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福安潭头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康源村,一起去见识下!
福安新闻网消息(李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林尽水源,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说福安潭头镇也有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康源村,我对它心仪已久,决定一探究竟。暮春时节,起个大早,顺着盘山公路缓缓而上,直奔康源。许多人爬山晨练,陆续归来,热情地招呼着,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穿过村口矗立的巍峨石牌坊,迎面是一大片原生态树林。四季轮回,树木们集体换装,一身嫩绿,满眼青翠欲滴。站在林边,绿荫下鸟鸣嘤嘤,宛如在旁,难觅身影;密林中泉水淙淙,却不知它来何处,去何方。
我踏着厚厚的落叶和苔藓,拾阶而下,来到林中涧底,举头四望,松、杉、樟、枫、榉等等,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大约都有数百年的树龄,需几人才可合抱。它们的枝叶恣意生长,亲密无间,更有无数藤蔓植物勾肩搭背、缠绵缱绻,从树叶缝隙挤进来的阳光,洒在地上,斑驳迷离,若隐若现。嶙峋怪石间,清泉汩汩而出,积水成潭,小潭满溢,从边沿溅落,汇集成大水潭,然后跌宕奔流,迂回碰撞,一路“嬉笑打闹”穿林而过,留下欢歌笑语在林间回荡。
此时此地,因爬山出的一身轻汗,早已消失殆尽,呼吸变得舒坦极了。我想,如果在这里安一个藤蔓吊床,躺着看书,该是多么惬意的事。看书累了,可以凝听流泉漱石、鸟鸣虫吟,察看春笋拔节、落叶飘零。或者只是闭目静坐,让思绪飞翔: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上苍如此垂青,我为康源庆幸。康源李氏定居于此,缘于一个“踏雪寻牛”的传说。唐朝李靖后裔入闽之后,开枝散叶,辗转各地,其中,廿一世祖仕云公一支,曾暂栖六都扑滩景湖后地方,傍水而居,年年洪水泛滥,田园毁损,房屋崩塌,不堪其扰,早有另择吉地安居之意。
是年腊月隆冬,农闲季节,不用使役耕牛,任它们早出晚归,来去自便,相安无事。一日傍晚家人不见耕牛归栏,十分焦急,恰逢天降大雪,路滑天黑无法出门寻找。 次日一早,李氏家人纷纷踏雪上山,翻过几道山梁不见牛的踪迹。正在众人无可奈何之际,忽见前方不远处山边有些异常,茫茫雪野,坑涧旁竟然有一大片青翠藤蔓,不落一丝积雪,上前掀开藤蔓一看,耕牛们卧在流水潺潺的涧边,悠闲地反刍着。文寿公感叹道,此地茂林修竹,水源充沛,气候温和,真乃风水宝地也!遂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率子侄辈搬迁至此,繁衍生息,至今已历四百多年。
康源村依山而建,节次鳞比,传统民居与新建楼房,错落有致,山泉汇集成的小溪涧,在村落中穿行,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康源人。村中漫步,处处小桥流水,家家绿树掩映。日出开窗见绿,夜来闭户听泉。康源四周遍植桃李,若逢阳春二月,日丽风和,桃李芬芳,更让人流连忘返,那山,那水,那村庄,就是一幅现实版的“世外桃源”图画。
康源村这世外桃源,还“默默无蚊”呢。据传说,古时候,夜晚常有大蝙蝠飞至村中,蚊子从此销声匿迹,有好事者跟踪观察,见巨蝠隐入林中。次日寻找,遇见涧边奇石状如蝙蝠,一时传为美谈。后来蝙蝠石时隐时现,不是寻常可见。如今太平盛世,蝙蝠石再次现身,蝠者,福也!村民视为祥瑞之物,将其安置在祠堂边上,祈盼风调雨顺,五福临门。
近年来,康源村乡贤志士和村民群众,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振兴农村,建设家乡,自发投资投劳,倡导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极大提升山村知名度,荣获生态村、美丽乡村、国家传统民居等多项“桂冠”。
康源村里创办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依托独特自然风貌,结合生态休闲建设,用源远流长、经年不涸的山泉水,把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做得风生水起,卓有成效。这正是:
踏雪寻牛得蝠地(福)
安居乐业有康源
乡贤情深系桑梓
山村振兴树新风
Hash:5df682940eda4d5e0d317be3f180c449bbd2f082
声明:此文由 新福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