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你看过吗?这座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竟然是匈奴人留下的

一部《狼图腾》将草原民族的血性与智慧描绘地淋漓尽致,震撼了每一颗久经锤炼的灵魂,也为内蒙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在合书之余不由自主地探索曾在这片土地发生过的故事。

地处呼和浩特新城区的蒙古博物院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草原文化的窗口,其前身是内蒙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先已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院以收藏古生物化石契丹历史文物、蒙古族文物为特色,共设12个陈列展览,包括重点设定的“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天骄蒙古”、“草原丰碑”六大基本陈列,以及“北疆桦歌”、“高原壮阔”、“飞天神舟”、“廉政文化”、“石破天惊”五个专题展览,采用图片、文字、数字化等方式展现恢弘的草原文化。

博物馆已情景再现的方式向游人展示天人合一的草原世界,野性十足的群狼聚首在河岸两旁,以锋利的目光嚎叫苍天,可能受狼性文化的影响,内蒙古人极其骁勇善战,并且一度通知整个中原地区,称霸亚欧大陆,着实令人钦佩。

亿万年的生态变迁铸就了如今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强烈的时代元素与地域特色在这里交汇碰撞,将草原生态变迁史的恢弘巨著徐徐展开,内容丰满,栩栩如生。

单看名称也能明白“石破天惊”的重要性,这一展览区主要展示了内蒙古地区震惊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让人们更加具象生动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绵长。

“石破天惊”展览精选了15处旧石器时代至蒙元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包括五十万前就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的草原人文初祖“大窑人”,史前东方建筑典范二道井子聚落遗址,辽代地下宝库陈国公主墓等等。

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曾震惊国内外,因为这里出土了大量非正常死亡的人骨遗骸,馆中陈列的双耳陶罐便出土于哈民史前聚落,这些珍贵文物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也被誉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道井子遗址则是2009年考古界的一大发现,随之出土的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馆内陈列有在二道井子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也让人们有机会欣赏到罕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秦时明月汉时关,魏晋南北朝中国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时代,此时的工艺品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各取所长,异彩纷呈。出土于北魏贵族墓葬群的彩绘立式灰陶俑​小巧精致,从模糊的外表中仍然能清晰地判断出祥和宁静的人物神态。

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政协副主席达理札雅将祖传至宝——清代浮雕龙纹鹿角扶手红木宝座,捐赠给了国家。浮雕龙纹鹿角扶手红木宝座,长100厘米,宽114厘米,高114厘米,其用料及式样均仿制满族入关前制作,象征着皇宫贵族难以企及的地位。

出土于鄂尔多斯市的战国匈奴王金冠精美华丽,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个匈奴贵族金冠饰。这套金冠采用铸造、捶打、压印、抽丝、镶嵌等工艺,将展翅的雄鹰严丝合缝地连接于半球状体上,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等,中间部分为绳索纹,可见匈奴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Hash:56365548b0e780a145de97d0c5f0821ce3e0454d

声明:此文由 落榜进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