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山、玉垒山和九峰山原来是......

原来湔山、玉垒山和九峰山是同一座山。

你还不知道?快来看看吧!

峰山位于彭州市大宝镇境内,距成都市约97公里,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脉中段,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古代,九峰山名叫玉垒山。因湔江之源出于此,又名湔山,是四川最早见证于《汉书》的名山之一。据考证,彭祖本系中原华夏民族彭祖氏后裔,原住彭城。商代中叶“武丁灭彭”以后,其遗族流徙西南,受辛三十三年(约公元前1122年)一支彭人会师牧野,灭商以后乃封于此,是为“牧誓彭国”。古今彭州辖境的山、河、州、县名称无不带有彭祖氏族的刻痕,就是证明。彭祖姓篯(音湔)名铿,古代“以氏名地”,以彭州山河为篯铿之山、篯铿之水,故称“篯山”、“ 篯水”,后世义衍字变,遂名湔山、湔水。“湔山”又名“玉垒”,即今九峰山最古老的称谓。

晋常璩《华阳国志》称此山为“帝之城郭”。左思《蜀地赋》等历代史籍皆有记载。历史上许多神僧、先贤莫不驻足于此,唐代王勃、杜甫、高适、卢照邻、李商隐等皆有诗文及此,北宋时已是“楼阁亭轩,隐然其间”的川西旅游胜地。佛道两家争相占领,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流传着九峰祖师的故事,解放初期,这里寺庙林立,铁瓦巨木,威严雄壮,与莹华山天台山合称“三山佛教名区。

九峰山因九座山峰而得名。东北为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间为背光,西南为仙人、黄龙、元武、白虎,最低点龙槽沟口海拔1000米,最高点太子城巅海拔4818米,相对高差达3800米。众山峰中,火焰峰尤为奇特,是九峰山的代称。其间峡谷幽深,飞瀑成群,流泉清澈,山鸟成韵;原始森林异彩缤纷,云海佛光变幻莫测,春时杜鹃怒放,灿若朝霞,冬时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九峰山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形成于10亿年前的元古界黄水河群地层为基层底构造层,并有震旦系上下纪至三叠系上纪须家河组下段分布。龙门山断裂带贯通上索桥白水河一线,线北山体基本为构造复杂的“彭灌杂岩体”所构成;线南多为典型的特殊地质体——龙门山飞来峰群(龙门山陆内推覆构造带)。全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流水地貌,峰谷密集程度很高。断裂带以北群峰耸立,沟谷纵横,山峰高程都在3000米以上,山谷多呈“V”字型,高差1000米左右,坡度60-80°,形成剑峰摩天,深峡万丈,叠瀑飞泻,碧潭成串的壮丽景观,其中尤以龙门大峡谷为主轴的相关地区构成的九峰山最富特色。

九峰山景源类型齐全,有险峰峡谷、悬崖幽洞之山景;飞瀑龙潭、激流矿泉之水景;翠林花海、猴群燕队之生景;彩虹幻影、冰帘玉柱之气景;云海日出、佛光神灯之天景;悬桥栈道、古寺关隘之文景。

九峰山,在彭州人的眼里,细雨、翠峰,薄雾、石径,一路相随。走过祖师殿,弯过观音岩,一株株挺拔的冷杉、铁杉,簇拥着五色的杜鹃,蕴涵迥异。九峰山,是湔江源头最大的绿色屏障,是一位神通广大的自然之神,影响着彭州的气候变化;是造物主馈赠给彭州人的一个硕大无朋的生命源。

文字:《灵秀丹景》品鉴彭州

图片:陈历良 周述财 陈伟

编辑:龙洋

亲,读完文章,记得在页面最下方点赞哦!谢谢关注和支持!

彭州,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管:中共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责任编辑: 王璟 刘姝言 张雁凌 卿菡

编辑:梁丹 龙洋 孙小洁

Hash:28f2411b61877fdad2e891f6a3e1b6ef7c5d9008

声明:此文由 品鉴彭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