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令陆陇其流芳万古载史册——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42)

千古一令陆陇其流芳万古载史册——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42)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四十二) 千古一令陆陇其

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六)流芳万古载史册

自古清官多磨难,逝后荣耀滚滚来。当了22年进士、却只当了不到10年清贫官的陆陇其,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死后却享受到了天大的荣耀。

康熙

当朝皇上首先想到了他。陆陇其去世后的第三年春,康熙皇帝钦点他为江南学政。当得知陆陇其已故时,康熙商感叹道:“本朝如此人,不可多得矣!”

雍正二年(1724),清世宗亲临学宫,讨论增加随从祭祀的儒者,陆陇其通过层层审批选拔,获选“从礼孔庙”的殊荣。也就是死后的牌位进入孔庙,同孔孟一起受世人祭奠。古代文人士大夫,殁后牌位能进入孔庙者,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但能享此殊荣者屈指可数。因申请上报的官员众多,而最后仅几名官员有幸获选。整个清代入选者仅13人。

乾隆元年(1736),特谥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也就是皇帝亲封 谥号清献(清廉的贤者之意),对他的一生盖棺定论;皇帝下诏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至副部级。

乾隆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馆编修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稿》。康熙在位六十余年,在清朝二百六十余年历史中,其官员占据很大的比重。然为康熙朝官员进行立传、进入《清史稿》者,也仅3人。其中一人就是陆陇其。获此荣耀的另二人为汤斌和张伯行。陆陇其无不以自己的光明磊落一生,赢得朝野同声赞赏,名耀史册。

陆陇其的声誉不仅仅来自于他的做官清廉,他的学术成就远比他在仕途上的成就高。他是清代初期尊崇朱熹理学、力辟王守仁心学的重要思想代表。王守仁就是至今仍受国人及东南亚国家追捧、而且目前正火的王阳明。陆陇其坚决反对的就是这个人。陆陇其的一生除了居官尽职、开馆授课之外,一直以昌明学术、端正人心为己任。陆陇其在对明亡清兴政治变革的深刻反思中,痛切地指出明代的覆灭皆因于阳明心学的兴盛流行,以及朱程理学的沉沦衰微,断然地认为今之为学当尊崇程朱理学,力黜阳明心学。强调朱熹之学集秦后诸儒之大成,实是孔子之学,今之学者宗本朱子之学即为正学,不宗朱学即为异端。认为只有尊崇朱熹理学、力辟王守仁心学,才能达到是非明而学术一、人心正而风俗淳。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后来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醇儒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

陆陇其当县官的地方更是把他当作神灵。乾隆三十年(1765),嘉定知县杜念曾钦慕陆陇其政绩,修葺孔庙旁的应奎书院,增建讲堂,特取陆的出生地浙江平湖的别称——“当湖”为院名以示纪念。上海嘉定秋霞圃内有座城隍大殿,大殿上端坐的城隍老爷,就是曾任清朝嘉定知县的陆陇其。嘉定人民为感谢陆陇其曾为嘉定所作贡献,以及感怀其清廉为民的形象,故在建造城隍庙时,将父母官陆陇其的形象,塑造为城隍老爷,以表百姓对陆陇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陆陇其在灵寿任时,将灵寿县衙二堂命名为“退思堂”,告诫官员们“不要认为只要自己尽了心就行了,每天退堂之后,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今天处理事情有没有出错,轻重缓急宽严厚薄是否得当?有没有意气用事?有没有固守成规?有没有矫枉过正?认真反思工作中的过错,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不然的话,稍有偏岐就会危害百姓。”陆陇其离开灵寿后,历任县官都保持了这个“退思堂”,以表对陆陇其的尊崇和纪念。

陆陇其在灵寿察民情、恤民苦,全县所有边沿的村庄他都去过,全县“童稚妇竖,无不识公者”。离开灵寿后,老百姓为表达“思慕之情”,先后于慈峪镇和县城内各建“陆公遗爱祠”一所,面貌与肖公相似,春秋奉祀。同时,恭立“陆邑侯去思碑”一通,建有碑亭,由陆公生前好友、本县文士傅维枟撰记详文,以示永久纪念。不久,又建书院命之为“陆公书院”。据说,陆陇其离开灵寿后,新任县令对案件凭空臆断,那些被屈者经常到陆公祠抱着陆公的塑像大哭。

灵寿的邻县行唐民众因受陆公庇护,仅以少数劳力短期参与灵寿治理卫水,免去长期治理黄河的繁重劳役。因怀念其德,每年农历二月二赴南寨赶庙会的行唐百姓,带上铁锨,到卫水河铲几锨土,以示纪念。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七七”事变。阜平一陆姓人家,以姓陆为傲,在自己的田地里为陆陇其建了一个假坟,并在坟旁建了一间房舍,世代守护,自称是陆陇其后裔。

由于陆陇其的学问和清廉为世人所公认,他去世后的若干年间,就有其多种年谱问世。中华书局版《陆陇其年谱》的《点校说明》中就提到了九种年谱,其中一个年谱的编者吴光酉与陆陇其同为平湖人,岳丈是陆陇其的弟子,吴光酉本人与陆陇其的儿子、女婿关系甚密。吴光酉在其编写的年谱中对陆陇其的政治、学术生涯记述较详,还叙及了陆陇其与清初学者吕留良、魏象枢、汤斌、李光地、徐乾学、万斯同、朱彝尊、汪琬、施闰章、仇鳌等人的交往。还有一个年谱的编者周梁则是嘉善人,与陆陇其交情很深,由他修订的陆谱以内容详尽而著称。

陆陇其离世已经325年了,但陆陇其精神仍影响着现代社会。在上海嘉定,以陆陇其为城隍爷的城隍大殿仍保存完好,百姓至今仍供奉着陆公。2011年,嘉定区委把当湖书院列为廉政教育基地,弘扬“天下第一清官”陆陇其事迹,教育嘉定党员干部和学生。2016年9月24日,由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和上海市嘉定区文明办联合主办的首届嘉定孔庙儒学论坛暨“上海儒学与当湖书院:陆陇其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嘉定召开。特别在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反腐的新形势下,陆陇其的清廉故事被编入多种廉政教材,并成为古代廉洁清正的一面旗帜。

纵观陆陇其一生,当官总共不到10年,但其在灵寿当知县却达7年。灵寿是陆陇其任职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陆陇其耗费精力最多的地方,还是促成陆陇其名望的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说,灵寿成就了陆陇其,“天下第一清廉”称号在此,成就“醇儒第一”的松阳讲义在此,“以德化民”的主要故事也在此。但更需要指出的是,陆陇其也成就了灵寿,赋役从此减少,民风逐步淳正,历史得到澄清延续,贫乡瘠壤的小县因陆公而名扬天下。直到今天,在网上一搜“陆陇其”,肯定有“直隶灵寿知县”。

难道灵寿人不应该为陆公做点什么?历史上,灵寿人确曾建设过陆公祠、陆邑侯去思碑和陆公书院,但至今都已荡然无存,整个灵寿再无一点陆公的遗迹。在灵寿的现代课本教材和政府公共网站,基本没有一丝陆陇其的消息。任职仅一年零十个月的上海嘉定,已把陆陇其作为他们对外开放的名片大力宣传,唯恐天下不知;而任职七年、又缺乏文化底蕴的灵寿却悄无声息,不知陆公在地下如何感想?

我有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把灵寿县委对面的广场命名为陇其广场或稼书广场,是不是可以在广场上矗立一座陆公雕像呢?

收藏

举报

Hash:5bc803602eff206a481fd84aadc0307de03c93b7

声明:此文由 作家张梅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