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燃放鞭炮的传统,能否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记忆?
2021年2月11日,是春节除夕。2021年的春节与2020年春节完全不一样,2020年春节时,全民进入抗疫紧张时期,那个春节有些压抑。而2021年春节,疫情虽然在个别地区零星存在,但放眼全国,都在一快乐迎春之中。
01和朋友聊天时称,如果能让放放鞭炮,去去瘟疫邪气该多好。其实燃放鞭炮祛除瘟疫是一种古代习俗,放鞭炮不可能能去除瘟疫,只是古人一种寄托而已。当然放鞭炮作为我国春节的传统方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记忆里,每当春节时,大年三十晚上,已经大年初一凌晨,我们就会听到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一种兴奋而快乐的过年方式便开启了。
家家户户都爱看烟火,新年喜庆味也更浓了。如果哪家听不到鞭炮声,一定是家里当年有过世的人,在有的地方,如果家里当年有过世的人,那么家里3年不放鞭炮。
鞭炮起源于爆竹,在古代,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据说有一个叫“年”的四角怪兽都会到人间危害人畜。据说这个叫“年”的猛兽凶猛无比,但这个兽有个特点就是害怕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便想了办法,在除夕夜时在家门口燃烧竹节,而竹节燃烧时就会爆裂,发出“噼里啪啦”声明,年兽听到后就会吓得逃走。
后来这个习俗就保留下来,而于每年到正月初一,鸡刚开始叫的时候,人们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烧竹子,竹子发出清脆的爆裂声,一直等到烧过的竹灰铺满院子。
有名古诗叫“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正是描写春节时院里烧过的竹灰。现在依然流传下来。记得小时候,院子里放完鞭炮后,大人不让清扫鞭炮的灰迹,一直过完年后,才可能清扫,如果提前清扫就意味着“扫财”,是不吉利的。
后来我们老祖宗研究了火药,于是就把火药制作成鞭炮代替爆竹了。其实我们有时叫爆竹实际就是指鞭炮。但无论是爆竹还是鞭炮,这是中国人春节特有传统方式。很多华人在国外也保留这个传统。
02春节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但后来因为安全和环保的因素,有的城市禁止燃放,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行禁止燃放烟火爆竹。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实行烟花爆竹禁放的城市有138个,其中省会城市5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103个。在一些中小城镇已经全面禁止燃放,甚至城市郊区农村也实行禁止燃放的规定。
有人会问,为什么国家明令禁止呢?
因为烟花爆竹大都是用化学物品制作,燃放后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和废物,不仅造成雾霾天气,而且污染空气、土壤和水,如果不加以禁止,这些有毒物质会被人吸入身体,威胁民众的身体健康。
而且燃放烟火爆竹还经常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火灾,以及人员的伤亡。本来一个喜庆之年,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就会影响人的们心情。
另外,烟花爆竹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爆炸,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国家明令禁止也是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着想。
还有朋友说,这两年烟花爆竹全面禁止了,每到过年时能省下一大笔钱。因为烟花爆竹价格逐年上涨。
当然也有人认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感觉没有喜庆氛围了,甚至认为在春节听个响声都做不到。有人认为这个习俗很快会消失,只能会成为一种记忆,真的是这样吗?
03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为了确保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也是一项正确决定。当然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在有些地方还依然保留,并没有全面禁止。给这些允许的地区,指定专门燃放的地点。
而且有些地方,为了活跃春节氛围,会统一燃放烟火,让老百姓同样能找到一种过年味道。
燃烟花放鞭炮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在安全条件下保留下这个科目。春节本来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来的小孩子们一定能亲身观看到并体验燃放烟花爆竹。这个民俗传统不会被送到博物馆,成为后来参观的事物。毕竟这是我们国家自己风俗,怎么会丢弃呢?
文化与传统是相连的,中国人不会丢,但也不能不在乎老百姓安全健康。如果一味以传统为由,那这样的文化传统保留意义也不大。
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看到有些电子鞭炮,而且响声很大。如果声音不扰民,或者很安全的前提下,或许也能在春节中流行起来,不安全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我国很多传统习俗大都保留下来,在一些地区还挖掘了失传风俗,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值得称赞。春节放鞭炮这样传统也一定会留下的,不会失传。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Hash:7ce179a665d6fe012a746ac70425a3aa6ff5a197
声明:此文由 泥腿看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