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陵之祖 盛京三陵

盛京,就是后来的沈阳,满语称“谋克敦”,汉译为“兴盛之城”,它是我国清朝的肇兴之地,在这里修建有清朝开国之君及其父祖们的陵墓。盛京三陵就是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也称“东北三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孟古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占地仅11000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

陵寝群中的福陵和昭陵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62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去世,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安葬地点,所以未立即下葬。直到1629年,才选定在盛京东北郊外营建陵墓。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鲁山迁来此处。

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1636年定名为“福陵”。陵墓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有增建。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孟古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福陵坐落在沈阳东北的丘陵山地之间,南临浑河,北靠天柱山。它所在的沈阳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称为“盛京”。

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陵区占地近54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2座。陵园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陵园四周环绕着红色缭墙,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40米。南面墙正中开三楹歇山式的正门,称“正红门”,两边墙壁上镶嵌有五彩琉璃蟠龙。

门外两侧有下马碑、牌坊、石狮华表等,原为木制,乾隆时改为石制。门内神道旁排列着狮、马、驼、虎等四对石像生。

福陵的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5种文字的下马碑。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4对石兽。

神路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108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

砖阶之上是牌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方城位于牌楼后,是一座城堡建筑,为陵园的主体。城中央有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是祭祀之所。隆恩殿坐落在须弥座台基上,面阔、进深俱为3间,单檐歇山顶,供奉墓主神牌。

殿前有焚帛楼,殿后有石柱门和石五供。配殿东西各5间,均为周围廊、歇山式建筑。

城城墙高约5米,周长约370米,南有隆恩门,北有明楼,四周都设角楼。隆恩门是一座三层歇山顶式的门楼。明楼内竖“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楼下为石洞门。方城内的建筑都用黄琉璃瓦铺顶,廊柱俱是朱红色,廊枋间有“和玺”式彩绘壁画

方城之后为周长约190米的月牙形的宝城,又称“月牙城”。城正中是高两米的宝顶,其下即为安葬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3个殉葬嫔妃的灵柩地宫。

清福陵的修建以及后来的重建、改建都是在古代堪舆家的指导下进行,从选址至规划设计,考虑了陵寝建筑与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明清陵寝地表建筑,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筑的变例。

其主导思想在于宣传皇权至上,其等级、使用材料均与紫禁城宫殿一样,不同的是陵寝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不仅要威严,还要适应陵寝这一特殊要求,故明楼宝顶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清福陵不仅是皇室从事礼制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我国帝陵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生于1592年,曾追随其父,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建了清政权,是清朝的开创者,戎马征战数十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1626年,皇太极继父位称汗,1636年4月称帝,改后金国号为“大清”。皇太极为大清基业和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清朝历史影响重大,堪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皇太极在1643年驾崩,时年52岁,共在位17年,被追尊为“清太宗”。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因坐落在沈阳北端,所以又叫“北陵”。

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1643年,与福陵同年竣工,也就是1651年基本建成。经康熙、嘉庆增建,陵区占地面积近48万平方米。

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是,从下马碑到正红门的前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从正红门到方城的中部,包括华表、石像生、牌楼和祭祀用房。后部就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也是陵寝的主体。

陵区南北狭长,东西偏窄,四周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的界桩,其南面还备有挡众木,又叫“拒马木”。陵区的最南端是下马碑、华表和石狮。其中,下马碑有4通,华表一对,石狮一对,它们分别立在道路的两旁。

石狮之北建有神桥。神桥的西面本来有一眼涤品井,后来没有了。神桥往北是石牌坊,石牌坊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其中,东跨院是皇帝的更衣亭和净房,西跨院则是省牲亭和馔造房。

昭陵的牌楼是前部的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牌楼的尽头就是正红门。

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两翼装饰着五色琉璃蟠龙壁。正红门的周围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又叫“风水墙”。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一对,石狮子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称“石像生”。

石像生里面包括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十分肃穆。石兽中最精美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据说这两匹石像马正是以清太宗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

