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故事|风洞古碑里的清溪往事(上)

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洞三碑 李锡东 摄

“清风雅雨建昌月”这则著名的民谚,说的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三大特色自然景观。雅雨指的是雅安的桥头烟雨,建昌月指的是西昌的如盘明月,而清风指的就是汉源县清溪镇的古城劲风。

清溪城在旧时被称为“风城”。一年四季中只有夏季风较小,秋分过后,风便开始飒飒作响。尤其是冬春之际,时常风雾相挟,山风劲吹,如怒涛汹涌,万马奔腾。

古老相传,清溪城之所以“无日不风声”,是与古城西北面白崖山上的风洞有关。白崖山,乡民多称为风洞山。因其山麓有一平台凹陷成穴,传说风从洞中出而称为风洞。

儿时记忆

风洞山坡地有天然水晶石出产。于我来言,最早吸引我到风洞山来的,不是风洞、不是风神、不是古碑,而是那些晶莹剔透充满奇幻色彩的水晶石。10岁左右的我们,不惜走八九公里的山路,跑到风洞山来捡拾水晶石。而捡拾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因为为了来年耕种,农人会用牛把土地犁出来,经过一个冬季的雪封冰冻,一是便于土地平整,二是能将病害虫冻死,有利于庄稼收成的提高。我们拿上小锄头,轻轻敲打犁翻上来的土块,待土块散开,藏身其中的水晶石就现身了。捡拾起来,往往还要看看成色如何。如果是结晶不完美,杂质太多的,我们也会不屑一顾,随手丢弃;如若捡拾到结晶完美,通透度高,块头又大的,那一定是要在伙伴面前炫耀的。也曾下到过风洞洞底,但在我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大窟窿,远不如水晶石吸引人。

2000年,我到建黎乡中心小学任教。周末无事,萌发上风洞山看看的念头。从羊子桥分路后,便沿大路上山。建黎的乡民也是勤劳,早已将整个风洞山坡地改砌成平台地,坡边种上花椒,平台内套种玉米、土豆。我去的时候,地里的玉米正撒欢地生长,满山一片葱绿。捡拾水晶石,当然也没兴趣了。

来到风洞,沿石径下到洞底。一眼就看到洞中有三通古碑,呈品字排列。中间者最高、最大,左边次之,右边又次之。我走到碑前,伸起头,看了一下中间的碑文,有“重建风王庙”的字样。风王庙在哪里?不知道。没有细想,目光移到左边的碑上,“风洞铭”三字映入眼中。风洞,就是这里;铭,指铭文。铭文谁写的,也没细看,又转向看另一通碑。“乙丑三月……”文字大多是繁体,看了几个后,也不甚认识。起身走出洞来,便下山了。第一次访风洞山古碑,没啥感觉。

再访古碑

几年后,我追随乡中前辈任沛雄学习清溪古城历史文化,对历史遗存遗迹有了较大的兴趣。2007年冬,我带好护膝和手套,骑上摩托车,再次上风洞山访碑。

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记载:“黎州白崖山有风穴,穴巨如井,四围流津如汗,间有气出,腾空如白云,须臾,风起怒号,如雷鸣”。嘉庆版《清溪县志》称:每午未时,白云即从洞口出,随后冷风即至。初时犹小,越吹越大,屋瓦雷鸣,势若波涛,冬春尤甚。

因风洞生风的现象神秘难解,明代时,古人便将此地列为胜景,称为“风洞涛声”,成为汉源老八景之一。

摩托车沿108国道至道班房再分路到同心村,我把车停放在同心村村小的操场上,沿小路上山。建黎乡2002年逐渐开始种植欧洲甜樱桃(俗称大樱桃),经济效益相对原来种植玉米、土豆翻了四五倍。农民积极性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除包产地外,连同荒山荒坡也都开垦出来,风洞山的整个坡地早就改种大樱桃了。在我上山的时候,就遇上村民在地里搞冬季大樱桃管护。问我去哪里,我回答说去风洞山看碑。他们还笑我那几块石头有啥好看的。是哇,第一次访碑的时候,我不也有这样的想法吗。

来到风洞,沿古人在洞壁开凿的石径下到洞底,仔细观察才发现风洞分为内外二洞。外洞四周密布藤萝和苔藓,抬头仰望,枝叶遮掩洞口,如同井底观天。前行几步,一道一人多高的天然石门沟通外洞和内洞。穿过石门,进入内洞,顿觉豁然开朗。与外洞不同,内洞四壁没有什么藤萝、苔藓,只有黑黝黝的石壁。仔细打量,会发现内洞四壁较外洞更加冰凉,地面也异常潮湿。在洞底的一些小洞穴里,居然还有冰晶存在。虽然头顶艳阳高照,但在内洞待上一小会儿,就觉得寒气浸骨。与石门正对的一处凹陷进去的洞穴中,直直地矗立着三通古碑。

这次,我是做好准备的,纸笔早已带上。我半蹲在地上,认真读起碑文。读一句,就在笔记本上记一句。遇上不认识的字,我就照原样写下来,事后再查字典或请教他人。通过对碑文的抄录,我知道中间的碑是重建风神庙碑记,左边是清溪县训导冯镇峦的风洞铭碑,右边是邓光烈的游风洞诗碑。

此后,我将风洞中的古碑照原样整理打印,并收入《清溪古碑刻》小册子。第二次访碑,略有收获。(未完待续)

来源:西康周末

文:张永承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唐砚玉

Hash:eabe8cf1b10cb948c6a11941b6c1e18256c95210

声明:此文由 最汉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