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南头村在抗战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和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进入山西,在太原交城、芝兰、草庄头、古交驻扎下据点,强迫使共产党八分区军队和交城县政府无法生存、东躲西藏,选择了南头村作为抗日根据地,因为南头村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40年1月15日新的交城县抗日政府成立后就驻扎在南头村,建党建政,建立根据地,发展地方武装,开展了游击战争,在南头组织成立起民兵连,办起了交城县第一个抗日”军火合作社”。第一批地雷、手榴弹造出来后,进入南头村“扫荡”的日本侵略军常常被炸得四肢横飞,鬼哭狼嚎。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为民族的独立和全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县政府在南头村开展四项动员:征兵、征粮、征款、组织妇女做军鞋。南头村在村干部郝开财带领下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献粮叁千斤,献款捌佰个白洋,征兵二十七人,做军鞋200双。为了解决抗日军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南头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南头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园,出人出力,踊跃支前,跟随解放军抬担架、送军粮,为解放太原和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历史,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交城县委县政的带领下,南头村掀起了抗日高潮,先后有50人入党,有27人参军,老红军2人,抗美援朝4人,南下干部3人。抗日战争牺牲2人,解放战争牺牲5人,抗美援朝牺牲1人。为解放太原和晋中抬担架46人,100多人参战支援前线。抗战中有7位革命先烈在战斗中牺牲,用鲜血染红了这片沃土。南头不仅是交城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而且是党中央所在地廷安的前沿阵地。北抗太原古交日军,南扼芝兰日军,东据草庄头日军,是交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屏障。先后有华国锋、罗贵波、康世恩、罗沛、李立功等领导在此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南头村为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求党和国家给南头村建成为红色旅游景区!

Hash:5b55dbd7741bc7106cadd829977c9b72e068c007

声明:此文由 入围古交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