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灰山港竟然有一处史前文物遗迹!

天子坡新石器遗址

据《桃江县志》记载:位于我县灰山港镇天子坡,为县境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6年11月发掘,定名为“灰山港天子坡遗址”。该遗址为一竖穴土坑,面盖2尺见方青石板,内窑藏石器17件,有石喯、石斧、石钻、石凿、石刀等。土坑四周,土质较松,并夹杂有零碎黑炭粒,外围俱系生土,质地坚硬。

为什么会在灰山港天子坡出土这么多罕见的磨制石器?它的主人是谁?后代又在哪里?一万年前先民在此又发生了多少故事?尤其是跟直线距离近20千米的宁乡炭河里文明是否有某种时空联系?……一连串的问号交集成一个个难以解开的谜团,一直在困扰着人们。但这一切已无从解答,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探寻他的挖掘地。六十多年前文物考古工作者是怎么发现的?他的确切位置又在哪?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走访。

带着心中的好奇与疑问,和司马冲支书刘毅踏上了寻访之旅,试图从中了解灰山港先民的生活状况,感受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沿着乡村水泥小道,在一幢普通二层楼房前,我们找到了当年发现古遗址的谢冬廷老人年逾八旬的儿子谢楚凡。

谢冬廷老人的儿子谢楚凡

1956年11月,灰山港农民谢冬廷在(老屋村)门前菜地挖筑储藏肥料大棚的基脚,一锄头挖在石板上,火星直冒,他刨开土,启开一块两尺见方的石板,一个竖穴土坑呈现眼底,粗一看,土坑里堆满了各种石器。

天子坡出土的石刀、石(石奔)、石斧等文物

谢楚凡脚下为曾发现新石器的地方

从出土的文物看,灰山港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历史何止千年,至少可上溯至一万年前,古人留给后人的文物震撼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一切可勾起我们神秘悠远的遐想,当时先人在天子坡这个地方聚结成群、茹毛饮血,栖息在志溪河岸的台地上,打制石器、采集野果、猎取野兽……

当我们问及当年的挖掘地时,谢老随手一指不经意间看到的是夹杂在两堵墙间的土堆。

站在天子坡遗址边,环顾四周散落的民居,这一标志着灰山港人类的发源之地,竟然湮没在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之中,远古与现代,石器与机械,文物保护与村镇建设,一种特有的沉重感、苍凉感令记者不禁感慨万千:天子坡新石器遗址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更是灰山港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页,他是灰山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新石器遗址作为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载体,代表着灰山港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显示着灰山港文化历史渊源和风采,它是灰山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独一无二的,是灰山港重要的文化财富,当一切都已遭到自然损毁时, 我想恢复原貌才是唯一选择!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灰山港的子孙后代负责!

本台记者:谢 斌 刘治安

编辑:叶 子 | 审核:黄 霖

Hash:f8804dea57d30a8a9f214193ac08d5ab3eff1f42

声明:此文由 桃江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