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西柏坡》:历史的坐标
书号:978-7-5147-1026-7
编著者:孙万勇
开本:16开
字数:272千字
定价:64.00元
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路程有多远,一个世纪的奋斗有多难,一个世纪的辉煌有多灿烂,无论怎么去打量,你都看不够,道不尽。
好在,历史总是由不同的节点,行程总是由不同的驿站连接起来的。于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的视野里,自然会跳出红船、井冈山、长征、延安、西柏坡……这样一些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耀眼坐标。正是这些精神坐标,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路走来为什么会惊天动地、改天换地,这样一些值得人们品读的“历史秘密”。
《品读西柏坡》这本书,要做的,就是揭示西柏坡这个历史坐标,蕴藏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
西柏坡的价值和意义何在?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两大目标导引前行。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两个目标的递进,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行程。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恰恰处于两大目标的衔接之处,处于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到建设,从打碎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转折关头。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其意义格外重大。
那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做了什么呢?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不仅导演了打碎旧世界、解放全中国的威武雄剧,谋划并实施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未雨绸缪,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主动预见执政后可能遇到的“历史周期率”的挑战和考验,立下了不少执政全国后党的建设的严格规矩,提出了居安思危、拒腐防变的“赶考”思想,铸就了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为历史和后人留下了独特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人们把这些内容归纳为“西柏坡精神”,其根本价值在于给了共产党人在长期执政中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西柏坡精神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仍然在“赶考”路上,号召全党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这就是我们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来品读西柏坡的现实意义所在。
那么,怎样去品读呢?有关西柏坡的史料浩如烟海,其中许多事情人们耳熟能详。《品读西柏坡》的整体思路缜密清晰,逐层展开,叙述有法。第一、第二章,讲从延安到西柏坡的历程,感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气概;同时揭示石家庄、华北解放区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奠基工作,这是产生伟大西柏坡精神的基础和条件。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是全书重点,主要讲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着眼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和进城后面对的严峻考验,围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升全党的理论素养、奋斗精神和执政能力,所做的一系列战略性思考和预见性的重大举措,由此,在全党树立起敢于斗争、主动转折、力戒骄傲、拒腐防变、立守规矩、善于学习、谨慎探索、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等各方面的精神品质。第十三章,回到现实,从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引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品读方式,确实拥有新的视角和独特站位,称得上是比较全面和深入解读西柏坡精神的力作。
这部书适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常抓不懈。而《品读西柏坡》所诠释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体现的初心和使命。
这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些历史答案。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是怎样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左”、右倾各种错误,挺过各种危机与低潮,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走到西柏坡的;在胜利前夜又是如何审时度势,主动转折,走向全中国的。真可谓,乘红船出发,从西柏坡走来,经历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一路面临的风险考验,无不诉说着“雄关漫道真如铁”和“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一部立足于现实的书。作者在品读西柏坡精神的内在精髓和品质时,总是有一种观照现实的情怀。在每章的评述中,有褒扬赞叹的,有抨击贬斥的,有质疑发问的,有纵论得失的,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在思想上、组织上、体制机制上,发出的有关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作风方面的一些议论,都是为了促进人们结合现实深入思考,从而以史为鉴,激浊扬清,促人警醒。由此,才可能品出西柏坡的深度和高度。
该书给人的启示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赶考”始终是进行时。回顾历史,目的是走好未来。要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关键是“赶考行”3个字。一个“赶”,就是要对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一个“考”,就是要以敬畏之心,回应历史和人民的强烈期待。一个“行”,未来在心中,路在脚下;期待实现于路,答卷完成于行。
这本书大体是好读的。作者在挖掘史料、点评综述中,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品读的故事性。许多生动故事穿插书中,让道理寓于历史,寓于人物,寓于历史和人物相结合的故事当中。
作者孙万勇同志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和西柏坡精神研究,既有理论,又有长期实践工作经验,由此使他的写作站位既有比较深的思考而又接地气。
是为序。
2020年3月
(作者:陈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赏析
Hash:a2a6ef2e2c8ca64bd66e986c12f6ee1fb5a1011f
声明:此文由 长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