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营造丨太原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金代建筑概况:

金朝立国后,先建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中都大兴府(今北京,见金中都),最后迁至南京开封府。中都建设规模宏伟,宫殿用汉白玉为台基栏杆,绿琉璃瓦,色彩强烈,装饰华丽,奠定了元、明宫殿建筑的基本风格。现存重要的金代建筑有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和山门,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朔州崇福寺繁峙岩山寺等。后者还保存大幅金代壁画,是现存最早的寺院壁画遗物。

金代统治者崇儒,修复曲阜孔庙,又修理诸岳庙、渎庙和后土庙。重修后留下的镌刻平面图碑,是关于古代建筑群的重要资料(可查阅金后土庙碑)。

金代建筑颇富创造性,所谓“制度不经”,如采用大额承重梁架,大量减柱移柱(如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弥陀殿),对元代建筑颇有影响。

宋、辽、金时期仿木砖作常见于砖石塔、砖石墓室。侯马金代董氏墓中的砖雕台场景是中国剧场建筑的最早资料。

金时期目前现存地面上的构筑物,除了木结构房子以外还有少量砖塔和石桥等散落在北方大地上。

太原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金代建筑风格不同于宋代建筑,是因其文化有别于汉文化,建造理念及营造手法也发生一定的变化。金王朝于公元1115年建立至公元1234年灭亡计存国120年。太原划入金国版图是在公元1126年9月,即北宋灭亡前一年。这一时期太原地区的建筑结构形制既有宋代汉文化的精髓,也掺杂着北方文化的风格,因此形成了太原金代建筑的独有特征。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山西古建界对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多有研究。其中有以地域划分南、北建筑风格说,有以金大定中期为界的早、晚两期说(以晋东南为主)等多种说法。但太原位于山西中部,其金代建筑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上说法在太原都或有体现而又不完全相同。下面就太原现存的金代木构建筑开展分析,找出属于太原金代建筑的风格及分期节点。

太原地区现存三座金代建筑,分别是:清源文庙大成殿阳曲不二寺三圣殿、晋祠献殿

一、清源文庙大成殿

据清顺治《清源县志》记载,金泰和三年(1203年)知县张德元建清源文庙。金代建筑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三间(13.15米)、进深三间(13.3米),平面呈方形,六架椽单檐厦两头造。用柱16根,身内双槽。殿前设月台。

图一清源文庙大成殿

大成殿梁架结构形式为:檐部于柱头施阑额、普拍枋连构。前檐柱头施阑额、普拍枋,上承里外双杪五铺作。明间梁架为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梁头不外出。前向,殿身内柱上施五铺作,二层华栱上承乳袱后尾及四椽栿头。乳栿上设驼峰,驼峰上施四铺作斗栱,华栱、泥道栱上承十字相交的襻间枋。横向襻间枋上刻出影栱,上置散斗承托替木、剳牵。纵向泥道慢栱上设襻间枋,其上置散斗承二层襻间枋。乳袱及四椽栿头上置二瓣驼峰,驼峰上设里外单杪四铺作,其华栱上承剳牵后尾及三椽栿头,纵向施泥道栱,栱上置散斗托第一层襻间枋,第一层襻间枋上刻出影栱,上置散斗托第二层襻间枋。次间襻间斗栱之泥道慢栱上置散斗承托山面乳栿。后向,内柱柱头未用斗栱,柱头直抵四椽栿下皮。山面乳袱插入内柱柱头,丁栿后尾搭在四椽栿上,其上施柱承托三椽栿。明间于两丁栿后尾南侧施顺栿串纵向连构。两次间乳栿与丁栿间用垫墩隔承。三椽栿与平梁间亦用驼峰及十字相交斗栱垫承,托脚斜戗于中平槫。平梁上设蜀柱,加以合踏稳固。蜀柱间设顺脊枋。

