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新疆》系列微视频之四十八|平定准葛尔

48

平定准葛尔

视频简介

格登山,位于新疆昭苏县西南约60公里处、苏木河东岸,岗岭起伏、形势险要,是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决胜之地。公元1755年,清军在格登山大捷一役中击溃准噶尔部主力,完全统一了新疆,确定了我国西北的国界。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又称格登山纪功碑,是为纪念此役经过、夸耀将士功绩而立。碑高近3米,碑额两面有盘龙戏珠图案,分刻“皇清”“万古”字样;碑座上有日出东海浮雕;正反碑面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亲撰的碑文。

格登山纪功碑立于公元1760年,见证着清朝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历史,也让格登山声名远播。

清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统一新疆的历史进程中,平定准噶尔叛乱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元末明初,瓦剌(漠西蒙古)逐渐向西域迁徙。至明朝末年,形成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各部分牧而居。

17世纪,位于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在我国西北边疆建立了地方政权,统治北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中游,南抵天山,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清朝建立后,历任准噶尔部首领都臣属于清朝政府。据《清实录·圣祖实录》记载,清朝政府平定“三藩”后,曾派遣内大臣到蒙古各部大加赏赐。在康熙给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的敕谕中,有“尔承兹宠锡,弥戴德意,尽厥恭顺”之语,噶尔丹则“跪受敕书及赏赍诸物”,说明了准噶尔部与清朝的臣属关系。

公元1680年,准噶尔部攻灭叶尔羌汗国。此后,首领噶尔丹野心日益膨胀,妄图与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中央政府多年用兵西北,一直打击准噶尔部的叛乱势力,至乾隆在位时,迎来了彻底平定准噶尔的时机。

公元1755年春,清政府集中五万大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兵分两路进击准噶尔,准噶尔部众纷纷归降。清军进入伊犁后,准噶尔部总台吉达瓦齐逃至格登山,企图依山据险,驻营固守,于是有了格登山大捷。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达瓦齐拥众万人后负格登山崖,前临泥淖,驻营固守……阿玉锡等突入贼营冲击,出其不意贼众惊溃,自相蹂躏,达瓦齐仅率二千余人窜去”。

木札尔特达坂,位于天山托木尔峰下。达瓦齐率残部落荒而逃,从这里翻越天山向南流窜,后为乌什维吾尔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献给清朝政府。

清朝打败了达瓦齐后,公元1755年—公元1757年,又平定了之前归顺清朝的阿睦尔撒纳发动的叛乱,准噶尔部彻底平定。随后,公元1758年—公元1759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至此,清朝完成了统一天山南北、安定西北边陲的大业。

Hash:e27a880f609415331b3b417d6e319511713d6607

声明:此文由 吐鲁番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