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抚宁区发现明代官员墓碑 距今已数百年!
明代抚宁地区曾经设过抚宁卫,但是只见文字记载,没有见过文物实证。2006年9月,我晨练时经过紫金山西北,突然发现一块青石碑,走近仔细一看是明代抚宁卫指挥同知赵铭的墓碑。由于当时没有及时保管起来,2008年春季重修金山大街时,我发现这通墓碑不见了。我曾经问过当时的县建设局副局长、县城管局局长张义良老兄:“你们修金山大街时见没见过一块墓碑?”他说:“啥墓碑?没听说过!”我以为是被人偷走了,这么多年一直耿耿于怀。
2006年9月26日《燕赵都市报》还作了报道,新浪网予以转载。
2007年10月我编辑的《抚宁县志校注》一书中收录了赵铭墓碑照片和碑文。
紫金山西北侧环山路入口处 赵铭墓碑所在位置
赵铭墓碑位置
草丛中的墓碑
2020年2月28日下午,我去紫金山拍摄紫荆石婆,从西北侧山脚下草丛中发现一块石头,拨开杂草一看,原来是我一直寻找的赵铭墓碑,我怕丢了,赶紧用杂草掩盖起来。回来后,给区文物管理所杨大海所长打电话,向他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并叮嘱一定要收藏起来。3月13日下午,杨大海所长找来叉车,将这块墓碑运走,保存起来了。直到这时,我的心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抚宁卫指挥同知赵铭墓碑
碑文阳刻文字:
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孟冬 谷旦
始 祖 指 挥 同 知 赵 公 讳 铭 之 墓
阖族奉祀
墓碑刻有“阖族奉祀”
碑阴刻有:
赵氏本源,原籍山东济南首府属县邹平仁义乡里泊尔村中,永乐年间迁移抚宁。由来世系,始祖讳铭,指挥同知,一世恩隆,官居此土,卜葬紫荆。凡我族众,本立枝发,竖碑刻石,祖德维崇,子孙共勉,勿替家声。
落款“十六世孙淮、十七世孙口口”等字,字迹不清晰。
这块墓碑立于嘉庆九年(1804年,岁次甲子),距今已有216年了。虽然几经周折,这块墓碑保存基本完好。
2008年春修建金山大街时,在紫金山西北侧修建一座三角公园,可能把墓碑埋到土里了。去年冬季修建环山公路时,又将墓碑部分暴露于外,因有沙土和杂草掩盖,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为什么对这块墓碑这么心重呢?
咱们先说说“抚宁卫”是咋回事儿?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抚宁卫”。先说个历史名人吧!大家都知道明朝时抚宁出了一位兵部尚书翟鹏,特别是他那副对联“惟有寸丹悬帝阙,更无尺素达权门”千古流传。
2018年第5期由河北省档案局主办的《档案天地》杂志录用了我提供的《明史·翟鹏传》的书影。明代兵部尚书翟鹏就是“抚宁卫”军籍,不属于地方管辖,直接隶属于兵部。当时抚宁县地盘上有大批的军屯户,这些军屯户一方面开垦种粮,为边关提供军饷;一方面派人到边关戍守,为长城防线提供兵源。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命皇长孙朱允炆(太子朱标早死)即位。建文元年(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为限制藩王的权力,听从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左侍郎齐泰之言,开始“削藩”。手握重兵的四叔燕王朱棣不甘心于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名之曰“靖难”。在永平地区的守军效忠于燕王,与效忠于建文帝的辽东兵大战于永平之地。建文元年春三月,后军都督佥事耿瓛兵屯山海关。秋七月,靖难兵至永平,永平卫指挥佥事赵彝、千户郭亮、百户吴买驴(后改名“吴成”)等献城投降燕王。九月,江阴侯吴高、辽东总兵杨文与都督耿瓛率辽东兵围困永平府城,焚烧西门。燕王朱棣前来增援,杀退辽东兵,追奔百余里,斩首千余级。建文二年秋七月,燕军在卢龙城东部落岭大败辽东兵,攻克抚宁县兔耳山寨。八月,辽东兵再次围攻永平府城,失败而归。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为明成祖。随着靖难兵大批南下,北平都司(当时永平府一带属北平都司,那时还没有北直隶省呢)所属地广人稀,明成祖朱棣派遣大批军屯户前来戍守。
明朝军队实行都司卫所制,命令卫所屯田垦种,国家给每一位士兵一定数量的田地耕种。《大明会典》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天下要冲及边关要隘处创立卫所。大约每卫驻军5600人。一个千户所1120人,一个百户所112人。每个百户所设总旗2人,小旗10人。军卫官职实行世袭制。平常时,卫所士兵屯田耕种,操练本领。打仗时,总兵凭借皇帝颁发的兵符令箭,到卫所调兵派将。战事结束后,兵符令箭交回,军士回卫休整。
为加强永平地区的军事防卫,洪武四年(1371年),在永平府城(今卢龙县城)设立永平卫,下设八个千户所,军兵6400人。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在今山海关设立山海卫,领十个千户所。(永平卫、山海卫属北平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为奖励兀良哈三卫“靖难”之功,将大宁卫(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赐给”兀良哈,又将东胜左卫(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迁移到卢龙县城东北。永乐四年(1406年),又在永平卫南增设卢龙卫。
明景泰七年(1456年)《寰宇通志》中“抚宁卫”的记载
明天顺五年(1461年)《大明一统志》抚宁卫记载
抚宁卫设立于抚宁县城中央鼓楼西北(今中国工商银行抚宁支行西北)
永乐三年(1405年),于今中国工商银行抚宁支行西北一带设立抚宁卫(当时抚宁县衙还在今旧县村)。抚宁卫下设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大约在田各庄、万庄、大所各庄以及张各庄(今昌黎县河东张各庄、河西张各庄)设立千户所。“所各庄”村名来源于千户所,并非是姓“索”的。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六月,抚宁卫裁并山海卫,抚宁卫存续了247年。
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赵铭任抚宁卫指挥同知记载
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卫指挥使一人,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所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每个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所;百户,正六品。每百户设总旗二人,总旗领小旗五。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卫指挥以下士官世袭,军士父子相继。
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赵铭墓的记载,与墓碑发现地一致。
赵铭墓碑的发现有何意义?一是明代设立抚宁卫只有文字记载,《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明会要》《明史》等,没有文物实证。赵铭墓碑的出土证实了明代设立抚宁卫的历史真实性,成为唯一的文物实证;二是纠正了抚宁镇细河村建村时间。据1983年抚宁县地名办公室编的《抚宁县地名志》记载,细河村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还准确地说“赵姓由山东邹平县仁义乡泊尔村”迁到此地落户。据这块清代嘉庆九年所立的墓碑记载,细河村应该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抚宁县地名志》记载比历史事实早了683年---690年。
1983年《抚宁县地名志》记载,细河村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
来源:话说抚宁
Hash:38a9914b67d8e3a5f58677459ec49d6933a985c2
声明:此文由 第一线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