、一在蓼洲。

由此可以断定,至少在明代以前,此地就建有祭祀关羽的伏魔宫,康熙年间重建。这段路因为匾额题字“荆波宛在”而得名,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纯粹是后人编造的瞎话。

爱我你就扫扫我

不要错过

(以上正文内容分享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a61430c46818a14cbd8a35eb7662bd04b23388c1

声明:此文由 A南昌古玩城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