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个小县城有世界最大的回音壁,这里的地貌有上亿年,太低调

太行山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界山。以崇山峻岭为线,生活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上的人们隔山而居,气候不同,风俗各异。深居在太行山里的人,享有丰饶的山区物产和开阔的山间美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在逍遥。

太行山里有这样一个地方,自隋开皇十六年置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县域内先后出过三位状元、六任宰相、三十三个进士,是河北乃至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县,同时又是河北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县,史称“文星聚秀之地”。这个卧龙藏虎、人才辈出的地方便是赞皇县

人杰,地灵。赞皇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巍巍太行山脉刻意在这里展现出她多姿的身段,悬崖峭壁的惊险和自然风光的秀丽兼于一身,以嶂石岩地貌闻名的嶂石岩景区便坐落于此。

攀登障石岩,首先要经过山下的淮泉寺,千年古刹淮泉寺始建年代有多种说法,原名石佛寺,因明朝吏部尚书乔宇游历于此更名为淮泉寺。寺院现存山门、天王殿观音殿、罗汉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建筑

淮泉寺不大,背倚赤壁琉璃瓦、红墙和院前长长的阶梯为寺院增加了庄严肃穆之感。寺内的尚书碑是嶂石岩明代存留文物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碑通高4.10米,宽1.2米,正文共459字,蛟龙碑首,制作精致。

说起嶂石岩,必然要提及大名鼎鼎的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与它们一起,并称三大景观砂岩地貌类型。除了河北的嶂石岩,山西九龙关、五峰山,河南红旗渠都属于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景区有圆通寺、纸糊套、九女峰、冻凌背四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景点。其中纸糊套景点位于景区内西格台村西。红色崖壁每两叠间树木茂盛,草色青青,呈绿色环带,远远望去,像是上帝临时起意,大笔一挥,在莽莽巨石上随手描了个边,勾勒出一幅雄浑的江山如画。

进入纸糊套,绵延不绝的红色崖壁像一幅古老而美丽的画卷,在眼前次第展开。高耸的山峦分成明显的三叠,每叠高约100米到150米,南北延伸10多公里,这就是嶂石岩著名的景观“赤壁丹崖”。古人形容其为“百里赤壁,万丈红绫”最恰当不过。

障石岩地貌也是我国最大的回音壁。走进这里,只觉千仞峭壁如巨斧削成,恢弘霸气。人站在“回音壁”下,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出声音,无论声响大小,都会有清晰的回音传来,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清晰透亮,久久不散。

触目所见的巨崖让人如同身处外星球,有种特殊的苍凉感。这里的石头形成期,最早可追述到18亿年前,嶂石岩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和石英砂岩,为嶂石岩地貌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日头渐起,虽然骄阳明艳,却没有城市的心浮气躁,身边的空气清透凉爽。崖壁的颜色也由最初绚烂的红,变成鲜亮的黄,最后变成色调稍暗的橙。

我国北方的山脉普遍缺水,但障石岩景区却雨量充沛,山中的水资源极其丰富,怪泉中的泉水质清澈透明,口感甘冽柔滑,山中的居民就饮用此水,据说有明显的理疗保健作用,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林木蓊郁,遮天蔽日,林间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沧海桑田已成过往,只剩下如屏如画的嶂石岩,默默守护着太行山里的这个千年古县,见证着它的光辉与荣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Hash:10c44fed4284474db3603da67b191645120cef23

声明:此文由 落榜进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