神道尽头是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是为颂扬清太宗的功绩而建,里面有一通碑写着“昭陵神功圣德碑”。碑亭两侧有“朝房”,东朝房是存放仪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备制膳食和果品之所。

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正门曰“隆恩门”,城门上有楼,俗称“五凤楼”。

出了碑亭就到了昭陵后部方城正南门“隆恩门”。方城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而隆恩殿就在方城中心。

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所以显得异常华丽。

隆恩殿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和配楼,四隅有角楼。隆恩殿的配楼俗名叫“晾果楼”,是晾晒祭祀用果品的地方。隆恩殿后有二柱门和石祭台,再后是券门,券门顶端有大明楼。

经过明楼,就能到宝城。宝城又称“宝顶”,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的下面就是地宫,安置着清太宗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宝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即隆业山。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昭陵的古松多达2000余棵,松龄达300多年,摇曳挺拔,参天蔽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还有一组建筑叫“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是安葬太宗众妃的莹地。除此之外,在陵寝东西两翼各有约1千米的陪葬墓,左侧有武勋王杨古里墓及奶妈坟,右侧有贞臣敦达里及安达里殉葬墓。

这种以功臣陪葬的形式是古代陵寝制度,体现了我国古代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忠君思想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陵区之外还有藏经楼、关帝庙、点将台等建筑。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同时,可以使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两大衙门。一个叫总管衙门,一个叫关防衙门,总管衙门主要负责陵区的防卫,关防衙门负责祭祀和陵寝建筑的一般修缮。清代后期,昭陵虽然仍由三陵守护大臣负责管理,但由于连年战乱,国库入不敷出,对昭陵无力做大的修缮,以至陵园建筑残破凋零。

总的来看,沈阳昭陵主体建筑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地下基础完好,规划、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与遗址未受后人过多的干预与改变,自然环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真实性与完整性程度很高。

阅读链接

昭陵有著名的十景,分为隆山积雪、宝鼎凝晖、山门灯火、牌楼月光、柞林烟雨、浑河潮流、草甸莺鷤、城楼燕雀、

华表升仙和龙头瀑布

这其中,属城楼燕雀的奇景最为壮观。“城楼”指隆恩门的五凤楼,上面筑有许多鸟巢。每当黄昏时.经过一天觅食的燕雀,都会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围绕五凤楼上下翻飞,不断鸣叫。

凤凰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瑞兽之一,有“鸟中之王”的美称。因此,当地人都认为,百鸟是在每天觅食之后,向五凤楼中的凤凰之灵请安示意。

牌楼月光指的则是神功圣德碑亭。相传,此楼顶上的琉璃瓦有特殊成分,不仅和普通的琉璃瓦一样流光溢彩,光芒醉人,到了夜间,在月光的折射下,还会泛起微光,因此被称为十景之一。

关外三陵之首的清永陵

辽宁新宾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连山脚下,始建于1598年。

这座陵墓在1634年被称为“兴京陵”,在1659年被改尊为“永陵”。永陵内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及他的伯父和叔父,按照墓主的身份和辈分,永陵位居盛京三陵之首。

永陵的整体建筑是由陵前参拜道、下马石碑、前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几部分组成的。

陵前的参拜道南北长840米,以黄沙铺垫。参拜道南北两端的左右各有一通下马石碑。

碑的阳面都竖着书写着汉、满、蒙、回、藏5种字体的“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文字,用来告示凡谒陵祭祖之王大臣到此时,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陵,以表对皇陵的尊崇与哀思。

