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这些惊艳的历史文物,你都知道吗?

滔滔滦水,巍巍燕山迁安历史渊源流长。远古时期,滦河流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轩辕黄帝及其部落的繁衍生息,开启了迁安古人类文明的起源大门。早在4.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迁安境内就有人类生活,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滦河流域富饶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迁安儿女。因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迁安出土了众多的历史文物,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历史足迹下的迁安。

中华第一锥

01

1958年在迁安爪村出土了旧石器时代 的骨针、骨锥 。骨针,针身、针孔保存完好,针尖残缺,刮磨得很光滑。骨针长7.6厘米,针眼直径0.1厘米,最粗处直径0.3厘米,骨针针尖部位削制而成,呈梯形状;骨锥长15.8厘米,骨锥上部用石器刮削出锐利的尖,柄上一面有平行刻花纹装饰。这两件精美的骨针、骨锥是当时全国出土的仅有的第三套人类最早的缝纫工具,堪称中国发现旧石器时代骨制品的杰作,其中骨锥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锥”。

金臂钏和金耳

02

这两件金饰是出土于小山东古墓的金臂钏和金耳环,它们的含金量非常高,是国家二级文物臂钏在早期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以后才成为女性特有的一种装饰品。此臂钏用金条相对弯成环形,环两端锤扁呈扇形,整体光素无纹饰,造型简洁明快,地方色彩十分鲜明,极有可能是商朝周边少数民族制造的饰品,是研究中国早期金制品与装饰观念的珍贵实物。

马哨小山子商代遗址

03

马哨商周遗址出土的鼎和簋,它们是国家二级文物。双兽耳饕餮纹簋,颈、圈足部弦纹间饰夔纹及兽首纹,腹部饰浮雕状饕餮纹,耳上部饰兽首,下有钩形珥,耳身饰鳞状纹,器物内底有一“箕”字。夔龙纹双耳三柱足鼎,双耳直立,鼓腹下垂,三柱足,颈部云雷纹地上饰夔龙纹并间有扉棱,腹部焦叶纹地上饰蝉纹,器物内壁有一“卜”字。从这两件文物内壁各有铭文“箕”、“卜”二字,由此可知它们是商纣王诸父箕子家族之物。箕子是商时主管占卜之事的文官,封国在朝鲜城。《一统志》记载“朝鲜,在永平府境内,滦水西岸”。由此可知迁安的马哨遗址就是商朝箕子国所在地。

动物化石

04

迁安境内有大量的古动物化石出土。展柜中展出的是在爪村遗址和迁安其他地区哺乳动物化石,有原始牛的牛角,据此可以推断,其体长约3米,为现代牛的祖先。有猛犸象的象牙化石。猛犸象生活在约1万1千年前,可以适应草原森林、冰雪等环境,猛犸象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象牙,根据这具象牙长度推断,它的身高要达到近4米。还有披毛犀头盖骨化石,它生前的体长也达到了3.5米左右。这些残缺动物化石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汉代陶楼

05

于家村汉墓出土的四层陶楼,该楼呈四层双飞檐方形楼阁状,是具有防御性质的瞭望楼。属于仿木建筑构造,造型精美,充分说明了古人建筑技术的高超。陶楼是汉代人根据现实中的楼进行摹仿再造,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而创造出来的。陶楼的制造是为丧葬礼仪服务的,但作为一个人的创造物却是包含一种汉代人的造物观念,因此,在美术史家的眼中,陶楼是一件艺术作品,陶楼具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全部品格。

铜镜

06

瑞兽葡萄纹铜镜,唐代。镜背纹饰中央有一兽形钮,整体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呈现瑞兽与葡萄纹的组合,有6只不同姿态的海兽沿着环形均匀分布,重点展示了海兽的头部,外区有10只铸造精美的禽鸟组成,禽鸟外形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内外两区瑞兽之间衬托有枝叶缠绕的联架葡萄,五瓣状叶,葡萄果实粒粒饱满。

捣碓俑

07

捣碓俑,汉代。主体画面为双人踏板捣碓状。两人均高冠长裙,手扶栏杆,前面为一高高翘起的碓头,碓头呈长方体,底面平整,前面出榫,后附长杆,杆下有一台状支撑体伸入踏板下,其前另有一小平台,应为碓石。该俑表现的是手工造纸中砸桑皮的一道工序,它的出土说明迁安在东汉就有了手工抄纸技术,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白釉黑花四系瓶

08

白釉黑花四系瓶,金代。迁安博物馆藏。此器制作较精细,属于磁州窑系。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这些惊艳的历史文物

你都见过吗?

一起留言讨论吧!

Hash:5d2e84e2d93e89cb63637617c9c2f0cc2fb09211

声明:此文由 迁安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