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秦始皇之路,访古太行深处,触摸井陉今昔
山岳苍苍,云水茫茫。
是焚书儒坑喋血的呐喊,是阿房宫沸腾的焰火,是万里长城堆积的骨血,是悲郁的古歌,凄美悲愤的挽着破碎的山河。
上二图:秦阿房宫遗址(国一)
历史遗迹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它以神奇之手引领着后人穿梭于远古与现实之间,从而领悟悠久的文化传承与不朽的人文精神。秦国离我们很远了,但提起“华夏大一统”,首先让后人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嬴政。正是这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可以称为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的传奇式人物,奠定中华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而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二图:秦直道起点(国七)
上二图:秦直道遗址富县段(国七)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是为了建立中央政府机构管理国家大事;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对内发展农业,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这些秦始皇推出的体制影响着中华历史进程两千余年,还有最最重要的“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历史文化意义却深远。
“书同文”好理解,自秦始皇起,虽然字形变过多次,从大篆到小篆,再到隶书、魏碑体、行书、楷书、草书、宋体,但字意基本未变,相对统一的文字,把中华文明一代代不间断的传承了下来。
“车同轨”的历史意义在于,古时候都是土路,车轮反复碾压之后会形成与车轮宽度相同的两条硬地车道,当马车长途运输的时候,只有车轮一直在硬地车道上平稳前行,才能减少畜力消耗与车轴磨损。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都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秦朝制定车同轨法令,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就能够使全国各地的道路在几年之内压成宽度一样的硬地车道,不仅能够减少商品和旅客运输过程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帝国军队有能力带着物资快速到全国任何郡县。所以说,车同轨是秦国统一的重要战略举措。
200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访古在各个博物馆,展出的各时代大量出土文献简牍印证了“书同文”对中华文字发展的深远影响,但“车同轨”除了在《礼记· 中庸》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外,还有什么考古证据吗?或许访古爱好者们会说出“秦直道”喽,但是亲,我告诉你,秦直道我也走过,更多的是情怀可以探寻,而真正留存着两千多年秦国车马古道“车同轨”遗迹的,在井陉,在太行深处!
上图:秦皇古驿道(国六)
秦始皇自公元前220 年起,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秦直道。井陉秦皇古驿道的存在,就是一部用石头写就的无言的史诗。
上图:莲莲“太行八陉”讲座中井陉PPT截图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秦皇古驿道隐秘在太行深处,山高路险导致这条古道鲜为人知,井陉本是太行八陉第五陉,早在夏商时期古人便利用太行山谷间的便道供人畜通行,西周时期已有了东西通道,到了春秋时期晋齐之战,晋国曾利用井陉古道攻打齐国,晋国攻打鲜虞(今正定)时,也曾利用井陉古道。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灭了中山国后,便正式开通了横越太行的井陉大道,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原六国大道的基础上,筑成了这条秦皇古驿道。
上三图:秦皇古驿道与东天门(国六)
上二图:东天门小庙清代壁画
如今访古秦皇古驿道,那巍峨险峻的东天门依旧矗立,脚下蜿蜒的石头古道和被磨得光滑的深深凹陷的车辙提醒着后人:隆隆的车轮声曾通宵达旦在这山谷中响起过;无数的将士曾从这里奔赴战场挥洒热血;无数的商贾和农夫曾为了生计匆匆的过往……如果说长城曾经是中华的铠甲,那么 隐于太行的古驿道便是中华的血肉。
上二图:东天门秦古道遗存