参拜道的中央有一座名叫“玉带桥”的小桥。草仓河由后堡绕陵前,经过玉带桥向西流入西堡龙头月牙泡。因为这条河在陵前呈内弓形,像一条围腰的御带,因此叫御带河。

参拜道北端紧接永陵前院正门名正红门或前宫门。前宫门是小木作硬山式琉璃瓦顶建筑。面阔三楹,进深两间,每间有两扇木栅栏门,上覆红漆。

这种木栅栏是清代皇帝、皇后陵寝中永陵所独有的木栅栏,是满族早期建筑的特色之一,也是源于建州女真人“树栅为寨”的古老生活遗俗。

前院正中东西并列4座单檐歇山式四祖碑亭。按中长次右、左老右少的位序依次为肇、兴、景、显四祖碑亭。

亭座为方形高台,条石砌筑。亭身方体,前、后壁各辟券门一座,两扇对开木门。琉璃瓦顶下之沿椽与额枋之间铺做三翘七栖斗拱。木件通体油饰彩画。

牌楼内各立赑 座神功圣德碑。碑的阳面镌刻着满、蒙、汉3种字体的颂词,用来弘扬四祖的文治武功

四祖碑亭前东厢五间硬山式青砖瓦房为齐班房两间,祝版房3间,分别是守陵官员值班和用来存放祝版的房舍。西厢5间硬山式青砖瓦房是茶膳房两间,涤器房3间,分别是烧茶做饭、加工供品及洗涤膳具器皿的房舍。

碑亭后的左、右两面,各建了硬山式青砖瓦房3间,前后有外廊,分别是果房和膳房。前院东西墙各辟一门,是为东红门和西红门。在皇帝和皇后谒陵时,皇帝由东红门出入,皇后由西红门出入。

前院紧挨着方城,方城是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楹,进深两间,青砖磨缝平砌大山,前后无檐墙。三楹各辟一门,两扇对开,朱漆板门各布了九九八十一枚鎏金铜门钉,取意“九九归一”。帝王为九五之尊,横九纵九,唯皇最大。

方城的正门名叫“启运门”,启运门中门为神门,是用来给墓主的神灵出入的门。东门是皇帝及大臣出入的门,西门则是皇太后、太后、妃及平常司事人出入的门。两扇划分了出入人等级的门反映了源于清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启运门两翼的缭墙正中,各自镶嵌了一个陶质的双面五彩云龙袖壁,壁中一金龙张牙舞爪,腾于海水江崖之上,腾云吐雾,戏耍火珠,造型生动,雕塑精美,充分体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方城内的正殿叫“享殿”、“启运殿”,是供奉四祖神位及祭祀的场所。启运殿高筑于方形的墀陛之上,是单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建筑,面阔三楹,门四窗八。明间后墙辟券门一座以通宝城,殿外三面环廊,龙吻透雕“日”、“月”两个字,各分东、西取“破明”之意。

启运殿内有4座暖阁,暖阁里有宝床、枕被,是用来给四祖的神灵休息的地方。

暖阁前各自放置了4座龙、凤宝座,宝座上放置了神牌,分别是肇祖原皇帝、肇祖原皇后,兴祖直皇帝、兴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帝、景祖翼皇后,显祖宣皇帝、显祖宣皇后的汉、满文合壁神牌。

龙、凤宝座前是放置各种供品的供案,供案前则是4套掐丝珐琅祭器,每套5件,共20件。祭器的座是楠木香几。

启运殿前还有东、西配殿各三楹,都是单檐歇山式建筑、琉璃瓦顶、三面环廊。

东配殿是维修启运殿时,恭藏肇、兴两个祖牌位、神器及祭祀的临时场所。

而西配殿主要是祭祀时供喇嘛打坐、念经、超度亡灵的地方,平时恭藏乾隆御笔“神树赋”碑。启运殿与西配殿之间,还有一座青砖、瓦砌筑的高近3米的歇山式,名叫“焚帛亭”的小建筑。焚帛亭俗称“燎炉”,是在祭祀永陵时用来焚化祝版、制帛及金银锞子及纸钱的祭炉。

启运殿后就是宝城。宝城的平面呈马蹄形,前有泊岸,后有八角弧形罗圈墙,高3.6米。宝城内南北长18.7米,东西宽22.4米。分前、后两层台地。

上层台中葬兴祖、左昭景祖、右穆显祖。兴祖墓东北是肇祖衣冠冢。下层台左葬武功郡王礼敦,台右葬恪恭贝勒塔察篇古。中间是礓嚓三段共21级。兴祖墓前以前有一棵古榆,枝杈离地一米,枝干弯屈,壮若游龙,枝叶繁茂,绿荫厚大,足以覆盖宝城。

