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水利设施!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有新发现!

2021年夏季,呼斯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王鹏提供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温泉县呼斯塔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王鹏结合5年来发掘成果,公布该遗址2021年度考古新发现:呼斯塔遗址核心区是青铜时代一处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有着复杂的水利设施和墓地的城址,这在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属首次发现。从遗址的城址规模上看,它应是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的一处中心性聚落遗址。

2021年夏季,呼斯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王鹏提供

呼斯塔遗址位于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脚下,地处欧亚草原东部,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遗址主要由核心区及外围遗迹组成,总面积超过12平方千米,是目前已知博尔塔拉河流域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青铜时代遗址,年代距今3600年左右。

呼斯塔遗址航拍图。图片王鹏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6年起对该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王鹏介绍,2021年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由城址和墓葬构成的遗址核心区,城址由房屋建筑群、院落以及院落外城墙等遗迹组成,面积约6万平方米,呈现不规则长条形。

考古工作者在院落外布设探沟寻找西城墙时发现,西城墙西侧有一道与城墙大体平行的石墙,石墙北端通向城址西侧的河道,与西城墙共同构成一道长约百米、宽达1至3米的引水渠通向城内。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人牲祭祀现象。图片为王鹏提供

在对西城墙中部缺口处进行发掘时,考古工作者又在缺口处和城墙内发现分渠和支渠。“支渠通向一处石构建筑,支渠引水是为了生活用水还是其他特定用途,还需对石构建筑进行发掘研究后,才能揭开谜底。”王鹏介绍,呼斯塔遗址城址部分位于河流冲积扇的扇缘位置,结合周边地形地貌特点来看,当时聚落人是依据周边山势、水势,并利用河流冲击形成的卵石带修建而成。这一带历年都有洪水冲击现象,然而历经3000余年,城址的主体结构和外围水利设施却未受到洪水破坏,“可见当时古代居民有多么智慧,也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甚至掌握了对周边河流综合治理的能力。”

左图为此次发掘发现的墓葬,右图为城址中的房址。这座墓葬结构布局和房屋几乎完全一样。图片王鹏提供

“城址是属于特定等级人群居住的政治中心,还是一处以畜牧业生产或其他手工业生产(如冶金)活动为主的经济中心?需要对城址内大面积未揭露的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才能逐渐揭晓。”王鹏说。

此次发掘发现的具有典型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特征的精美陶器。图片王鹏提供

此外,在城址西南约500米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处青铜时代墓葬群。其中,1号墓结构布局与城址的房屋建筑几乎完全相同,有石包土的围墙、入口,里面由隔墙将其分为前后两室。“这种墓葬模仿房屋建筑的现象,也是此次发掘的重要发现之一。”王鹏说。

呼斯塔遗址房屋建筑群航拍图。图片王鹏提供

图中红线部分为遗址的西城墙,绿线为此次发掘发现的挡水墙,西城墙和挡水墙共同构成一道引水渠。图片王鹏提供

呼斯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王鹏提供

来源:石榴云

博尔塔拉报社出品

监审:吕海洪 编审:符艳平 编辑:程娜娜 责编:段梦茹

Hash:bf88bee00f2ef6f5461f8d839266a17eea0db69b

声明:此文由 博尔塔拉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