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中国园林的成熟

宋代以来,文化荣昌,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文人参与造园并赋予了园林诗情画意,并且影响到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建设。叠石、理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全面提升,园林创作更加重视意境和内涵,艮岳就是这一时期杰出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完全成熟。

术业专攻

写意山水

从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与诗词歌赋可以看出,文人园林的发展最为突出,诗画融入园林,追求园林空间的意境创造。

山水画

郭熙·早春图

马远·踏歌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

洛阳名园

司马光的独乐园 ↓

仇英·独乐园

艮岳琼林

宋代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始建于北宋政和七年,建成于宣和四年,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和建筑完美结合的人工山水源,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反映园林成熟时期的高超造园技艺。

艮岳寿山(也称万岁山),在园林掇山方面称得上集大成者,可谓“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据记载,此园冈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垄,连绵而弥满,吞山而怀谷。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当此园落成之后,宋徽宗赵佶曾亲写《御制艮岳记》,记载这一盛举。

古人爱石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特色,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构石为山"的做法。大规模的以太湖石垒土叠石为大景观者,则是宋徽宗赵佶。

赵佶酷爱山石,对奇石有独到的鉴赏力,他为了营造艮岳,动用了上千艘船只专门从江南运送山石花木。一时间,汴河之上舳舻相衔,船帆蔽日,这就是劳民伤财的"花石纲",搅得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直接逼出了方腊的农民起义。元人郝经有诗叹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玩物丧志,嗜石误国,赵佶终成为亡国之君。

位于市区的艮岳,占地规模不如汉唐时的皇家园林,但它的精巧绚丽远超前代。尤其是用千奇百怪的太湖石、灵璧石堆砌的假山造景,简直是鬼斧神工,犹如仙境。然而为了建造它,徽宗搞得全国经济一团糟,广大百姓怨声载道……

有人评论:艮岳之美妙,“真天造地设,神谋鬼化,非人力所能为者。”真是量中华之物力,讨皇帝之欢心。

“花石纲”遗石

金兵南下时,部分正向东京发运的太湖石遗弃途中,形成今日江南园林中的珍贵景观。

金人占领汴京城之后,遗址无存,遗石多数被毁,一部分运往北京。北京的北海公园、故宫、中山公园中南海都有艮岳遗石。

北京北海公园的太湖石

上海豫园中——"玉玲珑"

苏州留园中——冠云峰

艮岳遗石遍及大江南北,成为亿万百姓观赏之物,

这是赵佶生前不可能想到的事.

艮岳毁弃得久了,其遗石的“传承”,基本可考,

还算物尽其用,让人能够释怀。

Hash:3dc231993574331bd4f1fa22822095f6680dee56

声明:此文由 山东大江园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