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方志|古蜀远影——定居成都

之前三期为大家呈上文明起源、古蜀三王和望丛二帝。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从考古的角度审视古代蜀人由远及近,最后定居成都市区的迁徙踪迹。

(一)成都的史前城址群。

大约在距今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出现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考古学上命名为“宝墩文化”。1955年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的一系列史前城址,包括:新津宝墩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芒城古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郫县古城村古城八大古城,都属于宝墩文化的范围。史学家说,这是城市最初的胚胎,从那时到现在,成都城市文明发展史已长达4500年以上。

(二)三星堆、金沙和十二桥等遗址。

考古发掘证明,三星堆城址是夏代晚期至商代古蜀王国的都城。出土文物丰富多彩,汇聚了蚕丛朝代采集狩猎文化、鱼凫时代渔猎文化、杜宇时代农业凤鸟文化,验证了古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继之而起的是已经发展到今日成都市区范围内十二桥文化。包括商代晚期的十二桥遗址,羊子山土台,金沙遗址等。出土文物同样丰富多彩,令人惊叹。它们紧接三星堆遗址之后,是传说中蜀王“徙治成都”的明证。早在商代晚期,成都已是一座当之无愧的早期城市。而且此后再没有迁徙,城市在同址连续发展的历史长达3000年以上。

(三)商业街船棺葬遗址。

战国早期,今成都古城垣的西部即古少城中心区域,成为开明王国的定都点。2000年成都商业街发现的大型船棺墓群,当时是战国早期开明王族墓地,是古蜀都城已进入今成都市区腹地的明证。从战国早期开明氏算起,“成都”一名沿用近2500年,始终未改。

“成都”得名由来有好几种说法:

(1)宋《太平寰宇记》认为:“蜀以周太正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曰‘成都’。”成都即“成为都城”的意思,这是现在最通行的成都得名说法。

(2)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是蜀族方言,“成”是蜀人族称,“都”指地方,合则为成族人的地方。

(3)更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就是古蜀语“蜀都”二字间译的中原文字,“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为“最后的都邑”。

(4)还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得名于巢居,“成”是巢居形象,“都”是人所聚之地(或水泽汇聚之地),成都即巢居氏族的所在地。

总之,成都具有世界罕见的3000年城址不变、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特征。综观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能够保持两千年以上城址从不迁徙的城市只有两座,那就是江苏苏州四川的成都。而城址不迁且城名直到今天都未改的城市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成都。

节选自:成都地方志

Hash:3a25a39ce1b99eb7aa7e0c0084679a22418a03f6

声明:此文由 投资成都ChengduInves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