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大云寺-沉睡千年佛教窖藏显真容

2012年12月31日甘肃泾川县城关水泉寺村民在唐代大云寺遗址东侧抢修道路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沉睡千年的佛教造像窖藏坑两处、瘗埋舍利地宫一处。在约4平方米的区域内,佛头、佛身、基坐等,密密麻麻,整齐有序地摆放,共出土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各个时期的石造像以及少量陶造像、泥塑造像、经幢等各类单体造像、造像碑(塔)等两百余件(组),出土造像多残损,造像题材有立佛、立菩萨、弟子、天王、二佛并坐、维摩文殊等,大型立佛像高度多在1.4米至1.7米之间,小型造像高度多在0.2米至0.5米之间,另外,大多数造像有彩绘,颜色以红、绿、白三色为主。更有真金贴面的佛头造像,通体贴金的小佛像。这些造像雕刻刀法精细,造型优美,艺术价值极高。对研究北魏至隋唐佛像风格的发展变化有重要意义。在佛像窖藏东北面还发现有地宫两处,地宫砖刻裸露的可辨识文字有“维大宋大中祥符六……”等内容。通过碑文可知,这座地宫遗址是宋大中祥符年间龙兴寺地宫遗址,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地宫遗址里出土了一具长0.45米陶棺,陶棺里面还有一个木匣。根据陶棺东侧出土的铭文砖记载,木匣中存有约两千余颗舍利。

从铭文看“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龙兴寺曼殊院僧人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殿内葬之”。可知,"大中祥符六年"应是这批造像的埋藏时间。

现这些出土的佛教文物集中在泾川博物馆展出,供人们瞻仰。另在大云寺博物馆还有部分其他遗址出土和征集的佛教造像。据说泾川正在大云寺前建造一座专门的佛教造像馆,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泾川博物馆展区|

| 大云寺展区|

| 泾川三次佛教文化大发现|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2年12月31日发现的宋泾州龙兴寺佛像窖藏

2013年1月9日发现的宋泾州龙兴寺诸佛舍利并佛牙佛骨陶棺及铭文砖

2013年1月9日发现的宋泾州龙兴寺诸佛舍利

1969年发现的北周泾州宝宁寺佛舍利、舍利瓶、大铜函、小铜函

1969年发现的北周泾州宝宁寺佛舍利石函

1964年发现的隋文帝、武则天两朝皇帝敕分供养的隋代大兴国寺、唐大周大云寺佛祖舍利、舍利瓶、金棺、银棺、铜函

泾川古称泾州,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到陇右的重镇,北朝以来即有佛教寺院及石窟寺的开凿,隋唐时期更发展为佛教圣地之一,大云寺即为重要的佛教遗存,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泾川多次发现瘗埋舍利的地宫及佛教造像,2012年发现的佛教造像窖藏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碑多以反映北朝时期中原北方地区极为流行的宣传大乘佛教思想的《法华经》及《维摩诘经》等内容为主,雕刻风格既有该地区的地域特点又与长安地区的风格有密切的关联。

—————————— END ——————————

您看到的或许也是别人需要的,感谢分享!

敬请关注南山供秀公众平台

—— 南山供秀 ——

|淘宝店 |

(淘宝搜索店铺南山供秀)

https://shop57811131.taobao.com/?spm=a230r.7195193.1997079397.2.9ZHy0P

Hash:1b89a26400f0ce48f3d06926ad2ccb2f4e0571a1

声明:此文由 南山供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