根据传说,这棵榆树就是离地一米的悬龙之穴。当年老汗王背他父亲的尸骨时,放在这棵离地一米的榆树上,然后尸骨就长到树里再也取不下来了,老汉王只好把祖先葬骨在树间,结果他的后代就当了皇帝。

宝城后就是陵山,即启运山。启运山石骨棱峥,山脊此起彼伏状若行龙,俗传“悬龙”。据说,龙脊上有几个山包,清朝就会有几个皇帝。

前院的西面有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内有正房5间,西厢房3间,前有一座垂花门,东与西红门相通。此院名省牲所,是屠宰祭祀牛、羊的场所。省牲所西墙外原有冰窖一个,是冬季贮冰,防止供夏季祭祀的供品腐烂变质、防暑降温用的。

清永陵不仅以神奇的传说,丰富的内涵,重要的价值闻名于天下,而且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

清永陵的基本陵寝形制是前朝后寝,二方一园,南北排列,三进院落。所谓二方一园的三进院落,是指第一进院落前院是方形,第二进院落方城也是方形,第三进院落宝城是圆形。

而清永陵的位置,按照我国传统的学术风水学来讲,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位于启运山南麓,背风朝阳。也就是说,清永陵是在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之前营造了宝鼎正殿。

在宝鼎正殿的位置,又由正穴向南修筑了一条长约1千米的笔直通道,称为“神路”。这条神路是陵寝的中轴线,也是陵寝的坐向线。享殿的启运殿就建在中轴线的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

启运门、正红门都在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既有层层拱护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强化皇权的重要寓意。

永陵的殿寝左右对称,彼此呼应,均衡布局主次分明,陵寝的东配殿与西配殿、果房与膳房、肇祖碑亭与兴祖碑亭、齐班房祝版房与茶膳房涤器房,东下马碑与西下马碑皆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排列,均衡布局,主次分明,彼此呼应,平衡、稳定、庄重又圆满。

清永陵的陵寝建筑经纬组合,高低错落,逐级升高,对比衬托,由前至后纵横排列。

如下马碑纵向,前宫门横向,东西厢房纵向,四祖碑亭横向,果膳房纵向,启运门横向,东西配殿纵向,启运殿横向。

正视则一纵一横,交替进行,经纬组合,灵活多变。这种经纬交错排列给人以生动、新鲜、灵活、深邃之感。侧视陵寝建筑,由前至后则呈低—高—低—高,波浪起伏形式。这种波浪状的建筑物轮廓线随着地势的逐步升高,势若波涛汹涌。

启运殿后的宝城宝鼎是奉安帝、后尸骨的地宫寝殿称“后寝”。我国古代观念认为,“事死如事生”,认为皇帝死后到阴间仍然当皇帝,因此陵寝的方城,就是他们阴间的皇城,享殿就是他们在阴间上朝临御的宫殿。而宝城内的宝鼎地宫则是他们阴间的寝宫

之所以将方城建成方形,将宝城宝鼎建成圆形是分别象征地和天,以合“天圆地方”之说。

清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我国古代建筑特色和满族艺术风格。清永陵居于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号称清朝“关东第一陵”。

阅读链接

清永陵的封宝城内有一棵“神树”。关于这棵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努尔哈赤的祖父背着祖先的尸骨从长白山下来。走到永陵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但当时的人都很迷信,看到他背着骨灰匣就不让他住店。

努尔哈赤的祖父无奈地站在路边举目北望,突然发现在乔山的脚下有一棵粗大的榆树,而且还有个树杈,他就把祖先的尸骨夹到了树杈上。

第二天早上,努尔哈赤的祖父发现尸骨竟然长在树上取不下来了。这时,一位风水师告诉他:“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后面的山是一条龙脉,你将尸骨正好压在了龙脉的正中,你的后人会是天子。”风水师还预言他的后世有12代的天下。

后来,经过计算,从努尔哈赤登基至清朝末代的皇帝溥仪,正好是12位皇帝。

Hash:4a888203fc62067ec814529476f4ea52f7a02fe3

声明:此文由 奇谈史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