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这8个流淌在慢时光里的古村落,有你想要的风景和故事!

有人说:

每一座古村落就像一部耐人回味的老电影

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庭院

每一砖一瓦都在回放着精彩而独立的故事

诉说着历史的沧海变迁

日里

你如果想要寻找一份静谧之处

不如来孟津这些古村落走走

卫坡古民居

卫坡古民居,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是豫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居建筑

十六所民居建筑呈南北分布于村中老街两侧

分别有祠堂、靠山窟洞、天井窟院、私塾院等

庭院侧门互通,厅堂格局气派

格调自然,建筑庄重古朴

木雕砖雕工艺精美

属典型北方民居建筑布局结构

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与研究价值

横水古寨

造型别致的高大门楼、青砖灰瓦的深深庭院……走进孟津县横水镇横水寨,古街两旁排列着座座清代古民居院落,让人不禁驻足观赏。

在南街,清代建筑较为集中,青砖灰瓦,古朴俨然。院子一重又一重,深幽宽大,旁边以便道贯通,依次布局着过厅、上房、绣楼等建筑。近年来,这里的大部分村民有的搬城里居住,有的另盖新居,还有一部分人仍生活在这个充满爱恋和情感的院落里。

庙护村

青瓦院墙、磨盘石凳,还有各种民俗墙绘,满满的都是老家的感觉,瞬间把人拉回童年。

古祠堂、古院落、古树木,使庙护村焕发出古色古香的独特魅力。

石碑凹

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矗立着两通5米高的石碑,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兴、石保吉墓的神道石刻。

石保兴墓碑上刻有“大宋故赠 州观察 石公碑”篆书大字,石保吉墓碑上刻有“大宋西平石公神道碑”篆字,石碑风化严重,碑文模糊难辨。

清道光年间,村中姓张的人还修建了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的古寨。尚存东西相连的三进院落10座、窑洞80多孔。

四周有寨墙,墙上有寨垛;东边建有寨门(仅剩半道砖墙),地下还有地道,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马村

在孟津扣马村的老寨门右边,有一青石台台中心竖着红色页岩石碑,上书隶体“会盟台”三字。

古老的会盟台,向人们讲述着此地三千年前的辉煌。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于孟津。推举周武王为盟主,并发表了史称“孟津之誓”的著名演说——《太誓》,从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的序幕。

摄影:走遍大美洛阳

牛家寨

牛家寨位于北邙山上,距孟津县城东十公里,紧靠孟扣路,依图河而建,三面临沟,寨子修在伸进图河故道的“半岛”上面,只有西面与平地相接,建有寨门楼一座。

据村中老人介绍,此寨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三次重修。古寨现存有道光十四年重建的寨门一座,“牛家寨”三个字,赫然镶在寨门上方,历经风雨剥蚀,斑斑驳驳,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青砖门垛上刻有两块铭碑,碑上“道光十四年吉日重口”“民国廿三年重修”的铭文依然可见。周围的夯土寨墙虽已坍塌不全,但寨门却气势如故。

寨内有古民宅几十所,但多数因年久失修而损毁严重。2011年7月,牛家寨被孟津县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乔庄村

在孟津县小浪底镇刘庄村乔庄自然村,散落着80多座古朴的清代民居建筑。

乔氏祠堂、西大院、东大院呈阶梯式分布,错落有致。村内石磨、石碾、古皂角树随处可见。

其别致的田园风貌,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20多所高等艺术学校的写生基地。

鹞店古寨

鹞店寨又跃店寨,位于平乐镇西2公里,是洛阳现存唯一古堡式村寨,始建于元朝,东西宽152米,南北长210米,南北正街和东西街成丁字形格局。有南门、东门、北门三个寨门,西面是深沟。

南门是正门,门外有几十米青石台阶。东门是石拱门,门前有城壕。北门损坏,有大路向北通外。西面深沟内有2公里长的地道、瞭望台。寨内有二仙庙、鉴池、小亭、古树、民宅。

古寨耸立于邙山半腰,地势险要,雄伟壮观,视野开阔。站在南寨门上俯瞰白马寺香烟缭绕,遥望伊阙逶迤参差。先后有《八百罗汉》、《黄河东流去》、《常香玉》、《中岳狂飙》、《心愿》、《新地雷战》等影视剧在此拍摄。

在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昼看风舒云卷

夜观星星满天,看古村淳朴的民风

听讲不完的故事传说

等你来邂逅

来源:孟津旅游

Hash:3c17aa15977a80a134ac139a9666b2565d0f7fc1

声明:此文由 洛阳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