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丨81年前的旗帜,南大人永远传承的精神

十二月节日很多,刚刚过了双十一的你,摩拳擦掌等着双十二;十二月十四,又迎来拥抱情人节;过完这些,平安夜、圣诞节又在月底等着。

考试月也来了,赶不完的论文,刷不完的DDL,难倒一大片人的微积分和概率论。

如果提起“一二·九”,球迷一定知道,那天是世界足球日,足球迷们的大日子。

但经过高考的你和我,我们都对历史书上的这个日期并不陌生。

八十一年前,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爆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学生爱国运动。

“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轰动全国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学生们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北京大学师生街头抗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在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学生群起响应。一时间,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到处响彻抗日救亡的号角,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学子们也积极呼应支援北京的学生运动。

中大学生声援“一二九”运动

实际上,从1928年5月济南惨案开始,国立中央大学的师生们在每一次外交危机中都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唤醒民众,督促政府,无所畏惧。

★济南惨案后的强烈反应

1928年5月3日开始,日军不断增兵济南,并且对济南城进行轰炸,造成中国居民数千人伤亡。济南惨案的消息传来之后,国立中央大学师生群情激奋,无论如何他们绝不允许日寇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做如此使生灵涂炭之事,作为思想领先的新一代,作为曾发动过五四运动的学生们,他们又一次地站出来,又一次用他们虽稚嫩却勇敢的肩膀担下了这一特定时期的使命。

1928年5月6日上午,中央大学学生在体育馆召开了反日出兵大会,他们决定罢课,请求教改、积极募捐,在学生党员代表的领导下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一切可能的事;同日,中央大学的老师也被学生们的热情所感染,召开了教职员全体大会,讨论应付日本暴行的办法。当时中大师生们同心同德,绝不是盲目的游行示威。9日,中大反日救国运动运动会率领学生千余人前往国民政府进行请愿,在过程中遭到了国民政府残忍的镇压。损失是巨大且惨重的,但年轻学生党员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校门

★九一八事变后,中大师生的爱国情怀

中央大学的学生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表现了高度的爱国情怀。从9月22日开始,中大学生开始罢课。28日上午,中大学生千余人冒雨整队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沿途高呼抗日救亡的口号;中央大学抗日救国会致电张学良:“北平陆空军张副司令勋鉴,倭奴入寇,长驱直入,占我辽吉,封我海港,戮我关民,毁我建筑,委官易帜,俨若征服,噩耗传来,普天同愤,窃念疆吏负守土之责,军人有杀贼之义,即祈我副座统率三军、奸彼凶顽,还我河山,拯我危亡”声声响彻河山,以书生之气坚毅喊出救国之义。

12月,面对着东北全境即将沦陷的形势,国民政府依然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大学生们再也耐不住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沉寂了一阵子的学生运动再次高涨,北大示威团300余人来到南京进行请愿示威活动,遭到当局残酷镇压,其中85人被捕。中央大学的学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集合数百人前往首都卫戍司令部抗议,要求当局释放被捕学生。南北联合,相互相应,国无南北,寸土不让。

金陵大学学生游行队伍

★“珍珠桥事件”

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震动了中国社会,南京、天津、北平等地都以集会请愿、募集捐款、禁售日货等形式,掀起抗日爱国运动的热潮,青年学生更是勇敢地走在爱国运动的前头。12月17日,汇集南京的各地学生3万多人举行联合大示威,寒风凛冽,他们无所畏惧;遭到残酷镇压,他们无所畏惧;在个人与国家的大义面前,他们无所畏惧。1931年12月17日在宁发生的“珍珠桥事件”被认为是“九一八”事变后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顶峰,也由此引发了全国抗日浪潮。

★从一二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中大师生继续奋斗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6000多人对上海发动了攻击。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抗击,一二八事变爆发,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甚至主动倡议全体教职员捐出月薪的百分之一,认捐六个月,一次性捐出,先由学校一次性垫付。2月8日,中央大学学生后援队乘车到达苏州,同十九路军接洽后抵达上海。10日中央大学教授徐哲东等十人在武进组织江南民众抗日自救团,并发起了抗日募捐活动。1933年2月4日,中央大学学生会发表抗日严重宣言:“敝校全体同学,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训,深惧我五千年历史,至此而终,四万万同胞,永成奴隶,一息尚存,宁甘待毙,今后决加紧抗日工作,从实际努力。”西迁后的中大依然保持其不灭的斗争精神与爱国情怀,师生一体,同心同德。

