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心累了怎么办?或许有这些古寺可以去寻禅

2016年,小C带着禅二开启了“寻禅访道之旅”。禅是什么?禅是不立文字,不离文字,难以真正地描述和传达禅的智慧精髓,难以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生活在继续,行走也在不停,以禅意担当,并用真诚、细腻、平实、朴素、诗意、干净的文字带领大家去感悟体会禅的当下……上一次带着360手机和禅二去访道,这一次带上360手机N5和禅二去拜佛——一起在春日的午后“带着禅二逛沈阳,寻禅拜佛访古寺”。

1.沈阳皇寺

在沈阳这座城市,要问禅意最浓的地方在哪儿,只有皇寺能当得起了。皇寺原名实胜寺,其修建时间要早于北京雍和宫四十余年,是东北现存的唯一一座皇家规格并受清朝历代帝王祭祀的皇家寺院。在清代,实胜寺的掌印喇嘛由皇帝亲自任命并赐予金印,并享受正二品官员的待遇。沈阳皇满藏结合而又古典的藏传寺庙,是以佛为引,以心为修,启迪灵性,通达智慧的好去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太平

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178巷2号,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喇嘛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在平定噶尔叛乱后,为加强西北边防,从盛京所属各地调遣锡伯族士兵和家属3000余人到新疆伊犁戍边。[2] 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伊犁和留居家乡的锡伯族同胞,聚集在锡伯家庙太平寺杀猪祭奠祖先,祈祝平安,并准备盛宴为远征的亲人饯行。自此,每年到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都要在太平寺举行盛大的纪念西迁活动。

3.长安

关于沈阳市和长安寺的关系,历来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说法,又说:“庙在城中,城在寺里。”事实也确是如此,长安本寺和山门相距甚远,本寺在沈阳城大北门以南、钟楼以北,而寺的山门却建在十五里外的浑河岸边。

长安寺内共存有明、清碑刻六甬,其中以明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为最早,碑文不仅记述了重修长安寺的历史,还提到明天顺二年沈阳中卫指挥曹辅,碑阴又有成化二十三年沈阳中卫指挥曹铭的衔名。

经考证,曹辅、曹铭都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之上世族祖,这是研究曹雪芹家世出身的又一件极其重要的碑刻史料。

4.大佛寺

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在明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时,发现寺内遗存的唐代残碑和法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两次对此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当时寺中有殿室十二楹,住持比丘尼两人。

5.慈恩寺

慈恩寺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沈阳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慈恩寺中路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等建筑

慈恩寺殿宇庄严、幽静雅致、清凉殊胜,置身寺内,诵经一卷,礼佛三拜。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仿佛真的能找到内心深处那个早已迷失的自我,虚空粉碎,狂心顿息。

行走,是一场修行,一段与心灵的对话

习惯了游走在城市之间,穿行于车水马龙之中

心中向往的山与水,城与人

时常会在心底浅声呼唤

在万物静籁中懂得放下,在天地之间学会舍得

跟随禅二和小C一起,开启探寻沈阳古寺之旅

或许这些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古寺,尚可栖居一下我们的心灵。

======此处为分割线======

本文所除头图以外的所有图片都是使用360手机N5拍摄。

Hash:f51e4a885902ce8186b2727c0539cfbf923242b7

声明:此文由 贝西科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