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京秘境: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源地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

众所周知,古称盛京、奉天的沈阳不仅是中国新一线城市,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同寻常的地点,这里有一处百年建筑,而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发源于此。

在20世纪初的奉天(今沈阳市),沿着吴俊升公馆西侧的头道沟胡同(今大什字街)向北行,很快便能在路西看到一所小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简称东关模范小学。此处在清初为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东关模范小学校始建于1910年。周恩来曾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读书,度过了其少年时代的生活。该学校前楼二楼西侧第一间教室就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的读书处。

东关模范小学占地2.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校园四周为呈长方形的青砖砌筑的围墙,前后形成两进院落,形成大门、前院、前讲堂、中院、后讲堂的传统书院布局方式。传统书院为“礼制”建筑特点,讲究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在轴线上分布主体建筑,次要建筑则列于两侧,反映着尊卑等级的差异。东关模范小学的门房、前楼、后楼、礼堂四个主要建筑即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列。与传统书院不同的是,东关模范小学用教学楼取代了传统的讲堂,用走廊串起各个教室,而且没有设置以祭堂为中心的具有礼仪功能的祭祀空间。

东关模范小学的几座建筑与围墙组成的两进院落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位于校园南侧的门房为呈对称形式的青砖瓦房,共有11间,砖木结构。该建筑作为学校的入口,正中设有过道门,兼作学校的食堂、厨房、教职工宿舍等功能用房。穿过门房有一影壁墙,影壁中心正面采用青红砖砌花法,背面抹水泥砂浆,麻刀白灰罩面。影壁顶卧青瓦起脊,影壁前台阶为花岗岩铺砌。绕过影壁墙便进入学校的第一进院落,学校的前教学楼即出现在眼前。走过前教学楼,紧接着进入学校的第二进院落,二进院落的正中为方正的学校礼堂,该建筑亦是青砖瓦房,呈长方形,一层砖木结构,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后面是学校的第二个教学楼,作为主要教学建筑,前楼和后楼基本相同,为二层前廊式,砖木结构,瓦屋顶,券拱式木门窗。走廊由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66平方米。该建筑以长外廊连通各个教室,各教室南向开门,学生凭栏远眺可调节视力,消除疲劳。教学楼墙面灰、红颜色相同,墙体由青砖承重,红砖用于拱券、柱头、列柱、檐口及屋顶装饰等几部分的外装饰,砖木材料并用,时代特色分明。

当年红砖作为新兴的建筑材料在老城区只用于外装饰,原因有二。一是产量小导致造价昂贵;二是由于传统工匠对其性能掌握情况远小于青砖导致对其缺乏信任。

1910年秋,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来了一位身穿长袍马褂、操江浙口音、浓眉大眼的学生,他便是少年周恩来。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远离故乡江苏淮安,跟随伯父来到东北,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半年后,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转至奉天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三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变时期。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周恩来在学生中首先剪去了辫子。

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不久前,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912年10月,东关模范小学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集会。国文老师赵希文以此命题,要同学们抒发“感言”。周恩来略加思索,便挥笔成书,一气呵成。文中点明办好新学的关键在“校长、教员诸公”以及各位同学的努力,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应有的学习态度。他希望同学们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主张学习时勤学好问,“深究而悉讨”,说“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学习时一定要“慎思而明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全文只有913个字,气势磅礴,见地精辟,感人肺腑。

周恩来在文中横扫千百年的陈腐观念,明确表达了要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的宏图大志,文章气势恢宏,论述精辟,生动感人,博得老师的交口称赞。老师阅卷时拍案称奇,在批语中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

第二年,这篇文章在全省教育展览会上作为“甲等”文章展出,还收编在全国九省中小学优秀作文选《学校国文成绩》中。

要变革这个社会,就要深刻地了解这个社会。1912年暑假,周恩来随同学何履祯到奉天城南郊魏家楼子村,住在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家里。在那里了解到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使他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何殿甲是位有爱国思想的学者,他很看重少年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便出了上联“勿当列强之奴仆”,要周恩来对下联。周恩来稍加思索,应道:“誓做中华之主人。”老人听了十分高兴,连声称道:“对得好,对得好。后生可钦,后生可敬!”

1913年7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离开了奉天。中学毕业后,为了探索救国真理,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在离国前夕,他到奉天看望母校师友。1917年8月30日,周恩来应同学郭思宁的请求奋笔疾书,写下了气壮山河的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临别赠言及之前为郭思宁题写赠言的“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共三幅题词被认为是存世最早的周恩来手记。原稿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翻拍件存于东关模范小学旧址。现今,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顺城街育才巷10号,现为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而原东关模范小学则先后更迭为“沈阳市第六中学”“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直至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现在也坐落在旧址院内。

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院内还有一尊周恩来石雕像。该雕像于1979年9月28日在此落成。这尊大型石雕像,是我国第一尊周恩来石雕像。

周恩来石雕像,是根据1962年周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时身着风衣的形象塑造的。雕像用材是一整块高4米、宽1.3米见方的花岗岩,原产于山崂山。石料重20吨,雕制后重8吨。像基高1.2米,基座周围镶嵌着八块四川大渡河特产的花岗岩——四川红。石料是毛主席纪念堂转赠的。基座下面是八块山东泰山地区产的花岗岩——泰山青。石雕像的设计者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家曲乃述。从1979年8月3日开始制作,经过五十个日日夜夜的苦战才雕刻成功,比原计划提前了40天。

现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这里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参观、学习和瞻仰的地方,更是人们衷心景仰的革命纪念地。

特别链接:

PS:本文涉及《穿越盛京秘境》部分内容,作者系罗云天。

自面世以来,《穿越盛京秘境》先后被沈阳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文化宫图书馆、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皇姑区图书馆收为馆藏图书,被沈阳市出租车行业工会列为模范司机读物,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沈阳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列为会议用书,被沈阳市委宣传部及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列为需特别提供的历史文献书籍。

《穿越盛京秘境》第二季正在编写中,敬请关注《穿越盛京秘境》系列,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的,唯一的,传奇的沈阳,精彩继续进行中~

右上角朋友圈

Hash:51c9e8fb6cd918defd465f5328df3ffe4293e34a

声明:此文由 狐狸看沈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