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潮宗街!文化名人争相打卡

2019年初夏,

知名媒体人许知远

走进中山路附近的一条街巷,

他要在这里寻访梁启超的故事。

青瓦,红墙,古树。

偶尔两声犬吠,深巷更幽,

这里是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

群胜里的民国戏台,

清末民初的高档住宅小区九如里,

还有“韩国国父”金九故居

都让人有穿越之感。

01

时务学堂故址在三贵街29号

正是许知远要去的地方

时务学堂,1897年由清末维新派人士在长沙创办。他开辟了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先河。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李维格分别担任中文和西文总教习。

湖南南师大区域规划与环境设计实验室主任沈竹:“当时开设课程都是现代的化学、物理、数学、军事。培养出的学生,都是在旧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历史上是灿若晨星的人物。如蔡锷、杨树达、林圭等等。时务学堂最后并入湖南大学,是湖南教育的源头,也是湖南社会文化革新的风向标。”

120年前,湖南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就架在时务学堂阁楼上,学生们可观测各类行星

牛掰师生相遇时梁启超24岁,蔡锷15岁

天湖大学的学子们津津乐道一句话: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叫熊希龄的校长,一个叫梁启超的教务主任,一个叫谭嗣同的老师,一个叫蔡锷的学长。”

02

天倪庐

是时务学堂故址上建立的一座两层半西班牙建筑,又被称为陈云章公馆。是爱国民主人士陈云章先生在时务学堂废墟上建起来的。

沈竹:陈云章是著名实业家,爱国民主人士,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过重要贡献,后在湖大土木系任教.他父亲陈天倪是和冯友兰齐名的经史学家,也是一位国学大家。家族两代人在岳麓书院展厅都有照片。

天倪庐门廊和墙壁两处“天倪庐”字样,分别是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和“一代词宗”夏承焘题。天倪庐院中有梁启超1922年所题“时务学堂故址”墨迹。图为天倪庐内景

目前天倪庐的户主是陈云章之子陈家书,陈家书先生今年75岁,湖南大学毕业后曾赴美留学。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父训,致力于时务学堂故址的保护。

沈竹:“陈先生是文化热心人,特爱跟年轻人讲长沙故事,出资办了很多展览。陈家亲眷中多有鸿儒。他们家黄永玉、齐白石、徐悲鸿的画还有很多书信往来都是真迹,都装裱了给人参观。”

天倪庐内陈家私藏展览室。

03

时务学堂研究会

集聚了湖南省内一大批古道热肠的学者专家

年长者两鬓斑白,年轻者风华正茂

他们都在无私地传播着开明豁达的时务精神

“老街故事”是连升街社区着力打造的邻里党建品牌。时务学堂研究会会员陈先枢、蒋海松、陈家书、刘叔华、柳肃等多位知名文史专家和文化名人相继在潮宗街开讲老街故事。

社区工作人员曹斐:

都讲得非常精彩,而且不求回报!有时候,人站不下了啦,很多人都是站在外面听,教授说话特别风趣幽默,听着特别舒服。

许知远多次来到时务学堂故址,还在这里录制《十三邀》

两个甲子之前,湖南成为“最富朝气的一省”,

开时代风气之先!

毛泽东在他早年主编的《湘江评论》上说: “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

正是这些“勇敢有为的青年”,

展现了时务学堂独步一时的精神风貌:

维新、爱国、自立、自强。

今天的时务学堂故址依然是一座活态的文化聚集地

今天,走在历史厚重的潮宗街,

总能听到老街坊们友爱互助的暖心故事

还有他们,对历史的追忆与崇敬

这里,道义的担当从未缺席

那些为家国澎湃的热血

也一直未冷......

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文明办

湖南电台新闻综合广播

联合制作播出

(点击音频,更多精彩)

撰稿:珍珠

责编:江航、陈刚、郑义

来源:湖南新闻综合广播

编审: 黄乾、王琦、胡蓉

Hash:d66d289db91079d3d9308c555319cb2d842a0c00

声明:此文由 摩登音乐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