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这座唐代观音阁,每到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据说特别灵验

新繁之名的来历,与旧时的繁县有关。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季汉延熙十年,凉州夷降,姜维徙居于繁而迁繁民居新县,故名新繁。”如此算来,新繁亦有1700多年历史了。

历史上新繁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清初县令郑方城在诗中溢美新繁有八大古迹:即新繁汉代遗址、东湖杜康墓、螟水桥、青白江、东湖瑞莲、望雪楼、大飞石等;镇子四门过去还分别建有东林寺、龙藏寺、华严寺和崇光寺。

与新繁一样历史悠久的,还有镇上远近闻名的尼众寺院观音阁,与附近的新龙寺、龙藏寺、华严寺遥相对应,它见证了整个新繁的历史变迁。

观音阁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在明末农民起义时被烧毁,康熙年间重建,由于筹款艰难,直到乾隆年间才落成大殿、配殿。据寺内庙碑记载,道光年间又重修山门。

观音阁占地5亩,建筑面积约1500㎡,三重殿堂。山门殿中供奉有弥勒佛,韦托菩萨,大殿中央供奉着释加牟尼佛,文殊、普贤菩萨,圆通殿中供奉着青铜千手观音。各殿内佛像,栩栩如生,深受信众顶礼朝拜。

观音阁属佛教临济宗,自古道风纯朴,寺院庄严,是远近闻名的尼众寺院。她们对红尘不再留恋,与世俗隔绝,在庵院中与青灯、佛卷、木鱼为伴,恪守佛门戒规,过一种清修洁净的佛家生活。

历来在影视作品中,出家的僧尼或是唇红齿白、衣袂飘飘,或是背刀挂剑,扶危济贫、行侠仗义,来无踪去无影,而现实里是什么样的呢?

她们没有丰富的娱乐,有的只是一心伺佛,将整个身心交给佛祖,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念经修行、或读书写字、参禅打坐。义无反顾地为着自己的信仰认真地、忠诚地修行着。

当你进入寺庙在亲身体会、亲自体验过后,才深刻认识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清修,虽然“清苦”,但精神世界是丰富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闲暇之余我们可以在这里,听禅音、看花开、吃素斋。探寻心灵的那片净土,你会收获自己,更懂珍惜当下。

经历岁月的洗礼观音阁现已年久失修,每逢刮风下雨殿内难免四处漏风漏雨,由于寺庙资金困难加之法事活动较多,目前也只有小修小补。

观音阁内砖瓦普遍风化雨水渗漏,殿堂墙体出现开裂变形,梁柱也有虫蛀腐朽现象,寺庙不得不长期处于修缮维护状态。

每到初一十五,成都新都区附近很多人都会去观音阁里礼佛,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求得这一年里的好运。

为什么大家统一在初一十五去祈福呢?

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都是十斋日的日子,应多做善事,无常大鬼在观察游历人间,记录人之过和罪业,平时要谨慎不做恶事,这几天则要更加小心才能吉祥如意,而烧香拜佛不仅可以消业,而且功德无量,这就是初一十五寺庙里香火旺盛的原因。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观音阁的历史悠久,再加上解放以后观音阁对外开放时间也较早,满足了新繁镇周边居民的礼佛之需;由于平时大家都要上班,所以善信香客们一般都约在初一十五或观音阁有法会的时候去礼佛祈福。

灯,象征佛法的光明与智慧,饱含着温暖和希望,点灯供佛,也是佛门传统十大供养之一;《佛说施灯功德经》中说:“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唯有如来乃能了知”

燃点佛灯,积善累德,消灾免难,吉祥平安

以庄严道场之情怀

以渡众为善之悲愿

有机会去观音阁看看,随喜护持寺庙的建设吧!

Hash:8d2cbbaae4d8784c383f3952f46cc162f2ad1478

声明:此文由 灌肉小笼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