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
“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
秋到河套,金葵盛开,瓜果飘香,大地一派丰收景象。
9月4日,从印度尼西亚传来好消息,在巴厘岛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灌溉论坛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上,
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WHIS)名单公布,
我市申报的内蒙古河套灌区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对展示内蒙古黄河水利文化、促进河套水利发展、带动我市全域旅游,乃至推动“塞上江南、绿色崛起”和推动“天赋河套”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8月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河套灌区考察时,各国专家盛赞河套灌区
“非常奇妙”
“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
“不可思议”
……
人水和谐之世界典范
八百里河套平原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蒙古高原,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仅有150~2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3000毫米,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10~20倍。
从现代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河套平原的东、南、西、北地区基本上都是荒漠化高原地带,唯有这一片区域绿色植被茂密葱茏。
有人说,河套地区是地球内陆同一纬度线上的一片稀有绿洲。
而这一切,就得益于河套地区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优势,得益于一代代河套人勤劳苦干、坚持不懈地去开发水利、兴修工程、垦田灌溉,故而才有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因此有人说:“水利兴、河套兴,水利亡、河套亡。”
也可以说,河套灌区的水利开发建设是世界范围内实现人水和谐的典范之作。
战略之要地 人间之乐土
河套灌区位于我国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是古代保卫古都咸阳、长安安全的门户与屏障,是历代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明与中原汉族农垦文明碰撞、交流、融汇的重要地区。
这里地域辽阔,土地平坦肥沃,又可便利地引黄灌溉,因此自古以来,河套地区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偏远地带,在历经无数次战乱破坏之后,移居此地的勤劳智慧的河套人通过兴修水利,开荒垦殖,快速地重建家园,兴盛各业,稳定安居。
多少年来,河套灌区在维护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平稳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河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优势,而且这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只要稍加以水利开发建设便可获粮食丰收,因此,河套灌区在历朝历代中便成为那些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难民们向往的一方“人间乐土”。
近代后,由于朝廷昏庸、官僚腐败、灾祸频发、列强入侵等原因,许多地区民不聊生,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宁夏、甘肃等地的大量逃荒难民,听闻“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传说,纷纷向这里涌来,史称“走西口”。
这些“走西口”的人在河套灌区内纷纷得以生存下来,现生活于河套灌区内的汉族群众都是“走西口”人的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河套灌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1958年11月,总干渠开挖。
★1959年,三盛公水利枢纽开工建设。
★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奋战,在磴口县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之间的黄河干流上,一座18道孔洞、全长325.84米的拦河大闸巍然耸立。
自此,河套灌区无坝自流、多口引水的历史归于终结,揭开了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的新篇章。
到1967年6月,总干渠土方开挖全线完工,通水至三湖河。
年均约5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经由灌区10.36万条、7级灌排渠(沟)道及河套水务集团供水管网的接力输送,日夜滋养着河套大地,为河套地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和总干渠通水后,河套灌区内的各类水利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陆续完成了农田水利配套、黄河堤防加固、排水改造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完成了灌排配套的第二次跨越,形成了密实的灌排工程体系。
据统计,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及总干渠运行以来,河套灌区累计引用黄河水3000多亿立方米,其中改革开放40年来引黄用水量达1923亿立方米;灌区灌溉面积由547万亩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680万亩,到目前已形成近千万亩规模,牢牢夯实了“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地位。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河套灌区粮食总产量由3亿公斤增加到31.3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1元增长到14476元。
“有了黄河水的浇灌,河套灌区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灌区灌溉面积由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前的不足300万亩发展到近1000万亩,粮食年产量达到30亿公斤左右,为我市‘天赋河套’品牌建设和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河灌总局副局长韩永光说。
稀有的古老灌区
虽受历朝战乱、自然灾害和黄河改道等多种因素影响,河套灌区内原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少有实物保存至今。
清末民初在黄河上直接开口引水的百年渠口也因后来河套灌区总干渠工程(民间俗称“二黄河”)的开挖而消失,但灌区内已具有上百年灌溉历史的13条人工开挖大干渠以及乌加河、乌梁素海、纳林湖、屠申泽湖等黄河故道遗址至今仍然被充分使用着。
特别是进入现代以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河套灌区逐步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罕见的灌排工程配套、功能设施齐全、规模效益宏大的一首制有坝引水灌区,古老的河套灌区旧貌换新颜,而那些古老的渠道灌溉工程至今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朝历代治水先贤和河套人民在漫漫引水、治水过程中积累下的丰富实用的水工建设、管理经验,一直沿用至今。
“柴草埽棒截流黄河”
“水斗取平”
“灯笼取平”
“人体取平”
定高程走线
等经验技术,
“吸水法”
选择引水渠口技术,
“稍轮口,切稍轮灌”
等实用的灌溉管理经验,
以及“雨天骑马巡视地形”
“抓土辨味识方”
等传奇典故,
为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稀有的
水利文明遗产。
河套引黄治水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治水人物。
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
到郭守敬“因旧谋新”,
再到北魏的刁雍,
唐代的李景略,
清代的三晋名士冯曦,
张振达、郭大义、
王同春、甄玉、
魏羊、杨满仓、
杨米仓、傅作义、
王文璟等,
治水名人的不朽业绩为世人称颂。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水利诗词碑记歌赋等,歌颂劳动人民兴水利、除水患的事迹。
三晋名士冯曦编写的
《包西水利辑要》
《绥远河套治要》
《渠规禁牌》
《四大股庙碑记》,
还有历代出土的
水利文物、器具、
实物和众多引黄古渠遗迹遗存,
这些灿烂辉煌的
水文化财富
真实生动地记录了
河套灌区砥砺奋进的历史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
河套水利人先后收集整理出版了
《河套灌区水利简史》
《河套水利志》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溉排水与盐碱化防治》
《河套水利》
《河套锦绣图册》
《河套渠王》
《河套灌区科技与文化》
《内蒙古河套灌区供排水运行管理资料汇编》,
还拍摄了纪录片《河套长烟》
及39集电视连续剧《我叫王土地》,
荣获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3年,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高度重视水利文化建设,在灌区内兴建了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再次提升了河套水利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可以说,河套地区200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由黄河水潺潺流淌出来的水利开发史,河套文化也是一部伴随水利工程建设的灿烂文化。
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至名归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
该评选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悉,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标准:
1
“申遗”工程的历史需达到或超过100年;
2
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3
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
4
5
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
6
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7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
8
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
9
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
10
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
11
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等。
而8月初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河套灌区考察时,各国专家盛赞河套灌区“非常奇妙”“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不可思议”……
“河套灌区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典范地区,是保障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实现稳定团结的重要战略之地,也是历朝历代中令人向往的一方‘人间乐土’。这里有保存历史长久、至今仍在使用的众多渠系,灌排配套、规模宏大,是稀有的古老灌区,治水文化灿烂夺目。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标准来看,灌区水利灌溉工程几乎可以满足全部评审标准要求,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实至名归。”
河套灌区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羽南
图片:高晓龙 周文廷
制图:杨岚凯
编辑:史玮 校对:杨雅康
Hash:93c61cc7212ae91322d33c85dc82238e0f63a2c3
声明:此文由 掌上巴彦淖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