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讲述冰城百年党史故事”丨探访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感受战火纷飞年代

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史志研究室、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的“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来到双城区昌盛街优干胡同6号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纪念馆)。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座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硬山式”房屋。整座建筑分东西两院,两院之间有月亮门相通,房屋共7栋35间,外有青砖围墙,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房屋工艺精湛考究,风格古朴典雅。

1946年10月,为适应东北战场战事指挥的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东北民主联军在双城设立前线指挥部,这个重要的“大脑”就设在这座院中。东院为前线指挥部及后勤保卫人员住所,西院为司令部直属机关和通讯枢纽部,有12部电台直通中共中央和前线各纵队。

在讲解员引导下,记者来到东院,牌匾上刻着金色大字“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当年,东院共有15间房,为一正两厢各5间。正房西面一大间为司令部作战室,摆放着当年指挥部用过的沙发、木椅、会议桌、板床等物品,墙上展陈着当年的作战地图。靠南窗是一铺火炕,炕上铺着旧炕席和军毯,屋里还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东厢房原为指挥部伙房,西厢房原为指挥部警卫班驻地。

走进西院,20间房屋分别为司直机关,分作战、侦察、通讯、供给、机要5个处,政治部另设于他处。小院里正在举办“在党的旗帜下前进——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图片展”,一张张图片带着人们去追忆那段战斗岁月。

1946年12月至1948年10月,随着东北胜局的不断扩大,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在这里成功指挥了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作战计划也制定于此,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战局。

为铭记那段历史,1990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省文管会的推荐,批准并公布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为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实施全面维修,并对内部陈列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复原了建筑外观,采取场景再现方式处理内部格局,并陈设大量解放战争时期用品(或复制品),辅以声、光、电效果,颇具感染力。

截至今天,馆内展有当年老战士捐赠的珍贵革命文物,通过历史图片、电子图表、沙盘景观与解放战争时期文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回顾第四野战军(原东北民主联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纵横四海,屡建奇功的伟大历程。

通过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旧址每年都要与多家博物馆合作交流换展,不断推送出高水平临展、特展,向公众传播红色文化,为城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如今,这座旧址还是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总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也是黑龙江省暨哈尔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人们走进这座小院,看着一幅幅历史图片,读着一幕幕往事,脑海会浮现出战火纷飞的画面。小院给人的感受那么真切,仿佛在告诉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努力奋斗,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王立春 记者:王东 文/摄/视频并制作

编辑:马云鹏

Hash:e5fb5d7e88287cc20f325e4ec6e9f71a8d195c0d

声明:此文由 哈尔滨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