图二清源文庙大成殿柱头铺作

图三清源文庙大成殿梁架

大成殿柱头、梁架皆设铺作。其檐部铺作共计36 朵,除柱头铺作外,明、次间及进深方向每间均设补间铺作两朵。

图四清源文庙大成殿梁架图

其木构架在延续宋代做法的同时,采用了丁华抹颏栱,蜀柱施合踏稳固,叉手的做法采用的是抱榑扶脊式。而丁华抹颏栱是在宋代开始出现,金大定以后普遍使用的构件,同时也成为建筑分期依据。托脚斜戗于替木及平槫之间,丁栿为斜直式等建筑手法又与宋代建筑相异。从以上结构上可以看出,大成殿具有山西中部金代建筑的明显特征,与史书记载相符,虽经后世修缮做过部分改动,但主体没发生大的变动。

二、阳曲不二寺三圣殿

三圣殿脊槫有题记三条:“大汉乾祐玖年丙辰岁建造都维那宋会徐德”;“咸平六年庚子岁重建”,“大金明昌六年岁次乙卯八月癸丑月十七日重建法堂记”,分别写于明间脊槫下皮中部和两头替木遮挡处,应为同期题写。从题记可判定三圣殿的创建年代为五代北汉乾祐九年,现状为金明昌六年维修后的面貌。另据清雍正二年(1724年)碑文记载,寺“创自金明昌六年,重修于元至正十二年”。更可充分证明不二寺三圣殿为金明昌六年修建。

图五不二寺三圣殿

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前檐出廊,檐下施五铺作斗栱。檐出2.31米。其栱枋用材为高21厘米,宽13厘米,栔高9厘米,合《营造法式》规定之五等材。从用材之大来看,体现出其受北方辽代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庄重大气、豪放淳厚为主的建筑风格。

梁架为四椽栿前后剳牵用四柱,前廊式单檐不厦两头造。举折比例为1:3.7,与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相近。前向下平槫重心不与檐柱相同而是落在剳牵后端,这时的剳牵已承重,其目的是扩大廊部使用空间。檐柱柱头设栌斗承四椽栿,四椽栿后端置于后内柱之上由栌斗隔承,前端与剳牵之间设有驼峰承栌斗隔承。四椽栿之上以驼峰及栌斗承平梁。平梁之上设蜀柱以驼峰承之,蜀柱上设捧节令栱承脊槫,脊部襻间设双叉手。上道叉手捧戗于脊槫,用丁华抹颏栱稳固,下道叉手捧戗于丁华抹颏栱底部。双叉手的设立,为北宋晚期至金早期一个基本建筑特征。

图六不二寺三圣殿梁架图

从梁架整体结构来看,梁枋各交接点均用驼峰,上、下平槫均与托脚相接,形成“托脚抱槫”。梁、柱、斗栱及构件用材规格等均依《营造法式》之规定。

三、晋祠献殿

献殿位于距太原市南20公里晋祠内,圣母殿前,两殿相隔鱼沼飞梁,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是用作放置供奉晋国立国始祖唐叔虞母亲邑姜祭品的享殿。殿面阔三间(1256厘米)、进深三间四架椽(757厘米),单檐歇山顶。明间梁架采用前后通檐用二柱,梁栿之间施驼峰承垫。四椽栿两端伸入柱头铺作,栿头与令栱交出耍头。四椽栿之上施驼峰,驼峰上承平梁,不设隔架斗栱。平梁上置蜀柱,蜀柱两侧以合踏稳固。蜀柱上施襻间枋、替木承脊槫。襻间枋两侧设叉手,托脚上端斜撑平槫。平梁之上蜀柱继承了山西中部地区的五代及宋代结构形制。柱头铺作为平出双下昂五铺作里转出双杪偷心造。补间铺作为单杪单下昂五铺作里转出双杪。其结构点延续宋代之制。从对比圣母殿结构可以看出,献殿与圣母殿中、下平槫相同,铺作与圣母殿廊部铺作相同,说明献殿结构受圣母殿影响较大。梁思成先生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对晋祠献殿有如下描述:“献殿在正殿之前,中隔放生池。殿三间,歇山顶。与正殿结构法手法完全是同一时代同一规制之下的。”

