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儿开!登封这个村700多亩菊花让你眼睛不够用

金秋十月,菊花盛开。石道乡陈家门村北的沙坡上一派忙碌的景象。不少村民搬着小凳子、提个小竹篮,俩人一伙,仨人一群,结队来到挡阳山下的山坡上,为自己的幸福小日子采花。

10月18日上午,村民陈焕知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急匆匆来到挡阳山下菊花种植基地,加入到采菊花队伍中。只见村民一字排开,双手飞快地在菊花丛中灵活地跳跃着,采摘的同时,大家还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欢声笑语倘徉在幸福的花海里。

干活利索的陈焕知不一会就摘满了一竹篮菊花,在村民的协助下她一边往编织袋子里倒菊花,一边乐呵呵地说: “俺在家也没啥事儿,孩子还小,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出去打工也不现实。刚好咱家门口也有活干,一天挣个六七十块钱补贴家用,活也不重,真不赖!” 。

除了在菊花基地打工,陈焕知家里的9亩土地也流转给了菊花种植基地,一年下来也有5400元的固定收入。不过,让她最满意的还是能在家门口打工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陈家门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土薄石厚,无灌溉条件,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较差,更没有村集体企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种植,少部分从事养殖。为解决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村委的协调下本村村民陈银平2017年成立护林管护队,让本村闲散人员、贫困户,使他们不出家门,就有活干,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为了发展山区旅游,搞活经济他又先后成立了陈家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福洋种植专业合作社。

陈家门村党支部书记陈水平说,福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就发展起了育苗基地。后来又流转村里700多亩土地,经过多次考察才确定种植菊花的项目。从前期栽苗、管理到后期的采收,全部是本村村民,忙时有仅200人,淡季的时候也不低于50人。每年合作社都会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和支付平时工人工资,大大地减轻了贫困山区的就业问题。

据福洋种植专业合作社陈银平介绍,为发展特色农业,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扩大了市场营销能力,更是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的目的。今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700多亩,种植北京菊、金丝皇菊、毫菊,除观赏外主要是药用,目前菊花种植基地的菊花已经和安徽一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

下一步,将会配合村“两委”扩大种植菊花面积,菊花种类上也会多样化,根据地形地貌用不同颜色的菊花,打造出不同字形和图案景观,让村民有收入的同时也让村里美起来。最终要利用陈家门村田园风光和郑少高速少林下站口地理条件优势,打造集种植、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免费招募入驻美食摊位:红薯产品相关(红薯凉粉面条、丸子、糖包、酸辣粉等相关均可)其他小吃烧烤炸串、各种网红小吃等)也可报名参与,现场提供展位水电,免费入驻,择优安排。~

欢度

70

国庆

Hash:c740dcf3f3ed4b217d047266db16b621764a54ab

声明:此文由 登封本地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