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死于沙丘宫,也就是如今邢台市的广宗县。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沙丘之变”有过详细记载, 秦始皇死后,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在以秦始皇的名义逼迫太子扶苏自杀后,胡亥、赵高、李斯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沿着井陉这条古道迅速返回咸阳。
上图:秦兵马俑(国一)
路在古村外,古村石门开,乏驴岭古村名字的由来缘于张果老的驴困乏于此,古道旁悬崖上方刻有一方北宋明道二年三月的摩崖题记,记述了承天军(娘子关)守军官兵及家眷捐款修路的亊宜。不远处还有明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乔宇的题刻,有这两处“题记”的铁证, 乏驴岭便可从容笑傲千年古村之列。
上图:乏驴岭段古道遗存
上图:乏驴岭古道旁北宋题记
上图:乏驴岭古道旁的明代乔宇题刻“白岩游”
石楼、石窑、石路、石巷;古井、古树、古碾、古磨,构成小龙窝不卑不亢气质的,就是村子不陋不华的古旧特色。日暮时分,青砖石墙民居的脊背上炊烟袅袅,像极了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句中所描绘的田园景致 。而峭壁环抱下的,则是清晰的人字屋顶痕迹下,一片北宋年间的石窟石刻。
上二图:小龙窝古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
石窟畔,古道边,累累佛龛,无声的石壁听惯了古时杂沓的马蹄声声……
夕阳下,脑海中浮现出昔日古寺的繁盛景象:楼阁耸立,古柏森森……
古道上穿行的车马行旅,伴着寺院中的霭霭青烟与晨钟暮鼓,向西,向西,便是晋冀交界河北地界的第一古村——核桃园。
上七图:核桃园古道与古桥
作为曾经的井陉县城,天长古镇有着“地久”的美好寓意, 老墙灰瓦,胡同狭窄深邃,一座宋代古桥,一块宋代修桥记碑,他们均完好的驻守在天长镇外,像是固守着逝去的千年往事。发源于太行深处的绵河水绕城而过,像是古镇的眼睛,注视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上三图:天长古镇城墙(国六)
上四图:北宋石拱桥与北宋石碑图纸(河北省保)
井陉另一座宋代古桥守护在天户镇东南,青石所筑,石券三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雕有大小石狮石猴十余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上三图:北宋垂虹桥(河北省保)
不只是宋代,既然是千年古道,唐代遗存也是有的,天护陀罗尼经幢作为唐代佛寺遗存,背后折射出的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大唐最鼎盛时期,信众们凿刻陀罗尼经文渴望得到极乐的理想境界。
上二图:唐天护陀罗尼经幢(国三)
若说井陉这条古道最精彩的古建筑遗存,那桥楼殿将是不二之选,苍岩山桥楼殿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外景地,此山更是有着“ 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说法。在中华,不是只有北岳恒山有悬空寺这种建筑,太行井陉的桥楼殿悬空在低调不言中,那一山一石间的古建筑,又显几多工匠愁呢?
大梁江古村落是石头的世界,名字里有“江”字, 大梁江却并不是一条河,明代有山西梁氏旺族迁居于此,便改村名为“大梁家”,后又因山地缺水作为祈祷再次改名为“大梁江”,整个古村因其古朴、完整、纯美,被评为国家“最美古村落” 之一,由于在太行脚下偏僻的深坳里,古村便是“养在深闺无人时”的原始风貌。
上三图:大梁江古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
巍巍太行,雄关漫道,如今长城早已成为中国的象征与骄傲,兵马佣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之一,而与之有着隔不断渊源的秦皇古驿道,在阅尽繁华历经沧桑之后趋于无言。这条千年古道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得益于清末修筑了正太铁路,以及后来307 国道的修建,人们才渐渐遗忘了古道险恶、难行的路段。
横贯井陉境内的307 国道,基本沿袭了原秦皇古驿道走向,所幸的是,307 国道在白王庄村附近拐了个弯,“躲”开了秦皇古驿道东天门段。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敬畏般的“躲闪”,秦皇古驿道早就不复存在了。这段古道的存在,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古道标本,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遗痕,供人凭吊,并感怀不已。
走一条始皇的开疆扩土之路,沧桑写传奇,看千年古道的时间遗存,井陉,太行深处的见证。
上图:访古井陉地都古村落长城遗迹的莲莲
全文完,感谢浏览
Hash:b812cf149202596b9a98604b5acd8d317675526b
声明:此文由 文化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