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皆山书院(吴同庭)

皆山书院

吴同庭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醉翁亭记》开篇便是“环滁皆山也”。据《朱子语类》卷一三九:“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环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矣。”可见“皆山”二字来之不易。井陉乃岩邑,四顾环山,形同滁州。故井陉的皆山书院“皆山”二字出处便是于此。或许有人质疑,此说依据何在?答曰:当年迁修皆山书院的县太爷岂不是饱读诗书之人。

井陉的书院源远流长。清雍正八年《井陉县志》载,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苟文奎在学宫之东曾建“陉山书院”,久而遂废;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县周文煊舍旧址,经营于城东三里之文昌阁地。辟而扩之,立书院于其中,名曰“东壁书院”;清康熙四十年知县高熊征擢升两浙盐使,离任时捐资重修东壁书院,落成后观其额曰“文昌书院”;清乾隆四十二年知县周尚亲鉴于书院距城较远,往返辛劳,遂将文昌书院迁到古城东门内。周尚亲在他的《迁修书院碑记》中曰:“岁在癸巳,乃得东门节孝祠旧址,庀材鸠工,外设门房五楹,左右两庑各四堂,后拓民地数丈建楼层三楹,东西耳房各二,厢楼各二。于是帷堂既定,庖舍有所,而书院于以鼎新矣。经始于是年之夏月,是冬落成。”

现存的皆山书院为省级文保单位,大致状况与时任知县周尚亲的碑记基本相同。大门外两旁置石狮两个,外设门房五楹,为朱漆大门。再进为屏门,砖木结构,青瓦覆顶,前门后柱屏门遮掩。进入院内,正房为“正谊堂”,专授儒学精典著作,唯以道义为重,以勉诸生。东西厢房各四楹,东为山长寓所,西为教授寓居。过正谊堂进入楼院,北楼三楹,耳房各二,二层楼上为教授住处。东西厢楼各一,均为二层小楼,为书院储藏书籍之用,楼下为诸生寓所兼自修室。东曰“东斋”,西曰“西斋”,北曰“北斋”,为书房之意。

穿过北楼进入中院,东西厢房原为廊柱前檐,硬山式砖木结构,青瓦盖顶。虽属民房风格,但两排各20米格调一致的古建筑座落在书院之中,显得犹为壮观。据说这些房舍为书院的考场,当地人称“考棚”,后这些建筑被改建成四个课堂。登上十一级台阶即到高院。书院为五进院落,高院建筑最为精致,其院因地势而建且高于前几院,故称“高院”。高院砖砌门楼,构置精巧,顶布筒瓦,中置花脊。正房建于石台基上,面阔五楹,硬山布瓦花脊顶,为书院讲堂。左右建硬山式厢房各四楹,为士子寝室。高院之后为书院的花园

中轴线主建筑西边的一片空地是书院的“武场”,原先那里摆有刀、枪、剑、戟等习武用的兵器,南北方向备有靶场,还有轻重各异的石锁子供学子课余习武強身之用。

书院为当时井陉县最高学府。一个童生苦读数年,经过考试进入书院的学子为全县品学兼优者,称“庠生”,自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这些秀才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考取更高的功名以报效国家。井陉历史上属穷山僻壤,但自古邑民尊崇文化,重视教育,明、清两朝中进士9人,举人63名,贡生255人。

皆山书院为河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家书院之一,整个建筑规模整肃,做工考究,古朴典雅,蔚为大观,处处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距今已有240余年。自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始几经易名,但一直是井陉的一个教育基地,现辟为天长镇城内寄宿式小学。书院是井陉文化的发源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皆山书院承接、发扬了“陉山”、“东壁”、“文昌”书院教书育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吴同庭,男,1955年生,曾做教师、从事机关公文编写工作,退休干部。1980年—2005年数篇作品在省、市书刊发表。2006年任天长宋古城管理处常务副主任,之后写的《我的“随笔”》《一亩三分地》《给自己留出—段时间》《磨坊》等随笔、散文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

Hash:702699b36896f5fa94f9827c8ccdde3cb727f22e

声明:此文由 井陉文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