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何明:重建黄龙庙碑记/重修北洞碑志

(21)重建黄龙庙碑记

【原文】

龙神之说,吾不知其何所昉也。易曰云从龙,又曰云行雨施,夫亦以云固龙之嘘气所为,而作霖雨以济苍生。实云之所为云固神矣,而实本乎龙。然则云之神,神似龙,龙又神乎,云者也然。不有神乎龙者以为主,则龙也能独行乎,是龙之兴神。固令之而无可合,亦令之而莫能分也。乡曲之间见云之能致雨也,而惟乎云之所以出则为龙。於是莫测其龙为何物?云为何物?而以为是有神焉。以为之操纵变化于其间,则不得不立庙以祀其神。盖以龙之行藏惟神司之,即雨之行止亦惟神司之,不可不祀也。明矣!吾村村之北旧即有龙王庙,庙之神有口口、口口,而未尝有黄龙也。俟道光十二年,本村又上巷父老因岁旱祷雨,复倡塑黄龙一尊。又闻地师论,韩奇山宜建龙王庙。遂共议建庙于此山之麓,亦以冀夫地之灵固神,以显神之灵因地以传。功成勒石嘱余为叙,亦聊以之志。夫立庙之始,使之历以不忘耳。

邑贡生赵乾撰邑增生赵鸿宾书

道光二十二年仲春毂旦

【译文】

关于龙神这一说法,我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易经》中讲云总是伴随着龙,又讲当云积聚到一定的厚度时,就要下雨。云本来就是由龙慢慢呼出的气形成的,故而才有了天降甘霖,以养育众生。事实上云的行为,原本出自神的意志。而实际上又全在于龙,然而云的主宰就是神,这个神似乎是龙,殊不知龙却受控于神,当然云也一样,不过有的时候神也以龙为主,所以龙也能独立于神而行动,而这种情形要根据神的兴致了。因此龙本身就是完全由神操控,而无所谓合,自然更不存在分了。当人们置身于扑朔迷离之间,看到的就是云能变成雨,而云的出没变幻唯一依赖的就是龙。于是人们在诡异莫测中不禁疑惑,这龙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云又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乃至终于明白了其背后的主宰还是神,认识到了神的法力操纵变化于其间,所以人们纷纷立庙,隆重祭祀这位神灵。全是因为龙现身与隐藏的出没之间,唯有神能掌控。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多大,什么时候停止,唯有神能左右。因此对这位神的祭祀,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忽视的。这是多么明白无误的道理呀!

我更乐村的北面,在很久以前就建有一座龙王庙。庙中供奉的神位是口口、口口,而就是没有黄龙。直到道光十二年的时候,本村又上巷的父老乡亲们,因为天旱祈雨,才又重新倡导塑造一尊黄龙神像。又请教地理风水大师称,应该在韩奇山建造一座黄龙庙。因而大家一致同意,并立即付诸实施,将庙宇肇建于韩奇的山坳之中。希望这块灵异之地,也是神的灵验之所,自然神的灵应也会因地而传播。总之这座庙的建立,不失为一次天人合一,神地相得益彰成功之盛举。故而立碑时嘱我作序叙,权为之志。让今天创建立庙的这段难忘的经历,留给我们的后世吧。

(22)重修北洞碑志

【原文】

村之东偏十里许有北洞在焉。所建神位一曰荤山昭懿圣母,一曰九龙圣母,历代重修,不知创于何时。至道光二十一年,予充膺香首。乡间父老咸啧啧焉,以北洞兴工为最余。因离村遥远,年岁又饥,目前且却心摇摇而未定。奈是岁之秋天来雨,而庙宇忽颓。此冥冥默默中或有神之所使耶,乃不意事犹未举。而张君春贵忽辞於世,斯时也,余与赵君文炳、赵君桂馨,欲择日兴工。苦于无水,欲待时修造,神无所依。不得已二十二年春,拔各巷总甲轮流送水,又念前人所造因陋就简,求能巩固。因而开山凿石,不求仑奂之美,止期完结之。及二十三年夏,虽无麦而秋成颇顺。始金像改作太補与山门、垣墙、周围柏树一并修理。工成之后勒石以誌之。

邑岁贡生候选训导王云峰沐手撰书

清道光二十三年吉日立

【译文】

在村子正东稍偏南,距村约十里的北洞山坳之中,有一座称作奶奶庙古建筑群。庙中供奉的有两尊神位,一位是荤山昭懿圣母,一位是九龙圣母。年深日远,历代多有修建。而这座庙宇究竟创立於哪一年,至今无人知晓。

时值道光二十一年,我当选为新一届香首之一。乡中老少爷们对新任香首多有赞许,并寄於厚望。上任伊始,盘点庙宇修缮状况,发现北洞奶奶庙的遗留问题最多。然而该庙离村远,又遇饥荒年。对此,我们几位香首深感纠结而举棋不定。怎奈当年秋天一场暴风骤雨的突然袭击,致使庙宇坍塌。这一切似乎都是在冥冥默默之中,神明所使然。当这件始料不及的事发生后,尚未理出头绪付诸行动时,而张春贵先生又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溘然辞世。我只好与赵文炳、赵桂馨两位先生共同商量,准备选择吉日开工兴建。然而,正当按计划推进之时,却因无水无法修建与重塑金身而被迫停工。只好等到第二年即道光二十二年的春天,责成各巷的总甲,(当时的基层组织,十户为一甲)分班轮流送水。又充分考虑到我们的先辈在修建施工中秉持的“因陋就简,严格质量”的基本要求和求实精神。因而在开山凿石中脚踏实地,尤其在加工构件时,不求表面的华丽之美,只求如期保质保量完工之固。修造工程至二十三年时春旱,虽夏收无麦,但秋收颇丰。因此,破败的神像由重塑改作全面的大修大补,殿堂与山门、围墙及四周的柏树一并修葺和整治。值此工程全部告竣之时,特刻石以志。

董何明 :笔名可月、曹重。更乐东巷人。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和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撰写专业技术管理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数十篇,分别在《文汇报》、《中国船舶报》、《河北企业》等报刊和省、部级专业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发表。其中获中国船舶总公司、河北省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同时,在报刊上发表报告文学、小小说、诗词、评论、杂文等数万字。先后出版了《企业配套改革探索》、《国企规章制度》、《董家圪节记忆》、《故墟长歌》等书。

启事

《故墟长歌》尚有部分存书,预购者请与本平台联系!

Hash:f3e11fa2a017a7108912a73fccaddbbcecf77612

声明:此文由 清漳两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