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幢的发展历史以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天护陀罗尼经幢

天护陀罗尼经幢,唐代经幢石刻。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西井陉矿区原东禅院遗址内,天护陀罗尼经幢雕造于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83年历史,比赵县县城建于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的陀罗尼经幢,还要早300年,是中国现存早期经幢的典型代表。1996年,国务院公布“天护陀罗尼经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县志记载,自汉初设置郡县始,至宋代长达1200年的历史上,井陉郡的治所一直在天护故城。天护故城堪称井陉县第一故城。天护陀罗尼经幢为石质,呈八面棱形,通高4.89米。

一至四层为基座部分,其中在第二层仅有15厘米高的座壁上,雕有坐姿不同的八面佛像。第五层之八面棱柱是该幢的主体部分,高1.37米,面宽25厘米,上额楷书“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字样,字体挺秀,笔力刚劲,刻工精湛。下序和其它七面所刻佛经梵文,因雨蚀风化严重,现已模糊不清。东南侧面落款处刻有“大唐国镇州井陉天护城东禅院”等字迹。

第六层为圆盘状伞形;第七层为鼓状螚边刻花纹;第八层雕有龙、虎、狮、象等八种祥兽;第九层为圆状起股边檐;第十层雕有八个罗汉像;第十一层是仰莲;第十二层雕有八个力士像;幢顶部为葫芦形宝刹。顶端刻有花纹流畅的线条,但已风化。

天护陀罗尼经幢造型优美,巧夺天工,形象华丽,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石刻成就,在全国尚不多见。天护陀罗尼经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经幢实物,对于研究经幢的发展历史以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Hash:f037a722d378a7c6715657329899786a6dd88909

声明:此文由 鲸鲸说娱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