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忆 炊 烟 散 尽 时
下乡走访扶贫户,时机合适,会提上斤把肉,条把鱼,几瓶啤酒,三五个咸鸭蛋,与贫困户一起动手,在菜园摘上几棵时令菜,就这么在厨房下锅碗瓢盆地响起来。
时至中午,乡下无论是土房子,还是新盖的小洋楼,大多数炊烟袅袅。在这个小乡村,留守的老人,还是习惯用柴火灶,即使家里早已添置液化气灶或电磁炉。
看着这袅袅炊烟,不由得又回想起了童年。
很想给这炊烟写点东西,但总觉得离那烟火气,时间过于久远了。记忆里虽有,但总是感觉表达得不到位。
只好借用廖兄这篇文章,聊表心怀了。
最 忆 炊 烟 散 尽 时
“黑火烟,白火烟。快快烟上天,天上打锣鼓,快去拜神仙。”
我和小伙伴们是在家乡大屋场的炊烟下,光着脚丫,拍着小手,唱着童谣长大的。
炊烟最接地气,是最具温情的人间烟火。
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故乡那缕缕炊烟,始终在我的心灵深处飘荡……
天蒙蒙亮,大屋场从晨雾中醒过来。
“四处都火烟缈缈了,还不快起床放牛去!”
少年时,早晨贪睡,妈妈催了三遍了,我才起床穿衣服。
隔壁婆婆也在催赖床的小媳妇:“别人家都火烟缈缈了,还不起床挑水去!”
十多分钟后,又传来了催促声:“屁股粘住席子啦!”
要是还不起,等待的恐怕是更难听的啐骂声了。
早晨,炊烟袅袅升起,紧张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傍晚,炊烟冉冉升起,“家家烧夜火,处处赶牛归。”
一日三餐,炊烟四起,生活正在厨房中演绎:锅碗瓢盆,甜酸苦辣。
炊烟散尽后,饭菜好香甜啊!
炊烟让故乡大屋场充满了灵动与生气。
炊烟是柴火的灵魂。
儿时的记忆里,晒禾场上的周沿,堆码着一架架柴片。土坯房的左右和屋后的檐下,堆满芦茅,只留下大门两边檐下晾晒衣服。有条件的人家,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上盖个堆放芦茅的棚子。
大屋场里,大婶子,小媳妇们,想着法子占据无人居住的老屋堆柴火。有时争得发脾气,不惜恶语相骂:“死佬霸棺材!”“争你绝火烟!”
我幼稚的心灵感到很纳闷,明明是柴火多得无处堆放。怎会“绝火烟”呢?
当年,妇女们互相竞争,谁家的柴火最多,柴把捆扎的最大,谁家的老婆媳妇就最能干。
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柴火是第一位了。在乡下,男人的担当是粮食,“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女人负责的是柴禾,“有柴煮饭,心中不乱”。
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农村由于人口增多,柴禾作为唯一燃料,需求量空前增大。农忙时,白天,妇女们要在生产队上工,上山割芦茅只能"只争朝夕"。每到冬闲时节,是妇女们割柴的旺季,只要天气好就上山,三五成群,争先恐后,由山脚割到山顶,割一块,光一块,被形象地比喻成“剃头”,妇女们“剃”光了附近的山,又“剃”到十几里外的远山去了。虽然政府严令,不准乱砍滥伐,但人们却仍然想出各种法子偷偷上山,大路有禁走小路,白天不“行”,朝夕“行”,千变万法,万法千变,都要上山割柴。道理很简单,人要吃饭,煮饭要烧柴,朴实的很!
就这样,常年累月,荒山不断向村里的四周外延。芦茅树木再怎么速生,政府再怎么严禁,也敌不过刀斧的厉害。到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前夕,村里附近的山成了“光头”,连远处的山也成了“癞痢头”,附近的山上要找根小树干做锄把都很困难。那时的家乡真是山穷水瘦了。
记得有一年,家乡大屋场,家家户户的柴禾也富足了小半年。
那年,远处大山失火,烧毁了几百亩山林,我们村里每天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背着柴架子,推着独轮车,拉着大板车,赶上二十几里路,去捡“火烧柴”。砍了大树斫小树,斫了树干捡树枝,最后连树兜都挖光了,这次捡“火烧柴”,让村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忙乎了半个多月。
后来,落实生产责任制,山场分块划分入户,各自看管山林。再后来,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乡村的都是些老人小孩,柴禾的需求量迅速减少,山上才逐渐披上绿装。
近十多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乡村面貌不断翻新,一场厨房革命也正在乡村悄然兴起,燃料不再单一,厨房电器、煤球、液化气、太阳能先后进入农家,炊烟渐行渐远了,千百年来,用柴火烧茶煮饭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被颠覆。柴禾最后退出厨房已成为必然趋势,到那时,可真应了那句恶毒骂人的话——“绝火烟”啦!
如今,家中刀斧生锈,山上林木青葱,就连过去光溜溜的上山之路,也长满了芦茅树木,还常有野兽出没。大青山下,生产队时期,人们撬石垦壤,辛勤开辟出来的那垅“大寨田”,前几年也自然“退耕还林”了,原因是村里劳动力少了,耕种不过来,加上野猪经常“光顾”这里的农作物,种了也是白种。
炊烟袅袅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那么,炊烟的彻底消散,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如今的乡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了,生态也相对平衡了。 一个个“醉美山村”“客家民居大屋场”“山乡农家乐”等,正在不断涌现,美丽的乡村将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的最佳选择。
岁月如流,时光远去,炊烟即将飘然而去。
然而,小时候奶奶教我的谜语却犹记心头:屋顶竹竿万丈高,不怕斧头不怕刀,就怕起风吹断腰。它的谜底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小时候,站在家门口,远远望见大青山下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白色的烟柱,贴印在大青山的绿色背景上,幻化成大青山上“流”下的几条“瀑布”。这幅富有动感的巨幅油画般的影像,成了我心里永不褪色的底片。
在家乡的炊烟下长大的我,对炊烟心存感念,家乡大屋场的上空那缕缕炊烟,成了我心灵深处永远的记忆!
■ 廖贤礼
ID:yingqianzaixian
,在营前微社区发布您听到看到的最新新闻!
Hash:6b089d2674844e0517fd0bc02bf4e930ed66e823
声明:此文由 营前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