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味 靖 港

回 味

靖 港

(作者 骆志平)

靖港古镇是偎着湘江堤脚、依芦江港湾慢慢长大的,如果按唐代李靖屯兵芦江港湾而得名,至少已过了1000年。如今谁也讲不清楚李靖在这里屯过多少兵,杜工部的诗船也只在湘江对岸的铜官躲风亭泊过一下岸,然后竹槁一撑就去了下游乔囗的万寿宫,对此在铜官和乔口都有杜工部留下的诗词可辅证,以至于靖港的文化人聊起杜工部,总感觉面子上有点薄。

小时候,只有下雨天,大人们才有空闲带着细伢子去靖港,所以在我印象中,靖港总是站在烟雨中,随你从哪个巷子走进去,都是一幅戴望舒的雨巷。每次到靖港,我和其他的细伢子一起,总会顶着个小脑袋街头巷尾到处钻,大人们为了不让自家的孩子走丢了,偶尔会买个小玩具或给点其他小盼头,撮得细伢子绕着大人团团转。

在我去外面闯荡以前,靖港就是我心里城市的模样。只是那时没有城管,做的又大多是街头生意,经常是这里一堆那里一堆人乱晃悠,捻货、砍价、看枰、抢鲜,市井烟火吵翻天,最热闹的时候箩筐簸箕撒一街,摆岀的各种土货把临街的铺面都挤到了最靠边。只是那年代还没有旅游这个词,熙熙攘攘的大多是一些满口乡音的粗嗓门。

长大后,好多年都没有去过靖港,只听说由于外面的高楼长得快,城里的银两又好攒,长大的孩子都去了远方,赶集的人们也去了城里赶时髦。只剩下一个破旧的靖港,躲在江岸堤下,满脸落陌在变老。

这些年,城市的热闹已经让人越来越喘不过气,加之网络化时代,城里的银子也难攒,那些古诗词中“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又成了城里人的向往。其实城里人心里也清楚,随便把族谱往前挪一点,家家都是乡下人,如今阅过了城市繁华,便又把儿时的记忆牵出来捏成了额头上说不完的乡愁

再次去靖港,已是10年前的事了,这时的靖港刚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牌子,旅游开发的帖子发到了中央台,那些破旧了多年的老店铺也已整装换颜抄起了老本行,豆子芝麻茶靖港香干,八大碗,小钵子甜酒这些过去的老口味又都变成了热销货,靖港古镇居然又老树开新芽,一度成为了旅游热搜词。

和儿时随便从哪个小巷都可入老街不一样,这时的古镇已经很气派,新增了东西两个广场,乌篷船荡起了芦江水,石牌坊竖到了江岸上,八街四巷七码头挤到了南岸堤。一时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文人墨客诗吟赋贺,就如有钱人家给老祖宗祝寿,张灯结彩挂楹联,一下子就褪尽了老靖港的破旧和寒碜。

顺着人流寻找儿时的记忆,小时候的古镇没有这么大,一条青石街从唐朝铺起,1000多年也就铺了大概1.2公里,两边的老店铺都是伴着青石街一起长大的,一个把岁月的烟火写满了门楣和檐墙,一个被来往的脚步磨成了一副坑洼锃亮的模样。

在一个理发店前我止了步,但不知是不是过去的那个递头铺,那时递头铺的生意很火,经常是大细脑壳排成一长溜,剃头师傅手一捉急,刮破头皮的事时有发生,只是那时的人都朴实,没有什么找麻烦这样的哆嗦事,倒是递头师傅脾气大,还要摁着別人脑袋嘟嘟囔囔骂上两句別乱动。不远处老铁铺传来的打铁声还是那样的铿锵有力,只是光着的膀子显然有些不结实,和过去那位只见眼珠子晃动的“黑铁塔”完全两个样。老面馆是儿时最喜欢去的地方,特嘴馋那面条的香,隔着十来个店铺就可撩开你的胃口,现在改成了旅游、餐馆,里子换了,面子也已不再。

当我从儿时的味道中回过神来,穿个半边街,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宏泰坊,和相邻的八元堂一样,这不是我儿时有过的记忆,可能是青楼的名号带点鲜,路过的游客都往里面直探头,八元堂有戏看,自然也是人流如织,现在看来,宏泰坊和八元堂还真是老街最美的记忆。从江船泊岸起,听到的就是琴弦高扬的相思曲,怀揣银两的商贾名流又岂会任江风吹亮白昼。而八元堂作为宁乡人开的会馆,里面的戏台不一般,戏台出檐带角就像一顶官人帽,两厢戏檐则像戏台上甩出的长袖,落在了人群中,一个戏台谈古论今,几张八仙桌摆茶喝酒,既可做生意又可享人生,宁乡人不简单。

宏泰坊和电视中看到的青楼一个样,是呼应旅游的需要和八元堂一起恢复的,除了这两处,从古镇一路览过,真正让我心动的是清澈的芦江水,缠缠绕绕,硬是把八街四巷七码头团在了一块,也把靖港的古往今来美成了一幅画,如果和儿时来一样,又下起小雨,这青烟古巷,这墙上青苔,这油纸彩伞还有戏台上花枪花脸叽叽呀呀唱个不完的朦胧身影,不把你醉倒江心,也会让你流连忘返。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 收听音频哦~

-THE END-

文字 | 骆志平

编辑 | 谭甜

湖南疾控最新提醒:这些人员须报备!瞒报、谎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末有福利!望城这个寒假公益课程寓教于乐→

Hash:f6b6c229c51960d5ad4aa749d5aec1ac724a379b

声明:此文由 望城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