图七晋祠献殿

四、太原地区金代建筑对比

晋祠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不二寺三圣殿建于金明昌六年(1195年)。清源文庙大成殿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由于晋祠献殿承宋制,金代特征不明显,这里不做对比。

(一)梁架结构对比分析

1.脊部襻间、叉手及丁华抹颏栱

金代早期,脊部襻间大多以两材造为主。在金大定以后,单材造才开始成为主流。从清源文庙大成殿与不二寺三圣殿脊部襻间均为单材造这一点来说,可以看出建筑风格的传承及流变。

清源文庙大成殿为单叉手,叉手捧戗于替木及脊槫之间,延续了宋代做法。不二寺三圣殿为双叉手,上道叉手捧戗于替木及脊槫间并由丁华抹颏栱稳固,下道叉手捧戗于栌斗与丁华抹颏栱间。对于叉手之变化,李会智先生在《山西现存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的研究中指出:“宋代中期平梁之上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复合式叉手的结构技术,且延续至金代初期,即下叉手结构点与五代、宋初相同,上叉手直接捧戗脊槫,金代中期复用单叉手,且叉手与脊部结构点上移至脊槫。”依上而论,虽然不二寺三圣殿建成年代仅比清源文庙大成殿早8 年,但已分为两个建筑时间段。另外,同时对丁华抹颏栱设置年代和地域也有论述: “金代以后木结构建筑脊部多施丁华抹颏栱,蜀柱之脚全部施以合踏稳固。梁栿之间的承托构件,(山西)东南部施以蜀柱,且施合踏稳固;(山西)西南部延续宋代施以驼峰和襻间栱。”太原这两座金代建筑均设有丁华抹颏栱,使太原金代建筑结构更具有科学性和观赏性。而双叉手的设置,在山西境内现存古建筑十分稀少,成为研究太原地区古建筑结构发展脉络不可多得的珍品。

2. 驼峰、合踏及蜀柱

这两座建筑之平梁均以驼峰和栌斗承垫。蜀柱均为方形抹棱造。但清源文庙大成殿蜀柱是以合踏稳固。不二寺三圣殿蜀柱则立于驼峰和栌斗之上,蜀柱脚部结构点的变化,是先期为驼峰承之,后期为以合踏稳固。而这也成为建筑分期和受地区建筑风格影响的一个特征。

(二)铺作对比分析

清源文庙大成殿铺作为四铺作单杪,里转五铺作单栱出两杪,计心造。斗栱单材高5.46寸(17.5厘米),材宽3.36 寸(11.5厘米),与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规定的第七等材相符。

图八清源文庙大成殿柱头铺作图

不二寺三圣殿铺作为五铺作斗栱,计心造,柱头铺作单杪单下昂斗栱,里转五铺作出双杪,后尾令栱用异形栱。补间铺作后尾使用真昂作挑杆构件,承挑下平槫,即清代所称的溜金斗科挑金造。横栱全为单材,泥道慢栱上层柱头隐刻横栱两层,栱头置散斗。斗栱单材高6.55寸(21厘米),材宽3.8寸(13厘米),与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规定的第五等材相近。

图九不二寺三圣殿柱头铺作图

图一○不二寺三圣殿补间铺作图

从用材来看,不二寺三圣殿高于清源文庙大成殿两个等级。但两座建筑同为三间殿,且清源文庙大成殿为歇山顶形制,而不二寺三圣殿为悬山顶形制,理应清源文庙大成殿用材高于不二寺三圣殿,这里却出现相反的现象,正好说明了两座建筑处于建筑分期的时间节点上。现在普遍观点认为金代建筑是以金大定中期作为金代建筑分期节点,特别是山西晋东南最为明显,但是太原地区相对较为靠北,因此分期节点应后移到金泰和年以后。从金初到金章宗明昌年间,太原地区木构建筑在采用宋《营造法式》的基础上,结合北方辽代建筑的一些用材手法,形成与宋代建筑相似而又不完全雷同于宋式建筑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说明金代早期太原地区建筑受辽代建筑风格影响较大,梁架体系和铺作制作风格受辽文化影响颇深。只是到了金泰和以后,受中原建筑影响渐强,辽风渐失。金代建筑也朝着用材制度化、梁架结构简洁化、建筑造型高雅化方向发展。建筑风格也由庄严厚重向灵活雅逸转化,且直接影响到太原地区元代以后的建筑形制定型。

