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水韵||扑朔迷离永济桥

有唐一代,永济桥曾以国内四大石柱桥之一的身份闻名于世。《唐六典》载:“天下石柱之梁有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中桥、永济,灞则陕西灞桥也。”《旧唐书》亦载:“天下……石柱之梁四,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皆国工修之。”这里所说的“洛”“灞”,是指洛水和灞水。

永济桥在哪里?

旧《宜阳县志》上两说并存:“永济桥,元和志(即唐《元和郡县图志》)以为在寿安县(今宜阳县)西,李通志(即明李濂纂修之《河南通志》)以为在宜阳县东十七里。”究竟在县西还是县东,县志的说法模棱两可。不过,关于桥的形制,县志倒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元和志谓永济桥造舟为梁,而六典(指《唐六典》)以为石柱之梁者,盖始则造舟为之,其后易以石脚耳。”即永济桥最初是用木船连接的浮桥,后来改成了石柱桥。改为石柱桥的时间,当在《唐六典》成书的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之前。

《宜阳县志》永济桥条目后有一段考释文字,大意是说永济桥的遗址老辈人相传在李家营村东,南通周村北对八关寺(今邵窑),因时间久远淤埋在河滩下,本已难以分辨,但清代嘉庆年间(约1810年前后)洛河发大水冲毁了北岸,露出了无数桥石。桥石全为正方,用铁卡钩连,大的石块需专车装载。桥面木板有一尺多厚、一两丈长,用来做家具很好(可见未曾腐朽)。后来每逢涨大水,往往有桥石塌出,还能大致看出基址的模样。县志上的这段记载以父老相传和洛水冲出的桥石为据,证实了《河南通志》永济桥在宜阳县东十七里的说法。

那么宜阳县西的永济桥是怎么回事?查阅有关资料后可知:隋唐时期的永济桥在县西。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桥,在县西十七里。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能佐证这座桥位置的,还有宋代的《元丰九域志》:“唐柳泉驿当即在宋柳泉镇东,距永济渡桥约十三里。永济渡,在河南寿安县,有浮桥,桥坏,即为渡。”两段文字表明:永济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是座“造舟为梁”的浮桥,隋末桥废,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在原址重修。

2012年3月下旬,洛河灵山橡胶坝动工修筑,坝址在桥头村北原水电站拦水处,这使得一座湮没水下一千多年的古代名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3月25日,工人们在开挖坝基时有了惊人的发现:水底沙砾层下,一米见方的青色石块挨挨挤挤,或横斜排列,或彼此压叠,一时难以数计;石块之间,偶见胸围径尺的木质桩基深入地下,虽有年头却未见朽腐。现场的人们有过各种猜测,是古代的船运码头?是过去的石质桥墩?众说纷纭。地方史志学者走访了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确认这便是著名的隋唐永济桥。

灵山段永济桥石柱基的发现,证明了宜阳历史上曾有过两座永济桥,隋唐时在县西十七里,明清时在县东十七里。至于什么时候移到了县东,是谁主持修建的,又是什么时候毁弃的,仍有不少历史之谜待解。

Hash:6e1da15be8d1f56e7840a9f3de764e4832910bee

声明:此文由 人文河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