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达到1.1亿元!这种水果,让贵州一地村民过上美好新生活

这几天,

荔波县朝阳镇的枇杷种植户们

十分忙碌,

因为他们种植的枇杷

到了采摘的时节。

一起去康康

记者海洋: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这首宋代的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园林的美丽风光。在这首诗的最后也提到了一种水果。那就是枇杷。

我手里刚好有一个,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比鸡蛋还要大的枇杷。它产自荔波县朝阳镇。这几天正好是枇杷采摘的时节。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里的枇杷是否像一千年前诗人所描绘的那样----摘尽枇杷一树金。

从空中俯瞰,一树树的赭红色映入眼帘。眼前的景象与宋代诗人的描绘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为了能够收获品质更高的枇杷,果农们特地套上了果袋。摘下果袋,金黄色的琵琶露出了真容,恰似“满树黄金压枝头”。

金黄枇杷带领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秀山是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村人,现在他家种植的50多亩枇杷成熟了,每天,他都带着工人,一起采摘这“金黄的收获”。

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村村民杨秀山:这几天枇杷基本上成熟了,所以雇了十六个人过来。再过几天,成熟枇杷再多一点,还要再增加一些人员。

这些工人都来自附近的村镇,枇杷成熟季节,他们就来到朝阳镇采摘枇杷,平均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杨秀山说,十多年前,身边不少人都开始种植枇杷,收益很不错,而且政府也大力支持。

杨秀山:政府给我们供苗,修梯带,挖水窖。基本上附近的村民都种了。

杨秀山说,以前他以务农为生,主要种植普通的农作物,收入所得仅能温饱。自从2002年开始种植枇杷之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杨秀山: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车子也有了,房子也有了,我还在县城买了房子。现在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车,都是十万元以上的车。二、三十万元的车也有。我有两辆,有一辆旧了,新车买的时候花了十、七八万元。

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 家门口致富

以前在八烂村,大部分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整个村子就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而现在,随着当地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纷纷回家种植枇杷,守着家人和这片土地,过上了新生活。

在距离八烂村不远的岜马村,工人们娴熟地将刚刚摘下的枇杷进行包装。蒙会棋,是这些枇杷的主人,此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2013年,中专毕业后,蒙会棋回到家乡开始投身枇杷种植。

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如今已经种植了560亩枇杷,果实挂满了五座山。因为枇杷的品质好,不少客商慕名而来,有的客商甚至从四百多公里外的遵义,专程来到这里收购枇杷。

遵义客商武南树:他家的枇杷口感、个头都很好,品质好。去年,我一个人把他的枇杷都买完了。

看到自己的枇杷如此受欢迎,蒙会棋很高兴。金黄的果实就像朝阳的光辉一般,照亮了这个年轻人的内心。

荔波县朝阳镇岜马村村民蒙会棋:去年挣了30多万元。今年的产量上来了,是去年的一倍。我预想,保守估计十万斤以上。一斤能卖9.5元钱。我预计今年能卖上百万元。

其实,整个朝阳镇的枇杷产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辛勤付出。早在1986年,荔波县朝阳镇就开始探索精品水果种植之路,经过政府近四十年的探索,朝阳镇的精品水果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荔波县朝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刚:全镇的水果产业达到4.54万亩。主要涉及朝阳、八烂、岜马、板麦四个村。主要产品有,蜜柚、枇杷、板栗

在朝阳镇的水果产业中,枇杷种植占1.3万亩,亩产在一千五百斤左右,总产值达到1.1亿元。

谢刚:整个枇杷的发展,已经带动了300多户、1200多人参与枇杷产业。人均年增长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每年能提供劳动就业岗位五千多人。在产业上,加大力度把品牌树立起来,把规模做上去。通过产业的发展,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如果能够与一千年前的诗人对话,我们想告诉他,“摘尽枇杷一树金”不再是定格在纸面上的诗词,而是如今朝阳镇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一树黄金飘溢着果香,

叩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Hash:f3154785fb89c4060c2f15cdfe8405dda1a947f9

声明:此文由 记摄人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