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座千年古墓被盗,考古队进入地宫后慌忙退出:快请北京专家

导读: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地下埋葬着无数的历史遗址和古代墓葬,而要想让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重新焕发光彩,就离不开考古学,更离不开田野考古发掘。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地下遗址和墓葬,考古部门从不主动发掘,只是抢救保护被施工、盗墓等破坏的墓葬。

1996年,在浙江临安市玲珑镇,一家烧砖厂在一座小土山上取土时,挖掘机意外挖出了一个大洞,赶来围观的群众清理完洞口的泥土后,发现下面埋着的是一座砖砌的墓室。几位大胆的村民找来手电,从破洞下到了墓中查看,发现里面有大量的瓷器玉器和金器,由于当时村民基本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将大部分文物哄抢一空。

事情传出来之后,文物部门立刻派考古队前去查看情况,并追缴被哄抢的文物。考古队员经过对墓葬位置、形制的研究,认为这座墓葬应该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氏的一座家族墓葬。

《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末年,临安人钱廖因为平定浙江一带的农民起义有功,唐昭宗下旨升他为镇海节度使,统治江浙一带。之后十几年间,钱廖在其统治范围内采取“保境安民”的方针,吸引了大批流民的涌入,使得当地经济不断发展,钱廖的实力也水涨船高。

公元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称帝,为了拉拢钱廖,朱温封钱廖为吴越王,从此吴越国成为了五代时期偏安江南的一个小国。考古队员介绍说:按照史料记载,和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吴越国王室家族墓基本分布在浙江省杭州市和临安市两地。

考古队经过对墓葬仔细清理之后,找到了一块墓志铭,上面刻有“吴越国恭穆王后扶风马”几个大字,据此,考古队确认这座大墓的主人就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第二位国王钱元瓘的王后。

《新五代史》中记载,马王后是雄武军节度使马绰的女儿,在钱元瓘还是王子的时候就嫁给了她。马王后嫁给钱元瓘之后,很多年都没有子女,于是她主动找到当时吴越国的国王钱廖,要求为王子纳妾。钱廖听了儿媳妇的话之后大喜,认为她是一个开明大度的媳妇,赞扬她说:“延吾世祚者汝也!”

这座王后陵在历史上虽然被盗,但盗墓贼只是从前室一个小洞进入的地宫,因此破坏并不严重,而且盗墓贼只拿走了值钱的黄金,大部分瓷器、玉器都完整的保留下来了。考古队员回忆说,当时他们进入地宫之后,首先发现的就是码放整齐的瓷器,经过清理,一共有44件之多。

这44件瓷器制作精美,有碗、盘、水盂、粉盒等多种器形,而且全部青色为主,并无太多纹饰。看到这里,考古专家立刻意识到这批瓷器很可能是失传上千年的秘色瓷。“秘色瓷”最早的记载出自唐朝人陆龟蒙的诗中,虽然后代都有记载,但一直无人见过珍品,因此一千多年来,无人知道“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

直到1978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上面记载有"瓷秘色"三个字,秘色瓷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临安五代大墓中出土的44件青瓷到底是不是秘色瓷?现场的考古专家没有一人能够鉴定,因为见过秘色瓷实物的人太少了。

当时考古队认为,如果这44件瓷器真是秘色瓷,那都将是国宝。为了慎重起见,考古队立刻停止了发掘工作,立刻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北京能够鉴定秘色瓷的专家前来,鉴定墓葬中的瓷器到底是不是秘色瓷,并指导发掘保护工作。

北京的专家赶到之后,经过仔细鉴定,确认吴越国王后墓葬中的44件瓷器,全部为越窑秘色瓷的精品。无论从器物种类,还是从数量看,都是秘色瓷一次空前的重要发现,其在浙江青瓷发展史乃至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ash:9f268126775722c604e849d3fa87860621a5d6ed

声明:此文由 文化常识大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