中大师生欢送学生游行队伍

★“九三学社”诞生

“九三学社”是中国民主党派重要的一支,成立于1945年9月3日。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中央大学的九三学社成员,在历次斗争中与全校师生携手合作,并肩战斗,不论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运动,还是“四·一”大惨案,以及在反对学校南迁、应变护校、迎接南京解放的斗争中,九三成员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在北京设址。由中央大学更名的南京大学设立九三学社小组。

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

★“一·二五”大游行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同时国民党当局利用英国九龙屏山修建飞机场和法国轮船“白尔丁号”侵犯中国主权之事,转移人民对政治协商会议的关注视线。中央大学师生对英、法侵略行径十分气愤,纷纷要求举行示威游行。1946年1月25日清晨,中央大学全体同学(柏溪分校徒步60里)从沙坪坝出发,赶到市区牛角沱和其他学校同学汇合,游行队伍向上清寺国民政府所在地进发。吴有训校长和马寅初(时任中央大学兼职教授)、金善宝、楼光来、李旭旦、蒋孟引、张贵永等百余名教授也加入同学们的队伍。孙科、周恩来、陈启天、张君劢、莫德惠、邵力子等向游行群众讲了话,表示同意和接受学生的要求。

“一·二五”大游行,是抗战以来陪都重庆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性民主运动,是促进政治协商会议成功的运动,是民主力量和反动力量的一次公开较量。

★“五二〇”运动

“五二〇”运动是指1947年5月,由中央大学始发而后扩展到京沪苏杭平津等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青年学生爱国民主运动。

1947年5月6日,中央大学教授会召集全校教授大会,通过《要求提高教育经费,改善教员待遇宣言》,郑重作出五项决议,并表示“如不能达到目的,吾人为国家前途及实际生活计,当采取适当步骤,以求五项决议案之有效贯彻”之决心。5月13、14日全校罢课。5月15日上午8时,中央大学、剧专等校学生集体请愿队伍出发。中央大学学生要求增加副食费集体请愿的消息传开,杭州、上海、苏州、南昌等地的高校及清华、北大、南开等校也相继响应。

1947年5月20日上午,沪、苏、杭代表和中央大学本部学生游行队伍冲出包围,一路高呼“反饥饿、反内战、反暴行”口号,向总统府挺进。队伍到达珠江路路口时,遭到军警殴打,引发珠江路血案。(事后统计:珠江路血案重伤19人,轻伤104人,被捕28人,被殴打侮辱者不计其数。)

在南京街头游行示威的学生团体

当晚,中央大学教授会、助教会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发表声明,抗议政府的暴行;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发来声援、慰问函电。社会名流发表讲话,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全国60多个城市的学生都纷纷游行罢课,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国立中央大学学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的反帝反侵略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青年学生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广大爱国青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为拯救祖国、推动历史前进所进行的奋斗和拼搏,很值得记述和颂扬。在国之兴亡之时,敢反抗、能反抗,这更体现了中大学子不仅有情怀更有能力、有执行力肩负时代赋予的责任。

现位于上海的“五二〇”运动被捕学生关押地遗址

今天的南大学子,继承国立中央大学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继续秉持着“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嚼得菜根”,也“做得大事”。

在习总书记“第一个南大”指示精神和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南大青年们更应当以最饱满的姿态和最具活力的形式,参与到学校发展建设中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我们,与全体南大学子们共勉!

正文内容参考文献:

《国立中央大学抗日爱国运动概述》,作者茅悦;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以青春之我……其无涯之生”出自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

-南京大学学生会-

文/苟泽鹏、沈一然、zhongyu

图/来源于网络

美编/图图 责编/图图

Hash:5eed35462b44e7418ffaefdd8acc9b23bb6046f2

声明:此文由 南京大学学生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