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政:守护文物的草原“鹰眼”——“红色足迹·博州博物馆”系列之三

秋日午后,阳光暖融融的。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浩尤尔陶勒哈队牧工单志政又来到院子里,一一检查这两年捡到的石器,准备捐献给温泉县博物馆

他轻轻抚摸着这些宝贝,目光里有即将离别的不舍,更多的是能够妥善安置的欣慰。与文物结缘,对单志政来说纯属偶然,又是冥冥中的必然。

单志政仔细端详近期采集的石器

1999年春天,单志政在自己开的300亩荒地犁地时,突然发现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块,表面特别平整,像是被人工打磨过。从小对历史颇感兴趣的单志政记得在书上见过这种石头,便把它带回了家。

此后,单志郑又陆续在地里发现很多“看起来不一般”石头,并悉心保存起来。石头越堆越多,老父亲气得骂他,“从哪弄这些烂石头疙瘩,放在家里占地方!”而单志政却觉得,这些石头疙瘩兴许就是文物宝贝,任凭父亲怎么骂也不舍得丢。

2008年的一天,单志政赶集时,巧遇温泉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下乡宣传,便上前对他们说,“我家里有几块石头,麻烦你们来看一下,要是文物就拿走。”

单志政演示马鞍形石磨盘使用方法

工作人员半信半疑地随他到家里一看,这些石块显然是古人生活用具,便带回去研究。

经自治区考古专家鉴定,单志政收集的这些“石头”是春秋战国时期石器,距今2200至2800年,而他开荒的这300亩耕地很可能是古人居址,对研究北疆史前聚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形态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单志政既激动又自豪,他决定停止耕种这片土地。虽然种地年收入十几万,但是,为了保护文物,他甘愿放弃。为了不引人注目,他把地里全部撒上苜蓿,“等发掘完了再种”。

此后,单志政处处留心,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本地及自治区的考古专家请教,学习辨识文物的专业知识。

单志政展示自己收集的“宝贝”

2018年,因对文物保护工作贡献突出,单志政和妻子被聘请为温泉县野外文物看护员,负责看护鄂托克赛尔河谷一带古墓葬

鄂托克赛尔河谷距离单志政家70多公里,他经常天不亮就要起床,骑上摩托车带妻子去“巡山”。每到一处,都要仔细查看周围环境是否被破坏、堆积的石头是否减少。累了,他就原地休息;饿了,就啃口干粮。

迎着晨曦出发,顶着星光返回。没多久,墓葬群的结构和数目就深深地刻进他的脑海里。

听说河谷一带山上岩画,他便一个沟挨着一个沟找,几年来陆续发现岩画40多处。

有时,夫妻俩骑行在“巡山”路上,他会突然停下对妻子说,“那里好像有东西,你下去翻一下。”果然,就能找到一块石磨盘。有时,一块砍砸石器半截埋在土里,他也能一眼辨认。凭着一截陶器残片,他也能复原出陶罐的大致口径。

单志政向博州博物馆副馆长新华介绍收藏的石器

单志政逐渐成为本地的文物“土专家”,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丛德新教授夸赞生了一双“鹰眼”。

凭着这双“鹰眼”和对文物保护的热爱,近年来,单志政陆续发现石磨盘、石磨棒、石臼、石斧、陶片、冶炼矿渣等近300件文物,并全部无偿捐献给博州博物馆和温泉县博物馆。

“结合单志政这些年捐献的文物来看,砍砸器比较多,说明当时的古聚落人手工业比较发达,石磨盘和石棒说明他们在从事农业加工。”自治区考古专家张铁男说,近年来,考古人员在北疆的考古工作多是墓葬发掘,遗址发掘极少,“这批文物提供的信息和这个遗址点的发现,对研究北疆史前聚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形态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中国上下五年千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见证。”单志政说,“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会竭尽全力,能发现一点是一点,多保护一天是一天。”

文、图:刘素针

博州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审:吕海洪编审:彭莹 执行主任 :符艳平编辑:熊娅楠责编:熊娅楠

Hash:d8c2e1bd3bde5c0f2e1bee879d50ceceeef22374

声明:此文由 博尔塔拉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