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平 ‖ 90年前老报刊再现春熙路盛景:目前民间发现的最早关于春熙路的图片史料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90年前老报刊再现春熙路盛景

目前民间发现的最早关于春熙路的图片史料

姜小平

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休闲玩耍的重要去处,它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可是您看见过90年前的春熙路长啥样吗?笔者2014年经过多方努力,从安徽合肥市一位资深收藏家处淘得一份珍贵的老报刊《申报图画周刊》,上面刊有春熙路珍贵历史图片。

说起寻获这份老报刊的经历也非常有意思。作为成都籍收藏家,平时主要以收藏有关历史文献为主,特别是对四川及成都各地著名历史人物和著名景点的史料非常注重。2014年的一天,我无意之间从一位好友处得知合肥市一位资深收藏家收藏有一份关于成都春熙路老报刊,遂与之联系。可这位藏家也十分酷爱文献史料收集,开始明确答复不让,于是我多次电话与其沟通联系,表达收藏这份老报刊的意义,因为这份报刊上的内容放在成都比在合肥更能体现其史料价值。经过大约近一月的多次沟通,对方终于答应,这就让我更加感悟到此文献的来之不易。

为使这份老报刊发挥其更大的价值,遂决定将其展示出来与各位市民朋友共赏。

这份《申报图画周刊》,为对开4版,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日出版,总第37号,为随《申报》奉赠,故能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它保留了当时极重要的历史图片和重要的历史信息。该期画刊总计4版,头版正上方署“申报图画周刊”6个大字,右侧主标题为“川汉新建设”,总计7幅珍贵图片。其中,关于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建设的图片3幅,分别是:第一图,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等发起修筑的成渝马路重庆附近之一段远景;第二图,川滇黔三省学术界人士发起成立的西南建设社会在重庆总商会总部成立之情形;第三图:成都宽阔之春熙路(李)

这3幅图片中,第3幅对成都来说最为珍贵,因为这幅照片真实反映了90年前春熙路的繁华景象及当时四川的风土人情。那时的人们都是身着长衫头戴礼帽的。图中街道两旁还栽满了行道树,可见那时非常重视步行街的绿化。熙熙攘攘的人流、老爷车以及黄包车交织在一起,景象十分热闹。本图注释括号内有个李字,证明此照片系一位姓李的先生或女士在春熙路拍摄的。至于其具体姓名和性别还有待方家进一步考证。

如今90年过去了,图中的这几栋建筑估计早已拆除。相关民俗专家看过此画刊后,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看,这张春熙路及其周边建筑的全景照片还系首次发现,以前看到过上世纪40年代的春熙路老照片,而这张图片距春熙路建成才短短几年时间,是目前民间发现的关于春熙路最早的图片史料,十分珍贵,对研究民国早期的春熙路影像提供了十分详实的原始资料。

该期第2版还刊登了蒋介石在首都机场检阅警卫师并训话的照片,第3版刊登了顾千里拜祭马克思墓的照片,第4版刊登了著名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展等。

详细展读这份难得的《申报图画周刊》,我们可以发现,它保存了一批20世纪30年代初期社会建设和风土人情的珍贵摄影资料,所有这些摄影照片,如今都已成为极其重要和珍贵的文献档案资料。

据了解,《申报图画周刊》1930年5月18日出版第1期,随《申报》一起赠送。《申报》于1872年7月30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国近代最早、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最初由英国商人创办,1909年由买办席裕福收购,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由史量才主办。此后,《申报》发展迅速,影响越来越大。

史量才是中国近代进步文化名人,“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他利用《申报》宣传抗日,宣传进步,遭蒋介石嫉恨,于1934年被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暗杀。此后的《申报》转趋保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收,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停刊。

成都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因由四川军阀杨森提议兴建,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当时只有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由春熙东路、春熙西路、春熙南路、春熙北路四条步行街组成。史载,后采用了民国初年考取官费日本留学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著名书法家、诗人、学者陈月舫根据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春熙路本打算修成直线,但当时的总府街馥记药房老板郑少馥是法国领事馆的翻译,并借此拒不拆迁,杨森也只好妥协。所以在中山广场处,春熙东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错开。

“文革”期间,1966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为“反帝路”。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这里成了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后来,这条路又恢复其原名“春熙路”。

作者简介

姜小平,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常务理事,解放战争史料收藏家,被收藏界誉为“最年轻的红色收藏家”。2015年4月,荣获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称号。

1997年开始收集文献史料,现已收集各种红色文献万余册。其收藏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湖北日报》《四川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和介绍。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关于收藏的研究文章上百篇。2008年开始,向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武汉大学档案馆等博物馆和高校以及我国十五个集团军军史馆无偿捐献文献史料数百册,被藏界称为国内“红色文献捐献第一人”。先后从收藏的万余件藏品中发掘出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邓颖超、项英的最早个人传记和邓小平在国统区的首次公开照片。2014年1月,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作再版了其珍藏的革命文献《周恩来与邓颖超》,该书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好评。目前正在筹建成都红色文献博物馆,就是把这些藏品集中展示出来,将中国人民反对压迫、反抗侵略,争取自由、民主、平等的幸福生活的抗争史清晰地告诉人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姜小平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Hash:064e4b04497b363513f96513d744df916c5abb57

声明:此文由 方志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