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龙井村、巡检村、朱场村)

1

龙井村

安正中古墓

安正中墓位于龙井村坝溪大组龙凤小组(小地名十二塆)有“仙鹤抱蛋”之称的地方,安正中乃安氏一族入黔始祖“北宋平西大元帅安崇诚”之十三世嫡孙。传说,安正中仙逝后,族人在为其买地造井时,竟挖出两只仙鹤,飞走一只,另一只被在场的人按住并留在了墓穴中。一时间,人们纷纷赞叹:好地!好地!看地的阴阳先生也因此名声大振。安正中墓为土丘墓,坐北向南,石碑正中“明迁蜂岩始祖安公正中祖之墓”文字为楷书阴刻,碑左为序,早期墓碑在动乱年代被他人毁坏,现在的碑立于2010年8月,墓碑青石质,高2米,宽1米,厚0.68米,重达6吨多。

安杨氏古墓:

该墓为土丘墓,坐北向南。墓前立青石质令牌碑一通,碑高2米,宽0.78米,清道光二十五年立。据碑文介绍,安杨氏,清顺治戊戌正月朔九日午时生于婺(务)属之茶园头,逝于清康熙癸未春五月。这是目前在蜂岩镇境内发现的有碑文记载的清代最早的古墓,对研究蜂岩的历史沿革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天井组古墓:

墓主人蒙安氏生于清乾隆癸酉年(1753年)十一月,卒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岁季冬月。土封石围墓,牌楼高1.95米,宽3.80米,进深5.10米,坐西向东。该墓是龙井村范围内目前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墓葬,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2

巡检村

巡检村桂花组陆煌古墓:

墓左右和后面是围墙,土丘墓在中间,前面为牌楼,牌楼高4.15米,宽7米,进深4米,坐南向北,建于民国三十二年。该墓是巡检陆氏家族中仅存的一座修造较为气派豪华的墓葬,这种墓葬规格在明、清巡检陆氏家族中是少有的,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族早期的相关族规、祖训有关。

巡检村陆奎宗古墓:

该古墓位于巡检村马家庄组(小地名万家寨)境内,为夫妻合葬土封石围墓(当地人俗称“花坟”),所用石材为青石质,坐东向西。整座墓高3.50米,宽3.74米,进深4.80米,半圆形毛石围墙和正面的毛石墙门多以垮塌。牌楼第一层左右两边是“野鹿衔花”、“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第二层正中是墓碑,碑文:正中碑文为“清仙逝陆公奎宗、母陈氏老大、孺人之墓”,“大清光绪拾玖年十二月上旬立”;左边碑文为“奎宗生于道光庚寅年冬月十四日戊时”;右边碑文为“陈氏生于道光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亥时”。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左右两边的横梁上阳刻“二龙戏珠”图案,内容丰富但雕刻较粗糙,部分严重风化。该墓对研究巡检陆氏墓葬文化有一定价值。

巡检村杨氏古墓:

该墓位于今巡检村中山大组大土小组境内,牌楼高3.66米,宽8.53米,进深7.2米,坐南向北,土封石围墓,清光绪31年修造,为男女合葬墓。牌楼两边有4幅形象生动的彩绘图画。

3

朱场村

朱场村玉基塘古墓:

该墓位于朱场村玉基塘组境内,土封石围墓,墓主人冉母罗老太君。牌楼高2.28米,宽3.60米进深2.45米,坐西向东,大清光绪15年(1889年)立。

(本文经蜂岩镇党委政府申请授权转载,为保证作者的版权,本平台特为作者申请了原创保护,如其他平台需要转载,请与蜂岩镇党委政府申请后再授权)

信息转自:仁孝蜂岩

广告合作|手机:18985613451

小编电话|微信:15985269721

Hash:915209d79d74f394b464b2fd789a86d8e686987d

声明:此文由 凤冈百姓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