参考文献

1. 李会智《山西现存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山西文物建筑保护五十年》,山西省文物局编,2006年。

2. 贺大龙《晋东南早期建筑专题研究》,文物出版社,2015 年。

现存金代建筑目录:

五台佛光寺文殊殿 山西省五台县

五台延庆寺大佛殿 山西省五台县

太原晋祠献殿 山西省太原市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山西省大同市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 山西省朔州市

沁县大云院正殿 山西省沁县

汾阳太符观大殿 金承安五年(1200年) 山西省汾阳县

平顺龙门寺山门 山西省平顺县

平顺淳化寺正殿 山西省平顺县

平顺回龙寺大殿 山西省平顺县 碳十四测试和树轮年代校正,其建筑年代应为北宋晚期至金初

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 山西省浑源县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 山西省繁峙县

繁峙三圣寺大雄宝殿 山西省繁峙县

定襄洪福寺大雄宝殿 山西省定襄县

泽州川底佛堂正殿

晋城玉皇庙成汤殿 金泰和七年(1207年)

沁县普照寺大殿 山西省沁县

高平开化寺观音阁 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中殿 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中坪二仙宫正殿 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 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二郎庙戏台 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山西省高平市

陵川龙岩寺过殿 金天会七年(1129年)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崔府君庙山门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山西省陵川

陵川西溪二仙庙后殿及东西梳妆楼 金皇统二年(1142年)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正殿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寺润三教堂大殿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玉泉东岳庙正殿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石掌玉皇庙正殿 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白玉宫过殿 金大安至崇庆年间 山西陵

陵川北马玉皇庙正殿 山西省陵川县

平遥文庙大成殿 金大定三年(1163年) 山西省平遥县

壶关三嵕庙正殿 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 山西省壶关县

武乡洪济院正殿 山西省武乡县

武乡会仙观三清殿 金正大六年(1229年) 山西省武乡县

盂县大王庙寝宫 山西省盂县

柳林香严寺大雄宝殿 山西省柳林县

绛县太阴寺南大殿 山西省绛县

石楼兴东垣东岳庙大殿 山西省石楼县

曲沃大悲院献殿 山西省曲沃县

文水则天庙圣母殿 金皇统五年(1145年) 山西省文水县

万荣稷王庙正殿 山西省万荣县

阳城下交汤帝庙拜殿 金大安三年(1211年) 山西省阳城县

阳城开福寺献殿 山西省阳城县

清徐狐突庙献殿、正殿 金明昌元年(1190年) 山西省清徐县

清徐清源文庙大成殿 金泰和三年(1203年) 山西省清徐县

新绛白台寺释迦殿 金明昌年间 山西省新绛县

襄垣灵泽王庙灵泽王殿 金大安二年(1210年) 山西省襄垣县

襄垣昭泽王庙昭泽王殿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 山西省襄垣县

潞城东邑龙王庙正殿 山西省潞城市

榆社福祥寺正殿 山西省榆社县

太谷真圣寺正殿 金正隆二年(1157年) 山西省太谷县

长子天王寺中殿、后殿 山西省长子县

阳曲不二寺大雄宝殿 山西省阳曲县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 金天会二年(1124年) 山西省应县

涉县成汤庙山门 金大定四年(1164年) 河北省涉县

济源奉仙观三清殿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河南省济源市

汝州风穴寺中佛殿 河南省汝州市

登封清凉寺大殿 河南省登封市

宜阳灵山寺毗卢殿、大雄宝殿 河南省宜阳县

丹凤二郎庙 金大安三年(1211年) 陕西丹凤

曲阜孔庙碑亭 山东曲阜市

【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记录晋东南】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 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

了解更多中式文化 开启传统建筑之旅

Hash:75661521e16bc123bf5e7fc2523a4f9b6c535bac

声明:此文由 中式营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