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宗师泽千古,三晋精华荟一身——太原文庙游记5、崇圣祠及二进院东侧文物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门即文庙的第三进院——崇圣祠的门。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等。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又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祭孔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廿七,一说生于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廿一(公历10月9日)。出生于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为陬邑大夫,也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其先世有宋国公室及殷商王室,15世祖为宋国第二任国君微仲。6代祖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9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为得子,叔梁纥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

能生育并培养出孔子这样的人,当然是圣贤,值的颂扬和纪念。于是文庙中就有了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崇圣祠。

崇圣祠也被称作启圣祠,一般位于文庙大成殿东侧或者北侧,用来供奉孔子的父母。太原文庙崇圣祠在大成殿北侧,文庙的第三进院落里,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所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建筑。其面积虽不如中院和前院那么宏大,却也落落大方、恰到好处。

现崇圣祠内同样被布置成山西民俗展,这里属于专题展厅,展出的内容主要有古代锁具、饰品及工艺、皮影戏等地方戏曲介绍等等。

崇圣祠的西厢房

崇圣祠的东厢房

崇圣祠的正房,即崇圣殿

展厅内展出的古代的各种器具

古代的各种锁具

皮影艺术展。以前只知唐山皮影有名,通过这次参观 ,才知原来山西也有皮影

古代饰品展

崇圣礼院里随意摆放的风谷机

看过崇圣祠,文庙基本上就算是转完了。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我的参观顺序是顺时针游览,进来走的是西侧甬道,出去走东侧甬道。顺路参观一下东甬道两侧的文物

二进院的东半部分摆放的各类文物

“节义忠孝”碑,其中义字碑补制的新碑

土炮

各种古钟

这应该是镇水神兽吧?

众多文物,有的我还知道用途,有的我也不认识,反正我也是瞎看,不求了解。大成殿没有进去,东庑房也没进去,因为赶时间,太原府文庙的整个参观过程不到一小时,真的属于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了。如果时间充裕,真的应该好好的看一看。

Hash:b3a6b86d0be0ad1063ae83d41ca9ebf81b8d8f26

声明:此文由 北海龙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