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簇桥龙井记忆文化馆开馆

2019年6月28日,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龙井社区打造的龙井记忆文化馆开馆。龙井记忆文化馆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全面展现区域发展历史和地情文化。

龙井记忆文化馆(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展现川西民居风貌 定格龙井记忆

“龙井”之名源于龙井社区(原龙井村)内曾经有两口相距20多米的水井,常年井水满盈,且井底泉水相通,一井投石,另一井也冒水泡,犹如龙的双眼,于是人们便称二井为“龙井”,此地被称为“龙井坝”,龙井村也由此而得名。

龙井社区全貌(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走近位于簇桥街道龙井社区木鱼庙街13号的龙井记忆文化馆,一座川西民居风格的三层小楼映入眼帘。

文化馆利用原有社区民居拓建而成,共分三层,室内外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外墙的主体颜色为灰色,展现了川西民居的古朴风貌。

一楼展厅主要分为“追本溯源”“集体经济”“大事记”展区,讲述簇桥历史与发展进程以及龙井村经济发展情况。大事记展区浓缩展示龙井社区的重大历史节点。

二楼展厅主要由4个主题构成,集中展示龙井社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记忆。展厅中央有古代龙井社区的地理图以及簇桥版“清明上河图”、丝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簇桥八锦、簇桥古镇图等内容展示。

从居民家中收集的老物件(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三楼为社区居民交流与欢聚的空间。从开放式平台上,可以俯瞰龙井记忆文化馆别有风味的园林景观。文化馆打造了具有川西林盘特色的院落空间,对龙井“二泉”“牛儿桥”等历史风物进行了复原性的展示。

复原石牛卧波(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精美水刻石缸(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簇桥版“清明上河图”引发浓浓乡愁和记忆

走上龙井记忆文化馆二楼,簇桥版“清明上河图”让人眼前一亮,五米的长手绘图再现了昔日簇桥民风盛景。簇桥古镇地处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段,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商人,多个省份在此建设会馆,多种文化在此融汇发展。这幅簇桥版“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古代簇桥繁华的景象以及当时丝绸文化的繁盛。

簇桥版“清明上河图”(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据介绍,该幅图由83岁的簇桥人曾国荣潜心绘制,1963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喜欢古文阅读、善于绘画、熟知簇桥过往,号称“龙井活化石”。为了留住簇桥人的乡愁,他查阅无数资料,潜心多年绘制出簇桥版“清明上河图”。无论是昔日簇桥的商业文明,还是民情百态,在这幅图中都能找到簇桥人共同的记忆。

曾国荣讲述簇桥历史(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微缩景观图文并茂 再现丝路首站繁华

如何养蚕,如何缫丝,如何纺织,如何交易?这个微缩景观展区,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古簇桥的生产生活以及丝路文化重镇昔日盛景。

簇桥是古代成都西通康藏、南接滇缅的重镇,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为此,龙井记忆文化馆特别设置了“南丝路文化展区”,展示了南方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

南方丝绸之路(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簇桥”得名与桑蚕养殖息息相关。据记载,旧时簇桥周围盛产蚕丝,“簇”的字义就是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多用农作物的秸秆如油菜秆、麦秆等扎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桑蚕业的兴旺,簇桥形成了以丝织业为主的商业聚落,商业发达。

“簇桥八锦”仿古浮雕 浓缩簇桥古镇历史

在龙井记忆文化馆外围墙上,有重现“簇桥八锦”(又称“簇桥八景”)的八块仿古浮雕,呈现出明清之际簇桥繁华一时的局面。古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丝绸商人云集簇桥古镇,每晚十点以后仍然灯火辉煌。随着交易市场的扩大,丝绸店铺不断增多,形成了簇桥独具一格的“簇桥八锦”。

簇桥八锦(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每一个景致背后都有一个关于簇桥的传奇故事。它们或是一段感人的传说,或是一处令人怀念的古建筑

巨幅3D墙绘 再现田园风光

除了怀旧的文化展,巨幅3D墙绘也是该文化馆的一大亮点,这幅3D壁画作品长18.3米,宽3.7米。

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绿浪,密密匝匝的细碎白花绽放在无边无际的绿海里,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这面3D墙不仅有艺术感,而且在这里拍照也十分有趣。

巨幅3D墙绘(来源:公众号“武侯发布”)

龙井记忆文化馆,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它成为辖区居民了解历史、留住乡愁、传承文化基因、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平台;对武侯区乃至成都市社区地情资源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对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参考公众号“武侯发布”

Hash:0dfdfa530a3e9834327d63f877ea7523513de522

声明:此文由 方志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