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上的“少年非遗”——美育下的黎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它性质的特殊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承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在我们接触了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校本课程,在此次活动的课堂中实施,初次实现了少年牵手“非遗文化”。
而在遥远的海南岛,有一个美丽的民族——黎族,这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也是只有海南岛上的才有的民族。“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西汉以前曾经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宋代,大量汉族人口因各种原因迁移到海南岛,他们和黎族先民一道辛勤垦殖,大大促进了海南岛的开发和黎族社会的发展。
黎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此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就为乌石学校的的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意义的黎族课程——《美育下的黎族》。课程从“衣食住行”四个部分生动形象的将黎族文化融入学生们的课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少年非遗”。
在此次支教活动的课程中,志愿者代晴和赵炎为同学们带来了黎锦中黎族纹样设计的课程《黎纹织艺》。
在传统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黎族妇女用当地出产的苎麻所织的布称为“黎锦”、“黎单”、“黎幕”,常用来制作黎族传统服饰,这种布色彩鲜明,美观适用,图案多为黎族图腾或者记录民间故事。
3000年前,黎族先民就掌握了制作树皮布的工艺,黎锦技艺,又称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中的纹样图案更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与艺术性,是黎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与象征符号,使黎族服饰兼具了实用性与审美性。
黎族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去学习和传承,将黎锦织艺作为校本课程走进“少年非遗”,使学生学习民间美术非遗文化,深入感受、学习与传承。通过《黎族服饰创意线描画设计》一课,志愿者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民族传承意识以及对民族文化绘画学习的热情。通过学习黎族文化了解黎族服饰以及纹样,并将民族文化融入美术,为学生学习非遗文化增添了艺术色彩,学生们上课非常认真听讲,学习了黎族文化以及黎锦纹样让他们激动不已,用创意线描画的表现方法,提取黎锦纹样加以设计,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设计了精美的黎族服饰作品,同时感受了民族情怀,相信他们会继续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
志愿者教师秦培男和王婉莹给大家带来了“食”的课程《舌尖上的黎族》,讲述黎族传统制陶技艺,感受黎陶的魅力。
黎族原始手工制陶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传承至今也已超过六千年的发展历史,黎陶制作采用的泥条盘筑成型法和露天烧制都是比较古老的制陶方式,制陶使用的泥土和工具取之于自然,黎族人遵循自然博物的精神,考古界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誉为“中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批量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黎陶也不能幸免,但庆幸的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村羊拜亮老人秉着“制陶不能停”的精神坚持将这么古老的手工技艺传承下来,在2006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得到了保护,但是传播范围并广泛,志愿者教师秉承着传承的精神将黎陶文化与美术教育想结合带到了乌石学。
在乌石中学大班展开美育下的黎族“食”,课程名称《舌尖上的黎陶》同学用泥条盘筑成型法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同学们的想法真的是创意十足。
作品一: 房子、菜地 、井、 人、 小狗 、柴火、
小桌子、 山、 河、 树、 花
作品二: 房子、 大河、 山沟、 鱼、 湖 、 树、
游泳池、 人、 秋千、 围栏
作品三: 山村 、房子、 树、 山 、路、 鱼塘
通过与孩子交谈发现,虽然他们现在住进了新房子,但是他们都很喜欢以前在老房子的生活,平时没课的时候他们愿意花三四个小时徒步到老房子那边玩耍,孩子们说老房子有水井、菜地、小动物、柴火,这些都是他们现在看不到的,并且在老房子那面他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他们对自己的家乡老房子的环境记忆深刻。
每个创作作品看起来稚嫩、滑稽,甚至没其它作品有视觉冲击,但给我的感受是温暖人心的,每一处景色都是孩子用内心最纯洁的思念捏成,每个作品创作都表达了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通过此次学习黎陶文化,孩子们不仅意识到了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还增加了对自己家乡热爱之情。
志愿者田育给大家带来了“住”《活着的历史——船型屋》的课程。
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这里地处热带,常年高温、潮湿,而用茅草和竹木结构建造的船形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黎族船形屋是黎族先民世代智慧的结晶。船型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也是黎族传统文化的最大载体,但是也不可避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淡出视野。随着人们外出务工,村民们到搬到砖瓦房里生活,再加上船形屋的经常需要熏茅草,而且一两年就要换屋顶的茅草,年轻人都逐渐搬到城市中,船形屋少了人气,慢慢变得凋零破败。《活着的历史-船形屋》课程的开设,就是希望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产生自豪感。在学生做的问卷调查表显示,学生在上课之前对于船形屋并不了解,很多学生都没有听过,更谈不上对于船形屋文化的深入探究性学习,所以,课程设置了船形屋相关历史与建造知识,历史人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树立民族自信心,也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建造技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这项入选中国非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技艺有一定的认识,这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是有巨大意义的。
志愿者刘金潇和王慧如给大家带了“行”《指尖上的行走》渡水葫芦的课程。
今天,《指尖上的行走——黎族风景创意拼贴画》课程的实施,让志愿者教师深深感受到非遗离学生的生活是那么的近,然而又是那么的远。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王慧茹老师讲到了黎族的“非遗文化”——渡水葫芦,很多学生不知道渡水葫芦是什么,渡水葫芦有什么作用。
在王老师的讲解下,学生知道了黎族渡水葫芦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聪明的黎族人把它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使用时用一只手臂挟住葫芦,;另一只手和双脚划水,类似仰泳姿态,葫芦上的竹、藤网套,不仅是起保护作用,利于放置,还便于操作时掌控。学生们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在具体实践环节,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拼贴画。
从学生的听课状态中,深感少年对于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东西不是因为少年们不喜欢,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我们作为传播的志愿者,有义务有责任把理想的种子播在少年们的心中,只有少年们心怀理想,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希望。
课程结束后,乌石学校的孩子们也感触良多,缠着志愿者老师想要多上几节课程,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黎族的历史。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璀璨夺目,保护和传承是每一代人的责任,少年非遗从现在做起!我们在行动!黎族在行动!蒲公英在行动!
Hash:116a04c862717672bf7f9226b328597beb71baf3
声明:此文由 中华剪纸艺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