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一座遍地“二哥”的县城

新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题为《景阳冈》的课文,让全国学生熟知了山东阳谷县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北岸,聊城市南端。阳谷自隋开皇十六年改设县制,唐朝《括地志》记载:“谷城山神农氏试种五谷于此,故名谷城山。”因阳谷处在谷城山南,便被叫作阳谷。

阳谷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景阳冈、狮子楼、祝家庄等,特别是潘金莲的故事,让“水浒迷”心驰神往。这也是非常值的去得地方,很有特色和味道。

阳谷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经济区、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的叠加区。今年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专门在阳谷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伏城春晓田园综合体、景阳冈旅游项目示范区等六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扎实推进。阳谷实现生产总值369.7亿元,位居聊城八县(市区)第3位。

《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故事共有十回,在书中也算是重头戏。

相貌堂堂、勇猛英武、刚强侠义的武二哥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深深扎下了根。武松的故事不断被人们加工演义,广泛流传。武松被塑造成为一位集“义”“侠”为一体的英雄好汉,《武松传》一直是山东快书的看家作品。

而好汉武松的大哥--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形容猥琐,性格懦弱。所以人们渐以“二哥”为尊称,而不再称“大哥”。

文艺作品中的武二哥虽然原籍清河县,本不是阳谷人,但武松成名在阳谷,景阳冈打虎、杀嫂、斗杀西门庆这类重要事迹,又都是以阳谷县为背景的,所以走遍全国各地,人们提起武松,往往首先与阳谷联系起来。

武松、武大郎弟兄的形象及相关故事,自然会影响到民风民俗。阳谷人喜欢被尊称“二哥”,而讳称“大哥”。叫“大哥”,心中浮起的是武大郎的影子,叫“二哥”精神上升起的是好汉武松的豪气。

在山东的各个县域中,阳谷县作为打虎英雄的故乡,有着不一样的豁达和气度。特别是在对外合作拓展方面,给人威风八面的感觉。阳谷县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去年利用外资1035万美元,“一带一路”市场出口额增长72.4%,与美国卡尔霍恩县确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美国的客人来了,都亲切地叫着“二哥”。

阳谷县做炊饼的不多,但种庄稼的很多。这里土地肥沃,两年累计建成高效集约蔬菜温室1.26万个,被评为山东省“新六产”示范县,50种农产品被授权使用“聊·胜一筹!”品牌标识,总量居聊城市第1位。“阳谷朝天椒”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凤祥食品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

阳谷有句广告词:酒就是人生的味道。得益于英雄武松的形象,景阳冈酒厂远近闻名。现在的景阳冈酒厂成立中国酿酒大师工作站,还在四川建立基酒生产基地。不过西魏遗少没有喝过景阳冈的酒,不知道味道如何?

景阳冈位于阳谷县张秋镇境内,“景阳冈”的石碑为原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山神庙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共3间,庙内塑有武松打虎造像。这里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

狮子楼坐落在县城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楼上所悬“狮子楼”匾额,为已故文学大师沈雁冰手笔。

狮子楼门前两侧廊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惩恶除暴英雄浩气贯日月,阅古鉴今斯楼坦荡警后人。”《水浒传》、《金瓶梅》中多有提及此处酒楼,一个县城的酒楼在两部文学名著中都被写及,世界上也为数不多。目前,聊阳路、县图书馆、景阳冈大酒店、狮子楼大酒店完成亮化提升。

七级镇古渡遗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运河码头。现存古迹还有古街、翟家祠堂、狄大光药铺、七级上下闸、碧霞祠等,其中古街是鲁运河沿线古镇中仅存的商业街之一,建筑形式基本保存了清末民初的样式。

今年以来,阳谷的旅游产业不仅有名气,更有人气和财气。如今启动了景阳冈景区扩建提升工程、景阳冈酒村建设,加快景阳冈英雄酒文化观光园、伏城文化旅游项目、苏海森林动物世界、仓亭津旅游区建设,联合梁山郓城东平共同打造“大水浒旅游文化区”。  

来源:头条号

Hash:815f40eed8d12b7d49538d98554c0f90773d0bc6

声明:此文由 阳谷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