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日军记者拍摄常德会战原始影像,还原战争真实场面

纪念常德解放70周年专刊10一8期

最近意外发现了

日本战地记者牧野喜久男

和盟军战地记者布鲁克斯·阿特金森

都在1943年11月拍摄的

常德会战历史影像

交战双方战地记者真实影像

记录再现当时战争惨烈场面

我们还收到了彭士亮将军的后人

寄给编辑的彭士亮将军珍贵照片资料

成全出一篇全面反映常德会战的影像史料

谨以此纪念常德解放70周年

一·常德会战背景

1943年11月18日,常德会战爆发。日本中国派遣军总部提出了进攻湖南常德战役计划,其目的是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摧毁中国第二战区的根据地,牵制中国可能调遣到云南去的兵力,以策应日军在南洋的作战。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中国军队进驻常德

中国军队渡沅江进驻常德城

在常德城巡逻的国军

会战之前中国士兵和市民步行通过常德商业区。1943年11月

中国军队在常德城内(龚光平翻拍)

三·日军进攻常德

日军绘制洞庭湖清晰地图(龚光平翻拍东方红博物馆

日军侵略常德军事计划

日军进攻常德攻略(龚光平翻拍)

炮轰常德城(龚光平翻拍)

当时报纸报道常德会战情况(龚光平翻拍)

(龚光平翻拍)

(龚光平翻拍)

日军进攻常德城▲(龚光平翻拍)

日军进攻常德城▲(龚光平翻拍)

日军士兵在向常德城猛烈进攻 日本记者牧野喜久男(龚光平翻拍)

日军攻陷常德城▲(龚光平翻拍)

(龚光平翻拍)

日军攻陷常德城▲(以上图片为龚光平翻拍)

日军抬着伤员撤离常德 日本记者牧野喜久男(龚光平翻拍)

常德战役日捕获的中国士兵 日本记者牧野喜久男(龚光平翻拍)

四·保卫常德鏖战

中国士兵在冲锋陷阵日本记者牧野喜久男(龚光平翻拍)

余程万十一月二十九日向第六战区发去最后一份电报:“弹尽,援绝,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十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中国军队收复常德后在废墟上 1943.12

中国军队收复常德 1943.12

五·日军俘虏

六·日本侵略者的下场

常德会战后,日本士兵尸体被集体埋葬。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日本士兵尸体被集体埋葬。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日本士兵尸体被集体埋葬。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日本士兵尸体被集体埋葬。1943年12月

八·断垣残壁 一片废墟

会战后的常德城断垣残壁,一片废墟。

湖南省(常德),被日军炸毁的建筑物废墟。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在废墟中的城市。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中的一个炸毁的建筑物废墟。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在废墟中的城市。1943年12月

这是常德会战后城里保存较完整的几栋房子

常德会战后,中国士兵站在废墟中。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国军士兵进行调查的破坏情况。1943年12月

九·清点战利品

中国士兵在常德战场实地演示。1943年12月

十·返回城市 修复家园

常德会战胜利后市民返回断垣残壁的家园

经过常德城废墟的市民

常德会战后, 一个女人透过破碎的陶器碎片觅食.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 城镇居民搭建临时住所.1943年12月只有在大堤边上堆砌小棚子度过寒冬

常德会战之后走在废墟的中国士兵.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后走在废墟中的举伞女子。1943年12月

在废墟中的男孩搜寻食物.1943年12月

一名男子坐在一个炸毁的建筑物废墟中发呆。1943年12月

企业经营者在一个被炸的面料商店前面搭建临时建筑物,出售他们的产品。1943年12月

修复家园

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了商品买卖

常德会战后,中国士兵和军事官员以及一群等待救济的市民。1943年12月

难民在聚集等待接受援助。1943年12月21日

难民在聚集等待接受援助。1943年12月21日

常德会战后, 难民在聚集等待接受援助。1943年12月21日

十一·战地记者采访

战地记者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和爱泼斯坦帮助因日军轰炸受伤记者Speight。1943年12月24日

战地记者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和爱泼斯坦帮助因日军轰炸受伤记者Speight。1943年12月24日

额头上缠绷带受伤的战地记者Selwyn Speight和同事喝杯茶休息。爱泼斯坦坐在左二.1943年12月

战地记者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和爱泼斯坦了解常德会战

战地记者试穿草鞋 1943年12月

新闻记者采访,1943年12月24日.

常德会战后,新闻记者采访捕获的日本兵。1943年12月24日.

常德会战后,新闻记者采访捕获的日本兵。1943年12月24日.

审问俘虏

新闻记者的质询日军俘虏,1943年12月24日

新闻记者的质询日军俘虏,1943年12月24日.

新闻记者的质询日军俘虏,1943年12月24日.

中国和外国新闻记者搜集常德会战的战况资讯 1943年12月

控诉日军在战斗中使用毒气弹,气急败坏的日军竟然施放毒气。由于没有防毒面具,很多官兵被当场毒死,有一个加强营上千名官兵全部中毒牺牲。

外国军事官员检查常德会战后留在战场上的日军防毒面具和设备。1943年12月

十二·祝捷胜利 公祭英烈

召开常德会战追悼会公祭英烈

后勤保障队伍

常德会战之后,国民革命军士兵和官员.1943年12月

常德会战结束后,时任国军74军军长王耀武将军为纪念捍卫国土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们,决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公墓正门是一座高大的三门纪念牌坊,上方是王耀武所题“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的横匾。

纪念坊的四根水泥钢筋方柱之间的上方架有三块横匾:正中是蒋介石所题“天地正气”,左侧为陈诚所题的“碧血丹心”,右侧是白崇禧题写的“旗常炳耀”。

以上图片为龚光平翻拍

十三·记住牺牲的8000名将士们

在常德会战中牺牲8000多名将士,这是在整理烈士遗体,一个战士在悲痛大哭。

彭士量,1904年出生,字秋湖,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中将师长,1943年11月15日在常德会战外围阻击战中以身殉国,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彭士量后人彭康定台湾忠烈祠敬献花圈(照片由彭士量后人彭康定提供本文编辑)

▲湖南民政局发给彭士量妻子的抚恤证件(照片由彭士量后人彭康定提供本文编辑)

▲彭士量军官证(照片由彭士量后人彭康定提供本文编辑)

▲民政部发给彭士量烈士证明书(照片由彭康定提供本文编辑)

(收到在台湾彭老的资料后不久就再也联系不上了,但愿他老人家看到这篇文章)

常德石门县彭士量将军殉国纪念碑

许国璋,1897年出生,字宪廷,四川成都人,黄埔军校第五期,国民革命军第44军第150师少将师长,1943年11月21日在驰援常德战斗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长沙举行许国璋追悼大会

孙明瑾,1905年出生,号玉轩,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五期,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预十师少将师长,1943年12月1日在驰援常德战斗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三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柴意新,1898年出生,号惹愚,字泽高,四川南充人,黄埔军校三期,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169团少将团长,1943年12月3日在常德守城战中牺牲,是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四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常德是一个有情怀的城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完整保护抗战牌坊

《常德会战》作者:孙韬

▼1943年11月20日军战地记者拍摄的常德会战珍稀纪录片

▼同盟军战地记者拍摄的常德会战珍稀影像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今日,每日!

请记得今天,转发,传递历史!

动力

Hash:65ee506b0ba084dd02da85047e8c8f0b34fa30b7

声明:此文由 常德女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