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绿道成都旅游的又一颜值担当

最近,如果说起成都旅游,已经不仅仅是武侯祠宽窄巷子、吃火锅、逛太古里了,现在,成都旅游又有了更新的玩法!你可以选择骑上自行车,徜徉在风景优美,各具特色的绿道上,享受着健康旅游的惬意。

今年5月中旬,成都市旅游局向社会发布了首批4条绿道旅游线路。这4条绿道旅游线路涉及温江彭州龙泉崇州等4个区(市、县),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分别呈现出亲子户外体验、乡村田园风光、蜀地古镇历史养生清新健身等不同特色,受到境内外游客和当地群众的热捧。

目前,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的“一轴两山三环七道”成都绿道系统正在加速打造之中。未来,以康养骑游为载体、串联蓉城丰富文旅资源的“天府绿道”必将为成都全面打造优质旅游提供重要支撑。

各具特色展神韵

成都市此次推出的4条绿道旅游线路,与当地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出这座千年古城的神韵。

温江区的万春绿道沿江安河而下,沿途可观光陈家大院、廖家船、刘家大仓、李家烧坊、石鼓等遗址,游览3000余亩的彩叶地被植物基地;而人气最旺的应该是幸福村的水立方公园,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地下瀑布,还能在湿地公园内徜徉休憩。

崇州市桤木河湿地绿道上有一处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的竹艺村。5位竹编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居住生活,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实在是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上佳之选。而周边的建川博物馆、刘氏庄园、安仁古镇等也均是远近闻名。

龙泉驿区的星光绿道串起了“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以“四季花不断,八节佳果香”而扬名天下的桃花故里、成都唯一的山地古镇——五凤溪古镇,堪称自然康养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组合。

彭州市的锦绣花源绿道则展示了河谷区域“山峦层叠、绿林沃野”的特色山林景观,区域内的葛仙山以道教圣地著称于世,宝山旅游区毗邻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和龙门国家地质公园,更是享受绿意、舒适养生的度假旅游好去处。

绿道旅游线路大多位于成都市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带,游客在享受健康旅游的同时,还能品尝万春卤菜、大邑血旺、洛带伤心凉粉、崇州怀远三绝等成都知名小吃,各具特色的农家菜肴更是让人期待。

游客市民齐点赞

新晋推出的绿道旅游线路在首个周末就点燃了爱吃会玩的成都人的体验热情。4条绿道丝毫没让大家失望,得到了境内外游客和成都市民的一致好评。

幸福田园内的“乌龙岛”上,来自重庆的游客小张说:“这里真让人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让多次来蓉的我对成都又有了新的印象。”

成都市民孙先生一家四口在桤木河湿地公园的“绿道驿站”租了骑游自行车,沿着绿道一路行进。雨后的树木愈发显得苍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新栽下的木芙蓉桃树、李树、紫荆树正静静吸收着阳光。“骑行在这里,真让人心旷神怡。”孙先生说,“随着绿道的逐渐完工,周边的环境、空气都越来越好了。以后,成都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诗意的田园生活,不用再远足了。”

临近中午,刚刚体验了绿道的一群四川旅游学院的大学生们走进了洛带古镇,伤心凉粉甜水面糖油果子、油烫鹅等洛带特色小吃让大家享受了一顿美美的午餐。“我们学院就在龙泉城区,今天是首次感受成都的绿道。”大二学生小彭说, “绿道旅游既环保又健康,相信今后会成为更多同学周末聚会的首选之地。”

事实上,天府绿道项目并非限于此次发布的4条旅游线路。截至今年3月底,天府绿道已建成969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192公里,城区和社区级绿道777公里。这些按照“景区化、景观化”理念规划建设的天府绿道,已经初显出各具特色的“高颜值”,日益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种健康休闲新模式。

持续助力优质游

天府绿道不仅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产品,更有效串联起成都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必将在今后为成都优质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加快建设龙泉山城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新建一批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成都市以本次会议精神为引领,迅速制定了《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总计16930公里。

短短一年时间,天府绿道已经由点到面、串联成网,将越来越多的春意、夏色、秋实、冬景融入其中;各个“点”因此更为秀丽华美,连之成片的“网”更为壮观厚重。不难看出,天府绿道的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八大功能已经显现,而其“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正在变成广大游客和成都市民触手可及的“绿色获得”,正在成为成都全面推进优质旅游发展的新载体。

Hash:91dc2a98a8ad3b375c1d98ad0887c902188c3ebf

声明:此文由 成都电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