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太极”创始人李朝斌走进天慈峰林

中国网报道(姚步远)6月16日,入夏时分,清风拂面,在这个美好时节,北京大学教授李朝斌先生,应中国网频道主编郑雷先生邀请走进北京大学养生文化研究中心天慈峰林崇孝实践基地。崇孝村天慈峰林创办人、邯郸市人大代表刘琳女士向李朝斌教授详细介绍了山庄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李朝斌教授的极大肯定,表示愿意帮助崇孝村打造一流的养生文化。

闻听李朝斌教授来邯分享养生心得,即刻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的养生文化专家、学者前来互动交流。年轻时曾获得全国七项全能青年组冠军,曾担任过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直属党支部书记,现任北京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北京大学养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朝斌教授现场讲到:太极拳是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中国传统拳种。然而,尽管习练者众多,太极拳的文化载体是什么却少有人知。为此,十几年前自己突发灵感,创立了自己的独门修身术“汉字太极”,并利用十几年的时间不段完善至今。

汉字和太极拳都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汉字本身就是修为方法,从最初的甲骨文,历经金文、小篆等字体,直到今天的正楷,中国人一直都把修身内容融进汉字当中。《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万经之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易经》的象、数、理结构非常完善,相传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就是汉字的表现形式,汉字也是根据伏羲氏画八卦的原则创立的。因此,汉字展易理变化之万象,秉承易经系统,易经与汉字同源。修身必须要懂易理,人体本身就是汉字的综合表现形式。汉字太极将人体外部形体的升、降、开、合与内部气息的升、降、沉、浮(升、降属于后天呼吸,沉、浮属于先天呼吸)融为一体,通过汉字的书写形式,调节人体内部阴阳变化,保持稳定的生理、心理状态,书写自己生命的进程,解开生命进程中的无名之惑。汉字是文化载体,通过载体的信息、能量达到修身的目的。正所谓:一横一竖明易理,一撇一捺悟人生,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划而破鸿蒙。

为期两天的养生文化研讨互动热烈,期间邯郸市领导、市卫计委、丛台新联会主要负责人到场表示欢迎,通过此次交流,与会者都深受启发,并期待再缘聚李朝斌教授!李朝斌教授同时也向与会者发出了相约北大谈养生的邀请。

Hash:2530f054ffd2a45702d54d58f04c792de5d22fe9

声明:此文由 中原人物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